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

普通二本,考研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希望大吗?以后有出路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普通二本,考研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希望大吗?以后有出路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淡定自若

    妹妹被华中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反而遭到录取了普通院校的同学嘲笑,原因是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只能教语文。

    在头条求助于网友后,获得了很多过来人关于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解读,挑选几条有代表性的建议,分享给有意愿就读这个专业的学生和家长。仅供参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主要有三个选择:

    第一类:直接就业。就业方向看:本科毕业可选择性最多的专业,因为所有单位都需要文员。具体的,一是考公务员;二是考事业单位;三是可以考国企或其它的公司。由于现在省会城市或发达地区的初中教师都聘用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所以,本科毕业生暂时不考虑做教师。

    第二类,继续深造当中学教师或高校教师,考研。如果想做大学老师,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然后读博。

    第三类,其他文字相关的工作,比如电视台、报刊记者,出版社、报考编辑,自由撰稿人和作家,新媒体运营和自媒体人等。

    关于专业学习以外的建议:

    一是要学习好外语,特别是口语要好;

    二是要学习好政治,这无论将来考研还是对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要参加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培训班,锻炼临场沉稳的能力。这对将来无数的面试帮助最大。

    从网友广泛的建议中,我们全面认识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重新认识了妹妹报考的大学和专业,再次感谢大家!

    欢迎学长学姐分享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经验,以及假期适合找什么兼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谢谢了!

  • 岁月如酒

    高考690分,排名600,她只来华师!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大学要学师范类专业

    未来努力成为一名教师!”

    在小的时候

    朱瞳睫就有一个深埋心中的梦想



    “要去华中师范大学读公费师范生

    成为‘四有’好老师!”

    高考结束之后

    她的想法逐渐清晰







    7月18日,考出690分的天津考生朱瞳睫,如愿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正式成为一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公费师范生。从此,她的梦想辞典里多了一张书签——华中师范大学。





    选择:“与桂子山的缘分由来已久”



    “桂子山是师范旅途的‘最优解’。”朱瞳睫如是概括她与华中师范大学的双向选择。实际上,她与桂子山的缘分,并非是恰如其分的刚好遇见,而是一场由来已久的精心谋划。



    早在初中时期,朱瞳睫就在为考上好的师范学校而默默努力,“我的一天往往是从任务规划开始,自己会先在纸上写好每天要完成的任务,一天结束后检查任务完成度。如果有时完不成,还会打打‘加时赛’。”严格执行,认真完成,这是朱瞳睫对自己的要求。



    此外,在杨村一中读高中时,朱瞳睫还常常化身“情报小能手”,主动收集一切有关师范学校的信息。由于学校里多名老师均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一有时间她就会向老师们打听师范院校的学风、环境和专业等,比较各所师范院校的专业特色、师资水平、报录比等……

    “居九省通衢,饮长江之水,沐南湖雨露,染桂子清香,历经百廿风雨,走过世纪沧桑,美在花晨月夕、山水依傍,美在青瓦白墙、亭榭无双,美在桃李满园、教泽绵长……”

    综合比较多所师范院校后,朱瞳睫发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文荟萃。



    更重要的是,华中师范大学今年在天津招收公费师范生。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下,朱瞳睫毅然决定报考桂子山,“考虑到将来一定会回到天津为家乡教育作贡献,所以更想到南方的华中师范大学看看,领略不一样的风景,见识不一样的人文。”




    “花晨月夕,亭榭无双”




    成长:“站上高处去领略别样风景”





    高考成绩690分,其中数学140分、英语140分、理化生综合成绩接近满分……在天津,这个分数仅比北大清华投档线低十几分。在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很难想象朱瞳睫曾有过一段“学渣”时光:读小学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欲望不强烈、学习成绩中下等。



    “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升学压力,我开始隐隐担心考不上重点中学,但却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并不理解学习的深刻意义,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人生该怎么选择。”朱瞳睫回忆道。



    小升初前夕,语文老师的一番话犹如当头棒喝,“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站上高处去领略别样风景,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选择权。”朱瞳睫坦言,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自己可能会醒悟得比较晚,“正是从那时起,梦想的种子逐渐开始播下。”



    时隔多年,朱瞳睫早已记不清那位老师的音容笑貌。但其如沐春风的话语早已沁入她的心田、深深印入她的脑海,成为鞭策她勇毅前行、引领她走出至暗时刻、鼓励她不断攀向高峰的一股内在动力。漫漫学习路上,其实还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老师。



    “课上,老师们会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课下,老师们也能卸下包袱与我们打成一片;考前,老师们还会悉心安抚每个同学的焦躁情绪……”在与许多老师接触的过程中,朱瞳睫还发现教师往往比同龄人更显年轻、更富活力、更有涵养,这些都使她更加渴望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朱瞳睫高中就读学校:杨村第一中学





    憧憬:“努力从追光者变成发光者”



    “考这么多分咋选择去读师范啊?怎么不考虑考虑去报考更好的大学呢?”在不少同学还在为其690分的“浪费”感到惋惜时,朱瞳睫却已经开始将精力放在“自我充电”上了。



    毕业旅行、考驾照、参加融媒体夏令营、学习新媒体技能……她的暑假生活忙碌而又充实,

    “高考成绩是对过往学习的总结,更是崭新起点的开始。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如愿进入理想院校,便是最好的选择。”

    从北方到南方,从天津到武汉,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也是朱瞳睫追光的起点。“早就听说学校的社团活动非常丰富,我想参加一两个社团,学习一些新技能。如果时间较为充裕的话,希望能辅修新闻等相关专业。”朱瞳睫认真地为大学生活做规划。



    谈及未来职业规划,朱瞳睫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当老师首先要专业能力过硬,在大学期间打好知识基础、锻炼教学技能;其次我希望能够了解一些心理知识,以便将来能够成为班主任,和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最后希望自己能永葆对学术的热爱之心。”



    “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有很多,可我只喜欢我自己。”这是朱瞳睫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她直言,自己是一个追星女孩,也追随过许多优秀老师的脚步,如今即将走上新的发展舞台,“想要努力从追光者变成发光者,将来为更多学生带去知识的明灯。

  • 良心宝贝

    华中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在不少湖北人的印象中是属于实力比较雄厚的系,为何这次双一流评选中,华师的中文学科却被警示了?着实令人感到有点费解。

    记得以前上高中时,华师中文专业就是不少文科生的高考奋斗目标,湖北省乃至整个华中地区,就有不少初高中的语文老师是华师中文系毕业的。

    有没有哪位朋友比较了解的,华师的中文学科被警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否说明该校中文学科的学术水平进步较慢,被别的学校同类学科所超越了?

    有人说,双一流学科建设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的学校某些双一流学科水平虽然没有退步,但如果没有更进一步,没有做到更优秀,或许就会被别的学校超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