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

北中医5+3卓越中西医好就业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北中医5+3卓越中西医好就业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Zhang123

    北京中医药大学目前是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中医药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专业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目前在全国高校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15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学相关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发展实力可以说是国内中医药高校中的比较高的,其中医药相关专业领域的综合实力一直排名位居前列。

    招生专业中医学(卓越中西医班),学制五年+三年,仅招理科生,其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应用系统的中西医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从事医疗与预防等工作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中医临床专业人才。

    该专业主要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为掌握系统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应用于临床,具有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具备综合应用中西医理论和方法,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处理相关病症;毕业之际可以达到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要求;基本基本的中西医临床科研能力。该专业采取5+3培养模式,实行五年制医学院本科教育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有机培训结合培养,其中前两年半在中医学院完成通识课程、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后在临床医院完成临床课程、实习、规范化培训及其研究生课程和科研工作,前五年按照本科生待遇,后三年按照研究生待遇。通过五年本科生学习和三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中医学硕士学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总体来说,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就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名气来说,学校的科研整体水平不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校整体的就业看似比较好,但目前该专业目前就业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就业前景不太好,特别是一些城市的公立医院就业机会不多。主要是该专业的属性不明朗,中医学和西医基础相结合,执业医师证考取方向不明确,难以界限,高不成低不就,特别是该专业领域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5+3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继续读博,进行科研研究,或者选择从事高校专业教育工作。

    再者,由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双面性,即使具有中医学和西医临床医学的专业临床经验,但一些公立医院更加青睐专业领域和方向为临床医学专业或者中医学专业及其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的专业毕业生,所以中西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对于5+3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来说,由于学历相对比较高,就业形势相对压力比较小,比本科生要比较轻松。

  • 沉稳之选

    得到北中医硕士文凭,如果在就读期间好好跟那些厉害的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既有文凭又有真才实学,当然就好就业,若只是在学校混日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 风华绝代

    当然好就业了,不过你也得用功学习

  • 淡定从容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实力轻松碾压所有同行大学,但仍然没有在临床上形成让西医同行佩服的专业优势。长期以来,中医的“学术特点人格化”是个很大的毛病,导致了中医相轻,互相看不起。有的人甚至连中医的门都还没有摸到,仿佛也很自信。时代在发展,中医固然可以“简便廉验”的特点为病人服务,为国家节省医保经费,但其实中医也能而且必须在一些常见疑难重症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方面就算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也显得功力不够。我举例来说,我国每年肝硬化病人需要常年看病的在100万左右,因病重死亡40万左右,慢性肾病发病需要治疗的在700万左右,慢阻肺在3000万以上,所有这些,中医药发挥了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了吗?比如使得肝硬化逆转,慢性肾炎,肾衰痊愈,尿毒症不必再透析,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甚至器质性病理改变好转?各位从事中医药事业的同仁要有点事业心,心胸要开阔一些。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大方向肯定是对的,如果我们北中医临床上有上述我提及的专业临床优势,我们培养多少学生都不够分的,因为社会已经相信我们的路子是对的。

  • Zhang123

    患者朋友们,看到这篇文章赶紧收藏起来!
    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主任医师唐大晅,博士,中医专业,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2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病等,尤擅胸痹、心悸、睡眠障碍、眩晕、头痛等病症的中医治疗。如果大家有心血管疾病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会一一为大家解答。#健康真探社##健康科普大赛##真相来了##健康#

  • 撩人心.

    不怕你是唯一的211中医药大学,学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去中医院比较现实,想去西医院就看你关系了。

  • 金色岁月

    【天津市发热门诊候诊信息定时播报】8月26日06时,全市#发热门诊候诊信息定时播报#(从6时起,每2小时一次):
    1.泰达医院候诊 0 人
    2.第五中心医院候诊 0 人
    3.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候诊 0 人
    4.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候诊 0 人
    5.海滨人民医院候诊 0 人
    6.医科大学中新生态城医院候诊 0 人
    7.医科大学总医院候诊 0 人
    8.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和平院区)候诊 0 人
    9.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候诊 0 人
    10.市天津医院候诊 0 人
    11.市儿童医院(马场院区)候诊 0 人
    12.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候诊 0 人
    13.市第一中心医院候诊 0 人
    14.市第二人民医院候诊 0 人
    15.联勤保障部队天津疗养中心候诊 0 人
    16.黄河医院候诊 0 人
    17.南开区三潭医院候诊 0 人
    18.南开区王顶堤医院候诊 0 人
    19.市第三中心医院候诊 0 人
    20.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候诊 0 人
    21.市第四中心医院候诊 0 人
    22.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候诊 0 人
    2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候诊 0 人
    24.第一医院候诊 0 人
    25.市人民医院候诊 1 人
    26.红桥医院候诊 0 人
    27.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候诊 0 人
    28.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入境人员接诊机构)候诊 0 人
    29.东丽区东丽医院候诊 0 人
    30.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候诊 0 人
    31.西青医院(一期+二期)候诊 0 人
    32.市海河医院(暂停服务)
    33.津南区小站医院候诊 0 人
    34.津南医院候诊 0 人
    35.市儿童医院(龙岩院区)候诊 0 人
    36.北辰区中医医院候诊 0 人
    37.北辰医院候诊 0 人
    38.武清区中医医院候诊 0 人
    39.武清区人民医院候诊 0 人
    40.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候诊 0 人
    41.宝坻区人民医院候诊 0 人
    42.宝坻区中医医院候诊 0 人
    43.宁河区医院候诊 0 人
    44.静海区医院候诊 0 人
    45.蓟州区人民医院候诊 0 人
    46.蓟州区中医医院候诊 0 人
    47.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候诊 0 人
    48.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候诊 0 人
    49.市胸科医院候诊 0 人
    50.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市第四医院)候诊 0 人
    51.天津港口医院候诊 1 人
    52.东丽第二发热门诊候诊 0 人
    (共52家)

  • 淡定自若

    [中医药不用西医结合]
    中医药有许多西医无法替代的优势,比如过去的2003年非典;2019以来的新冠,在WHO统计死亡1500万的西方人之下,中医区成绩不错!中医应该跟现代科学整合,利用科学设备某些优势优点,弥补诊断方面的精确与不足!比如上次发明的四诊仪,目前发展的Ai智能诊断仪,都让中医的应用与辩证逐渐走向便捷化,而且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培养中医生的时间。
    中西医不需要结合,也无法结合,从托尼老师兼放血医师开始到现在,都是建立在两个不同理论体系上的诊疗方法,唯一的结合就是现代的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