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MBA提面,主要考察哪些维度?

想咨询一下关于MBA提面,主要考察哪些维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董沫然

    一般学校的MBA 提前面会有英语口语面试和管理综合面试,有的学校会有英语和管理的笔试,不过笔试相对面试容易一些,在此咱就先说说面试

    英语面试:一般会有两到三个考官在现场,会让你用英语做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会用英语问你一些个人工作情况,生活情况,甚至还会有一些时事热点和管理知识,这个问题相对随机,考察的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管理综合面试:一般考官也会有两到三个,一般会采取随机抽题的方式,现场考官那里有题库,会让你随机抽取1-2个题目进行回答,出题范围一般是管理知识结合实际事例或者时事热点结合实际事例,在考察你管理知识的同时也会考察到你的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比英语口语面试相对难一些,需要你去准备的知识相对多一些,范围相对广一些。

    如果你要参加名校的提前面,建议你提前参加一个针对学校的提前面试培训,这样会省时省力,准备充分,面试才不会紧张。

    祝您面试顺利通过!

  • 岁月悠长

    2021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MBA项目TOP100榜单正式发布!

    2021年12月10日,MBAChina与《经理人》杂志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顺利召开!本届盛典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MBA项目TOP100榜单。

    本次排名,MBAChina与《经理人》杂志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考察了全国两百多个MBA项目,完成了数据采集、院校申报、问卷调查等工作,综合师资力量、课程项目、学员评价、品牌影响力等十个评选维度,最终推出2021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MBA项目TOP100榜单。本次评选,得到全国MBA院校的大力支持和一致认可。

  • 梦飞

    最近经常听到一句话叫面值就是正义。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看起来好不好太重要了。

            丹尼尔,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哈默迈什教授曾写过一篇名为外表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研究的论文。丹尼尔教授认为,在我们的组织行为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只要涉及到面试,即使是附有照片的简历筛选,申请人的外表水平每分钟都会影响申请结果。更悲惨的事实是,面试官通常在面试开始的第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如果他碰巧遇到一个具有高自我监控能力的领导者,他会对下属的外表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并认为外表水平是能力的信号。例如,从一个人强壮的体格中,你可以猜到他在健身中的自律和投资,至少是一个强大的自我管理,或者根据经济思维,从一个人的外表中看到他在维护形象方面的投资成本。

            为了验证丹尼尔教授言论的真实性,我查阅了两份研究报告:第一份来自美国的新闻周刊。新闻周刊调查了8000多人MBA毕业生发现,英俊男性的平均收入比普通男性高5%,漂亮女性的平均收入比普通女性高4%。他们还邀请这些毕业生的经理根据自己的重要性从高到低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排名第一,自信排名第二,外表排名第三,他们学习过哪所学校排名第四。换句话说,外表高于教育,好看似乎比成绩好更重要。

            第二份来自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他们将全国25个省市中的1万个年轻人,按相貌由丑到美划分为1-7档案。数据显示,在第四档,即长相一般的人只占14%;外观在第5、6、7档,即一般以上样品占84%;最漂亮的样品,即第7档,占2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人群中最漂亮、最漂亮的人,而长相一般的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有两个研究结果:首先,在工资水平上,长相好看的人比长相一般的人高15%。与美国《新闻周刊》的数据相比,这一数字似乎表明中国是一个更注重外表的社会。

            然而,在收入问题上,美并不总是那么有效。第一个维度是这个行业。研究表明,外观水平只适用于低收入行业和受过低等教育的人。在此范围内,高外观水平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也会增加7%。但在高科技行业和高收入群体中,高外观水平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额外的机会。例如,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看起来不错的人只比看起来一般的人有工作收入差距0.7%。换句话说,没有人会雇佣你为正教授或提拔你为技术总监,因为你看起来不错。第二个维度是管理职位。在管理职位上,一个人的收入与他的外表无关。

            所以,颜值是正义,但颜值不是最后的正义;颜值是第一印象,但颜值不是最后印象。

            最后,让我们谈谈一件有趣的事情。几年前,我遇到了阿里巴巴的马云。谈完这件事后,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进电梯。马云在电梯里问:你从哪所大学毕业?答案是: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复旦大学和新加坡理工大学。听了这话,他高兴地笑了笑,自言自语道: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是哪所吗?是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毕业于那所大学。电梯还在上升,没有人反对。

            那么,在这部电梯里,所谓的正义到底是什么呢?#我要上 头条# #头条#

  • 教育

    主要在三个维度:商业视野能力。商业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牵星

  • 撩人心.

