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请问大神们,华中师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咋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前景无量
就业前景很好。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读硕读博期间,方向就是土地资源管理。现在北京某科研所担任教授研究员。还是美国某知名大学的访问学者。学术著作很多,已小有名气。
另一位是中学同学。后来考取研究生,读下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也是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现在是南方某知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由此可见,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广阔的,很美好的。
平
#武汉头条# 黄陂大学太少,最近看到新闻说华中师范大学要搞新校区,去了鄂州、大冶、嘉鱼等地选址。这3个地方离华师本部几十公里,而且也出了武汉市,黄陂为什么不去引进咧?是没有土地,还是没有资金?新校区可以放到长江新区,或者横店滠口,或者是前川都行,黄陂有大片的土地,应该能满足华师的要求。
江夏这些年发展这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很多大学在那里,有了人才,就有了高科技。黄陂大学太少了,除了一个江大的分校,还有一个湖大的分校,还都是三本的,好像没有其他的大学了,教育资源在武汉摆尾。
先不说大学,就高中来说,以前黄陂一中还是很牛气的,现在好多年不敌新洲一中了。
华中科技大学喻园小区和武汉大学珞珈雅园(1)
从2000年开始,武汉高校建设校外教职工住宅小区,武汉市提供了土地和政策支持,一批校外教职工住宅小区得以顺利建设完成。
华中科技大学的喻园小区,武汉大学的珞珈雅园,华中师范大学的华大家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岱家山庄等等,都是校外住宅小区。
教职工购房过程,演绎出人间喜剧,体验人生百态,感受世间冷暖。
一. 华中科技大学的喻园小区
最早建设是华中科技大学喻园小区,可容纳2000多户,图片所示。
户型丰富,142-192的大户型偏多,如3室二厅二卫,房子有架空层停车。特别奇怪的是,小区居然有两排共14套联排别墅,教工小区,为什么会批准建别墅?这个位置的别墅,那可是稀缺资源中的稀缺资源,不知道多少人惦记?房子都有产权证。
小区西边和华科校区一墙之隔,有门通过,实际和校园一体,购物上班十分方便。小区东边马路对面就是华中科技大学附中,买了这个小区的房子,是不是就可以在附中读书?
2002年左右喻园小学一期竣工,老师可以优惠价购买,购买成功者必须退出学校的房子,所以有部分老师选择放弃购买,继续使用学校校园内的房子。
华科的教职员工,按照职称工龄打分,分数高优先顺序选购房子,例如教授要比副教授高,当然干部职务也是加分项,还有工龄等因素,这样,学校的工人阶层购房顺序靠后。
我的一个熟人是华科的退休教授,职称加工龄,得分很高,排队靠前,可以选择较好的户型。
教工住宅小区,优惠价提供给教工。当时的价格应该在1850元每平米,小区的房子28万房款就可以买下来,在当时,一笔巨款。
令人大跌眼镜的选房情况发生了,排在前面的高分教授和干部都选择小高层或者高层的户型,理由各式各样,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别墅太大,要花的钱多,咱不买别墅,能省一点是一点,对不对?我认识的教授就是买了3室二厅的房子,高兴地说是电梯房,邀请我们去做客,那个客厅真大。
没办法,剩下的别墅只能排名在后的工人买,咬牙买下了别墅。
20年后的今天,教授们的房子价值400-500万,升值10倍多。
而工人的别墅升值幅度更大,后面有更大的升值空间。一辈子,被迫赚了比教授赚得钱还多的钱。
当然,这里面还有不少故事,就和武汉大学的珞珈雅园故事一起聊吧。
沉稳前行
2022-10-10武汉的高校为何外迁?看看下面这张图,7所211集中在武昌至光谷方向的二环至三环之间,附近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大学十几所,武大、华科和华农超级大,武汉理工大学被接到分割好几块。
二十年前,江夏的黄家湖、藏龙岛开始密集有大学新校区落户;十年前,不少武汉高校开始外迁更远的地区和周边地区。截至目前,几所211开始中国地质大学迁至光谷未来城和鄂州交界的位置,甚至有部分土地归属鄂州。华中师范大学在鄂州梧桐湖新区选新校区,华农和武汉理工在襄阳也有布局。华夏学院整体迁往鄂州。另外,大悟、京山、嘉鱼、红安都有多所武汉高校落户。
武汉高校外迁和周边城市共享高校资源,一方面解决土地问题,另一方面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城市圈融合!
#武汉头条# #武汉高校外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