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

喜欢潜心做研究高考志愿可填报哪些专业?

想咨询一下关于喜欢潜心做研究高考志愿可填报哪些专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秋色宜人

    【人才强校—博士新星】潜心科研 静做学问——记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土壤学博士孙建飞

    转眼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毕业至今,孙建飞博士已到学校工作5年多了。回顾过去的科研道路,“心平气和,静做学问”、“大道至简”是孙建飞博士科研态度和理念,他将科研视为一种兴趣,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利用手中的数据推理自然给予你的答复,以自然之道还之生存之道。

    潜心科研 其乐无穷

    2016年进入南宁师范大学工作以来,孙建飞主要从事土壤生态过程研究,包括喀斯特关键带土壤生态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细根周转以及同位素生态学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地区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重点项目共计4项。先后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Plant and soil、Biogeochemistr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生态学报》和《应用生态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

    孙建飞认为“有意义的科研,要敢于走出舒适区,在原有的研究中发现新的课题,要敢于实现突破”,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的研究短板,他由原来的“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转向“地下根系研究”,并于2019年作为主要参与人推动南宁师范大学与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建“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以此为平台搭建弄岗空绑流域微根管长期观测平台,开展北热带优势种细根周转研究。在不断深入擅长领域研究的同时,积极寻求创新,为广西地区的自然基础研究与生态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研反哺 甘为人梯

    孙建飞围绕科研项目设置合适的研究课题,指导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7份本科毕业论文,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为学生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给予积极的鼓励与支持,已有多人考研成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不是生搬硬套科研的“工具人”,而是教会学生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希望学生能够在掌握实验原理、方法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并创新。在指导项目的过程中,他乐于向学生分享他的科研趣事,向学生传授经验与技能。实验受挫时,他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告诉学生要学会分析问题所在,教会学生提高应对能力,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朝着预想发展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利用身边现有条件去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就这样,学生在不断地学思践行中,增强了实验技能,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与沟通的能力,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科研的乐趣,明白了“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下去就能迎来曙光”,坚定了考研的决心和信心。孙建飞用自己的科研态度和经历,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志趣。

    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严”是孙建飞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在文字表达、逻辑梳理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他总是面面俱到,他指导的学生说“每次改动,基本上都会把我构建的框架推倒,每版面目全非的论文稿总让我怀疑人生,但我从未怀疑过孙老师的耐心与认真”。就是在一遍遍改稿、返稿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孙建飞深藏在“严”背后深沉的爱与责任。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任职以来,孙建飞担任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主讲《土壤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概论》等专业必修课程。他善以专业问题通俗化,“刨根问底”的方法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但学生也备受“煎熬”,他常说“不要带着萎蔫点来上我的课,把大脑动起来”。教学之余,担任2020级地科2班班主任,通过“周六体育集训”、“思辨会”、“小目标”等方式,锻炼学生体魄,强化学生思想,培养坚持的优良习惯,鼓励学生走出去,立大志,行致远。在他的内心里“能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帮他们一把,是为师者至大的幸福和快乐”。

    “专注当下,积极未来”,孙建飞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尽心用自己的学识与思想滋润学生,努力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好科研工作,守好三尺讲台,为学生点亮灯盏。

  • 岁月悠长

    #中国书法到底该往何处去# 书法应该往何处去,应该有潜心研究书法的专业人士探讨,不学书法的“人民群众”干好自己的事,不懂就是不懂,没有人啥都懂。不要盲目推崇,也不要盲目贬低,不要带风向。

  • 风华不减

    额,潜心做研究还是报理科吧,医学类的。还有提醒一点,话不能说的太早,潜心做研究到了研究生时代能实现,大学不一定。另外,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也是能让你眼前一亮的。别忘了,好123这个网页就是一个初中生设计出来的,熊猫烧香也只是高中生设计出来的。都是轰动一时的大人物。加油吧,少年。

  • 金色回忆

    【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南京大学始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着力构建交叉融通、教研相长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支撑。在学科建设中突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依托基础学科优势、凝练学科发展方向,通过目标引导和学科交叉,特别是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知识和知识传播与应用的并行互通、校内校外优质资源的合作共享,不断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建设潜心育人的高水平师资体系、科教融合的强活力研究体系和开放共享的多层次科研平台。
    第二,着力构建模式贯通、全面培养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以思想性、学术性、交叉性、实践性为出发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全面教育体系。深入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保障,建设通专融合的优质课程体系、知行合一的实践体系、全面发展的能力提升体系。
    第三,着力构建育人为核、融合前沿的教材体系。教材体系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载体。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应坚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建设规范质优的思政教材、经典原创的通识读本、科学先进的专业教材。
    第四,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机制建设、评价改革和多元化评估,充分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内在动力,建设协调高效的师生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智慧优化的育人生态环境。
    南京大学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育人资源的有效集成,不断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第一,全面加强德育,注重理论武装、价值引领、强化“养成”。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学校成立本科生院,将多部门分散式的管理队伍转变为高效率综合式的育人队伍;成立新生学院,强化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改革学生教育模式,实行书院制管理,推动以书院为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课程作用,深入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构建完善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促进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善用“大思政课”,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思政育人作用。
    第二,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注重活学活用、能力提升、强化“学成”。坚持以能为重,围绕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在多元化选择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学习路径、加强导师指导、推进学业评价改革等机制,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坚持成果导向,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围绕学生受教育后“学到什么”和“能做什么”,对接社会需求,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育教学环节。坚持梯度衔接,围绕学科与认知发展规律,建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以合理的课程梯度、挑战度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与思维的有序发展。同时,注重厚植人文底蕴,推动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读思行相结合的校园阅读与学习文化。注重培育科学精神,实施“科学之光育人项目”,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敢于创新创造的雄心壮志,养成科学精神与品德。
    第三,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注重兴趣导向、生存习惯、强化“炼成”。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兴趣与效果相结合、体能与技能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运动潜能,培养运动兴趣,传授体育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有效方法,养成锻炼习惯。构建了由基础、拓展、提质三个阶段构成的“三段式”体育课程体系。通过建设丰富多元的竞赛体系、完善学生自主锻炼机制、开设体育名人大讲坛等举措形成多样化课外锻炼体系,实现“每月一赛”“每生一俱乐部”“每月一讲”,着力构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体育综合育人体系。【作者王志林:南京大学副校长】#教育# #高等教育# #科研# #人才# #高校#

  • 金色夕阳

    谢邀~

    临床医学,想做出点成就的话,需要五年本科,2~3年研究生,博士3年。足够时间潜心研究。

    化学,物理相关的专业也差不多。只要你愿意考研考博,博士毕业后,还可以做博士后。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希望你能不忘初心,现在的社会太需要潜心做科研的人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