    GE韦尔奇认为选人最重要的是看潜力,hire potential,殊不知他在为GE选择下一任CEO时,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韦尔奇精挑细选,选中了伊梅尔特。此君哈佛商学院MBA出身,风度翩翩,和人相处总是让人如沐春风,看着潜力非常高。他凭着自己的天分,一路高升,最终入围接任CEO的3位短名单中。相比十分务实的纳德力和研发背景的马克纳尼,韦尔奇用GE的4E+P潜力模型,选中了伊梅尔特。可是这一决定,让GE陷入了深渊。

    伊梅尔特理解的GE,和韦尔奇掌舵的GE,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韦尔奇是投资集团的思维在驾驭GE集团,以金融为纽带,以产业投资为抓手,用数一数二战略挑选优势产业,用6sigma、活力曲线等对产业集团进行管控。在美国持续上升的周期中,创造了多元化的奇迹。但是观察伊梅尔特的经历呢,他先是在总部市场部,然后下到两个产业集团,最高位置是医疗集团的负责人。这些历练,就决定了他的视野,还是一个单体产业的视野,完全不理解韦尔奇驾驭投资性集团的思维。

    伊梅尔特按照拉姆查兰的领导梯队的说法,还处在事业部总经理这个层级,其工作理念、领导技能等离CEO还差两个层面。尽管他短暂担任过GE总裁,但更多是考察培养性质,他并没有完成这种转变,2000年11月他到总部担任总裁,2001年9月就正式接班了。这时候的伊梅尔特,实际上还是一个事业部总经理,他是不称职的,更何况驾驭GE这么特殊的一个多元化集团。

    果不其然,伊梅尔特没有完成这种转型,他自始至终都是单体产业思维,认为GE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工业公司,于是他剥离了GE资本。他的战略眼光偏偏又很差,投资的新产业居然选择了夕阳产业的石油钻井设备,在向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时,他市场销售的背景又限制了他的视野。总之,是处处昏招,GE江河日下,被踢出了道琼斯指数。心力交瘁的伊梅尔特在下台后出的自传中,认为CEO的位置,对他来说就是个hot seat(烫屁股的位置),还指责韦尔奇留给他一个烂摊子,真是让人无语了。

    相比之下,任正非的手法就要老道很多。他选接班人,固然也看潜力,但更多的看重实际的能力。他说,茶壶里倒饺子,如果你倒不出来,我们就认为你没有饺子。潜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发挥出来,成为能力,成为企业需要的能力,因此,华为的任职资格,更看重能力和经验,认为这才是关键成功要素。

    经验这个要素,容易被忽视,特别是欧美公司,他们一贯看重潜力,认为有潜力就能创造很多可能性,但是,潜力再怎么样,它也是一个预测的因素,是存在一定概率的,不是说潜力高,未来能力就一定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不能完全打包票。尽管有潜力,还是需要历练,只有把他放到战场上,让他经历血与火,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这种历练,是潜力所无法弥补的,你再适合游泳,你不下水扑腾,你就不可能练出游泳的本领。因此,华为特别重视经验,将之作为重要的人才标准之一。

    在接班人培养上,任正非也比韦尔奇稳妥得多。相比韦尔奇不到1年就匆匆交班,任正非已经让三个轮值董事长轮了十几年了,2004年,华为就建立了轮值COO制度,当时有8个人;2011年升格成轮值CEO,只剩下了3人;2018年进一步升格成了轮值董事长,还是3人。如果说要交接班,现在这3位的准备度,可比伊梅尔特强多了,他们的工作理念、领导技能等都已经完全适应了CEO这个岗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你觉得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