2022-10-13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盲审专家都审什么?对内容、方法等会看得很细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硕士毕业论文盲审,盲审专家都审什么?对内容、方法等会看得很细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撩人心.

    毕业论文专家盲审看五点:

    一、具体有以下几点:

    1、论文的题目:

    是否准确、全面描述论文内容,语言是否精准等;

    2、看摘要:

    摘要大体上能体现出学生的学术水平。如果摘要写作规范,反应出的核心观点比较合理,得出的基本印象是这个孩子水平还不错。问题比较多的是,很多人的摘要其实是引言,这是学术训练不足导致的;还有些句子不通顺,这是文字水平问题;还有错别字的,这是态度问题,严重减分项。

    3、目录结构

    第一章写概念概述的减分,没有问题意识全篇编教材的减分,严重重复前人研究的减分,对策建议没有针对性搞万金油的减分,整体结构没逻辑的减分,等等。

    4、看看内容

    内容一般不会细看,就是翻阅一下,选个别段落阅读一下,主要看内容是否紧密围绕标题,语言是否通顺连贯等。

    5、也会看注释参考文献

    文献级别和相关性。引用垃圾期刊,说明作者本身学术常识不足;未引用本研究领域的权威文章,说明文献梳理不足;引用文献量过少,说明文章底子薄;引用文献没有相关性,说明参考文献是瞎写的。

    ‼️现在大多高职院校、大学生留学等不够发中文核心的资质,在读博士、研究生等也要导师一作,所以可以选择国际核心Sci 、SSCI,各个方向可以结合投刊。

    ?特点其一:正常2个月左右收到录用,4个月上线,6个月检索。核心中的领跑者,性价比高。

    ?其二:不用担心英文不好,可以润色,最终看的还是你的核心学术。

    ?如:sci,音乐英语等教育方向:

    (1)基于**音乐教育**研究
    (2)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 ⛳️ 那么申博、保研、毕业、评职、所需了解的【核心期刊】【论文】【专利】【著作】有哪些呢?

    1.SCI,SSCI,ISTP,EI,CSSCI ,C刊,南核,北核、科核
    2.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3.各专业普刊、学报、核心论文
    4.硕论、博论
    5.学术专著、教材、独著

  • 教育

    主要是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工作量是否饱满。

    研究内容。一般硕士论文包括3~4点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问题的手段,理工科主要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文科主要包括:分析问题的方法,例如类比法,逻辑推理法等;(文科硕士了解不多)。

    创新点。硕士论文的核心,体现硕士论文的学术价值。硕士论文的创新点一般为1~2点,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什么新的研究发现或是新的规律。

    工作量。也就是硕士论文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否充分,是否系统的研究了提出的问题,得到的结论是否充分。

  • 点石成金

    不会吧?盲审的这些知识点还有人不知道?

