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同济大学博士,连个蚌埠学院工作都聘不上,到底什么原因?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应该就是同济的博士。本科毕业的院校,硕士毕业的院校都是应聘的主要因素。自己的论文,是否有出国经历,本科,硕士期间参加过什么比赛,获奖状况如何,都是应聘的必要条件。先天的缺失后天去补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有些学校的应聘要求,本硕博必须985院校。试想,在中国这样的博士有多少。如果要求本硕博必须一个专业,那么这样的博士有多少。我国有39所985院校,本科能在国内读硕士的有多少?硕士毕业后能获得博士毕业的有多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但是985的硕士招生是多少?博士招生是多少,很多很多。普通的本科毕业生读了硕博,毕业招聘受了区别对待。可以理解。
先不得不承认,博士多了给高校有选择的空间。当自己选择就业去向的时候,用人单位同样会选择备选对象。
第二,不要老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比自己更优秀的多得多。同济大学怎么了?在那混张博士文凭就优秀,优秀应该远不是这么简单。
我不是博士,但儿子是。五年前在一所大学应聘现场面试时,我们没有什么熟人更无背景。儿子985本科,当年28岁211(985平台专业)博士毕业。有丰富的项目工作经历,见刊发表ei和sci论文9篇,面试仪态大方,学校当场愿签三方协议并解决配偶工作。
另一位应聘者一本本科,985博士毕业。成果刚达标,年龄32岁。面试后学校也愿签三方,但不解决配偶(实际是让他知难而退)。后来,这个博士去了邻省当年还是二本的一所大学,据说老婆随调了。
我的侄儿,二本起步,去年中国地质博士毕业,同样想进高校较难。
所以,这没什么奇怪的。
现在大学太难进了,目前国内进大学主要看科研成果,看文章。有一些地方性高校不仅看文章而且还看一些其他方面
没有学院教授的引荐国内高校毕业的土博一般很难进去的,除非科研成果非常好,且方向对口,可以说一个正常博士要想毕业后直接留校,没有学院教授或者学院领导的推荐几乎很难。
巧了,我有一个同事,也是计算机博士毕业,他刚来一年,他的博士生导师都已经给他发了3封邮件了,给他说让他回去,进他之前的实验室当“助理教授”,这可能和他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室完全对口有关,或者和导师比较处的来,毕竟是那个实验室出去的。
这确实让人很意外,像985高校的教职,一般要海外博士学位或者海外博后经历才可以进,或者清北等更高一个层次的毕业生才能去,而他老板主动邀请他去做“助理教授”。
至于说题目里面的博士面试ucloud等大厂失败,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大厂招聘博士的数量有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去的,有时候也看机遇,也说明不了水平问题。总之同济的计算机博士很厉害了 ?
博士也要看毕业的本科院校,有的博士虽然毕业与名校,但是可能是三本毕业的,这样在博士很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会选择本科毕业院校,现实中也的确会发现,有些三本考上的博士水平的确还是不行
#原创#
博士也进不了求职的保险箱
当下培养的博士数日益增长
但真能独挡一面
成为未来挑大梁者
依然紧缺
用人单位极其谨慎
若不符合本单位要求的博士
必然拒之门外
故,博士并不一定是求得理想工作的通行证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这有什么奇怪的,很正常的。原因很多,简单地给你列出两条来,仅供参考。
一,同济大学的博士生水平一般般,找工作很困难。不光会在蚌埠学院碰壁,到别的地方应聘同样是碰壁。
二、蚌埠学院招聘教师要求很高,不光同济大学的博士生不要,你就是牛津剑桥大学的博士生同样不要。
什么叫“连个”蚌埠学院的工作都应聘不上?你同济大学的博士生,来我蚌埠学院应聘,就必须聘用你?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就冲你这态度,用蚌埠的方言来说就是“你该上哪块上哪块去,俺们不伺候你”。
我说三点。第一,博士现在求职确实是没有那么容易,大家期望值不要太高,合适自己的就可以。不过也不存在博士多的高校容纳不了的地步,地方高校博士教师缺额还是很大,很多学校要求40岁以下的博士在职攻读,主要是博士人数太少了。第二,博士求职要积极的与人事处和二级学院两方沟通,不是简单的发个邮件等回复就可以的,很多学校给了二级学院院长电话就是让咱们打电话沟通的。第三,据我对蚌埠学院有所了解,正常水平的博士,符合专业要求的都能进,这位仁兄简历筛选没过,很可能是简历投递方式的问题,可以跟负责招聘的院长联系。题外话,九月底计算机学院院长换了,也可能是个原因,这位仁兄估计投到前院长邮箱,结果那位院长已经退休了。纯属猜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秋意浓情
2022-10-11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本硕学校太差,而且博士期间成果很差。但凡稍微有点成果,211博士报ucloud也不会简历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