    毕业在即,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论文写完就可以放松只要答辩后便能拿证,但横在答辩之间的还有一个盲审,他决定了你是否具有答辩的几乎,算算时间这个时候正是盲审的集中时间,我们就盲审的问题和大家细说一下。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盲审究竟是指什么?
          盲审,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这样打出来的分数作假率低,高校阅卷一般使用这个方法,一般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均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多为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论文进行盲审。
    有的学校会采取外审的形式进行盲审,外审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
    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在一定程度上,盲审是答辩的一道关卡,取决你能不能毕业,而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的,也有没有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
    另外省市级教委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请外单位做盲审,以检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所有博士硕士论文在盲审、外审都过了才能参加答辩,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是否通过答辩, 是否授予学位。最后由单位的学位委员会综合论文质量、修科成绩、思想表现、有无发表论文等因素,无记名投票会决定是否给学位,同意给了还要公示3个月后拿学位证书。博士和硕士都有不毕业的,一般无学历和学位。毕业的有的有学历无学位,有的有学历和学位。
    不同学校硕士论文盲审所占的比例不同,一般在30%-50%之间,博士论文全部盲审,不能毕业的当然存在,尤其是好的学校更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上海市是全市抽取一定比例的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参加盲审。博士生的话是强制盲审,只要申请博士学位就要参加盲审。盲审就是论文的内容和标题都不能涉及你的导师姓名和你的姓名,一般都是送到外校审阅,审稿人不会知道是谁的论文谁是这论文的指导老师。因此叫盲审。盲审有不过的,特别是博士,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认真对待,基本也就都过了(硕士论文)。博士的论文本身就对学术水平要求高,所以通过要难些。
    那么,盲审中导师究竟看些什么呢?
    1、看论文的格式。
    在盲审过程中,大批量的作品寄送到老师面前,首先最容易也最方便审判的一定是论文格式。查看论文格式是否合格也是评判论文最简单的方式。论文有固定的格式,各位在写作之前可以观看本校发送的模板,然后再进行论文的撰写。这样在撰写之前就能养成好的习惯,在后期的修改过程中会觉得顺手很多。如果在前期不注意格式,没有养成习惯。那么在后期修改完成以后难免会存在格式上的漏洞,正所谓不打没把握的仗。养成好的格式习惯,会在盲审过程中为您加分。
    2、看论文的标题。
    好的题目是一篇论文的灵魂,能为一篇论文加分不少。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标题呢?我们要遵循格式的原则下进行选题。以能够表达文章内容为主,不宜将题目要表达的内容写的过大或者过小。在此一定要注意题目尽量不要写出“浅析”、“初探”、“思考”等谦词。因为学位论文是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取一个符合。贴切的题目,便能为你的盲审通过率提高一半啦。
    3、看论文的摘要以及结论。
    在之前的文章中第2导师提起过摘要的重要性。而结论是对一篇论文的总结陈词,在摘要和结论中能体现出本篇论文所撰写的具体方向以及所要表达的意义。且摘要和结论言简意赅,最容易体现出论文作者的水平以及其研究水平,因此,一篇好的论文一定要写好摘要和结论,这样即能让论文迅速通过,也能让盲审老师给论文加分。
    4、重合率,即所谓的查重
    。每个学校都在撰写论文之前有自己的查重标准。首先在论文撰写初稿完成后查询一遍,其次第2导师建议在论文修改完成以后再查询一遍。大多数同学完成初稿后,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修改论文后就不再查询。但是,在修改的过程中,无论是自己撰写还是引用书本以及互联网知识,都有可能会导致论文重合率提高。因此,只要在最终定稿后再查重一遍才是万全之策。
    当然也有人会问盲审没过影响答辩吗?
    肯定影响答辩。盲审没过的同学就不能参加这次答辩了,只能顺延到下一次答辩时重新申请答辩,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按照盲审意见进行修改,多跟导师沟通,直到导师认同后参加下一次答辩。但是下一次答辩仍然要先送去盲审,所以一定要好好准备学校的盲审!
    如果不幸没有通过盲审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怎么补救和改进?
    挂了就只能修改了,一是看盲审组给的意见,然后多跟导师交流,看怎么修改。这里跟导师交流真的很重

  • 岁月如酒

    该论文盲审会是概率,鲁迅把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所以博览群书。其实鲁迅对于有些书文只看序跋。我赞同孙教授的观点,主要关注论文的摘要,结论和目录。但是有些论文的显山露水之笔会被忽视。这使我记起孩子小的时候,老师布置大量无效作业,我在孩子很晚了还做不完的情况下,就让孩子只写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由我帮他做完,老师竟然没检查出来,这或许是老师的盲批吧?

  • 岁月如歌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评审人对评审规则要求是不同的。但是大多数的以下几个方面都是要重点考察的。

    第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也就是本论文研究的绪论部分,是否讲清楚等了我研究的意义,以及前期的文献综述情况等。我在评审论文过程中比较看重这方面。

    第二,实验数据的充实性。也就是工作量的大小。对于一篇硕士论文要有较大的工作量才能满足硕士毕业论文要求。因此,研究结果部分至少两章。

    第三,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是否具体祥实可以自圆其说。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能力,也是论文的核心。

    第四,语言。作为一名硕士毕业生,应该能够交准确的用本专业的语言来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对看到的实验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通常用我们使用的大白话来进行描述。这在评审人的印象当中是减分项。

    第五,结论的正确性。

    第六,格式。

  • 沉稳风度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不过的原因:

    1、盲审基本上不会给你完整读一遍论文的,所以你的论文需要结构清晰,逻辑顺畅,让人能够快速看明白。比如一个盲审专家拿到你的论文,先看一下摘要,再看一下目录,这个过程中如果他基本上看明白了你的主要思路什么的,那通过率就大增,反之就会降低。然后再快速的溜一遍论文,看看你的行文之类的情况。

    2、盲审重视什么?

    最重视的说白了就是你有没有写硕论的能力,不说你的论文写的多好,先说能不能符合基本要求。比如框架结构逻辑合理,行文顺畅是学术语言等等。至于你的论文有没有创新,盲审不在乎这个。在乎研究创新的可能是你的导师,但是盲审实际上并不喜欢创新。研究内容创新倒是无所谓,但是如果你的论文结构比较特立独行,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格式问题、错别字问题之类的,都不会影响盲审结果。

    3、SCI 中科院二区,因子5.3,
    能源方向,转让,快速录用
    题目: 创新高效地热XXXXXX技术评估和 MOPSO 优化
    中科院四区,因子3.4,数学方向,转让一作和通讯
    题目:Sawada-Kotera方程XXXXXX新孤子波解
    职称分三级,分别是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高级职称又分副高级和正高级。在影响升职、工资评定的各种因素中,正高职称icon往往具有很大的权重。

    那么结业,评职,所需了解的核心期刊、期刊、专利有哪些呢?

    1.SCI,SSCI,ISTP,EI,CSSCI ,C刊,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科技核心期刊
    2.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3.国家级课题申请
    4.各专业普刊、学报、核心论文
    5.硕论、博论
    6.学术专著、教材

  • 闯出一片天

    其实我更好奇问这个问题的原因?。

    各位专家和老师们也都给了很详细的回答。现在都是流程化的模式。

    简单来说,我的标准是,有没有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也就是创新性。新的观点,新的论述,新的方法,新的结论等等,只要是有意义的与众不同就可以了。

    好歹花了几年的时间,要能体现出价值。

  • whatsns

    昨天刚刚盲审一篇硕士论文,从论文评审的角度来讲,主要关注的部分为论文的摘要、结论和目录,因为摘要和结论基本可以代表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展现出来对于所做工作的总结和提升能力,一个好的摘要应该是能够站在较高的高度对于所研究的领域做出准确的分析并提出明确的技术解决思路,并通过详细研究和实验或仿真分析内容展现出论文的工作量。而论文的三级目录则展现出整体的逻辑框架,一个好的摘要和目录下,正文内容一定不会有太大出入。内容和方法更多是佐证摘要和结论的论述。

  • 沉稳风度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选题是否合适。主要看题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硕士毕业论文是用来申请硕士学位的,和本科毕业论文还是有根本差别的。培养的目的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对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还是要特别关注的。如果一个题目很一般,或者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一个本科就能完成的任务,这会给选题这项打低分的。

    二、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这点主要是看目录,结合大致翻看后面内容,包括图表。论文的结构是体现对选题的完成的逻辑,如果在逻辑上就是混乱不清的,不用再看具体内容,就应该知道这处论文好不到哪里。

    三、工作量是否够。主要是看论文的厚度和文章结构,如果看内容特别的单薄,结构只有三四章,说明硕士生的基础工作量不够。

    四、工作态度。这点主要是看论文的格式,图表,公式,参考文献。这些地方是显示出硕士生工作态度的地方,如果学生不认真,这些地方就特别的乱,一目了然。

    五、摘要和结论。这是体现硕士总结自己精华的能力的地方。上了三年学,如果最后不能总结出两句话出来,就好象在酒桌上端起酒杯啥也没说一样。看看摘要和结论,就知道学生的工作如何,亮点如何,特色如何。

    把上面内容看完,应该就基本知道了这个论文是什么水平,大致分数就有了一个段位的。如果有空并且对论文研究内容感兴趣,可以看看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一般来说,如果对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了问题,基本上论文就是到了小同行手里了。

    欢迎关注:科普新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