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2

考研如何收集重要信息?什么时候收集?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如何收集重要信息?什么时候收集?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2 个回答

  • 撩人心.

    考研总体来说大概分两个部分:初试与复试。

    初试考什么我就不多加赘述了一般考研的同学都知道。首先你需要确定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

    除了政治英语,数学这些统考科目以外,我国还有其他统考科目

    1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外教育史。)

    2历史学(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3计算机(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4农学(动物生理与生化和植物生理与生化,化学)

    5中西医综合(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外科学,内科学)

    6法硕联考法学与非法学(刑法,民法,法理,宪法,法制史)。

    7 199管理类联考

    8 396经济类联考。

    这些学科每一门都是统考专业。统考大部分的资料都是公开的,学生一般搜集的话相对而言简单一些。

    因此每年报考人数最多的是法硕以及经管类专硕,就是因为他们大部分资料都是公开的,而且跨专业没什么限制

    然而,哲学,经济,法律,教育,心理,文学,历史。这些学科往往都是两门专业课,专业课初试阶段的考占有300分。每个学校考核所用的参考书大部分都不一样。这些需要学生在确定目标院校之后立即去学校官网对相关参考书进行查看。而理工科因为需要考数学,所以只有一门专业课。

    考生需要搜集学校的报录比

    如果一个学校每年只录50个人,却有1000个人去报名,这些学校往往竞争都是激烈的。甚至这50个人当中还有30个保研的。报录比需要在选择院校之前都了解。确定好目标院校的目标专业,你就会开启全方面的复习。如果换其他目标院校,这就意味着你的专业课又要换新的参考书,精力跟不上。所以说,考研之前这些信息就必须要了解。一般都是在每年3月份之前了解完毕。

    搜集学校的专业课资源

    如果你初试过了之后进行复试。这时候,你满怀着憧憬激情与忐忑,初试考查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和专业课有关。这也就是大部分跨专业学生吃亏的地方。目前市面上能收集到的信息绝大部分都不可能完全覆盖复试考察内容的。至少有30分的偏差是完全不能通过淘宝网络搜索得到的。真都会陷入这个误区,以为把这家学校每年复试的卷子拿过来做一遍,就可以了解复试的考题。其实这些只占70% ,都有将近30分左右的变动。要想收集另外30分,你可以选择去和那些已经考上该院系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们交流交流心得,老师肯定不可能告诉你的。

    增加自己复试的核心竞争力。

    笔试之外还有面试,这时候老师所做注重的是你的学术潜质。学术潜质是在一分卷子上看不出来的,因此老师会问你很多问题。因此,考研最好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以及目标专业,利用这段时间培养自己的学术潜质,可以。潜心研究自己目标专业的学术方向,或者跟着本校自己的老师进行一些课题研究与指导,如果能发表论文的话,这将会是你在所有复试考生当中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你本身拥有学术潜质。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补充与指导。

  • 风华依旧

    考研的各项信息在考研过程中很重要,想要让自己在复习 报名 复试中更有把握,那么搜集相关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究竟有哪些渠道可以让你最快的获取想要的的信息呢?

    要说这信息获取啊向来有正式消息与小道消息一说,正式消息的内容基本上板上钉钉小道消息就让人酌情相信了。但不管是真消息还是假消息咱们还是尽量都不要错过。

    正道消息来源

    各官方渠道

    来自研究生院官网和各学校研招办的消息了

    有的学校还会在官网上挂出参考范围或真题,虽然几率不太大,但是官方渠道发布的内容都不该忽视。

    如果发现官网上没有公布消息,或者是公布的内容只是例行公事的复制粘贴,那么可以私下打一下院校研招办的电话。看看能不能搞到相关的有用信息,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官方信息,也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取巧”的机会

    院校的老师、前辈

    如果官网上的信息不能满足你的需求,那么马上去找找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或者考入同院校同专业的学长、学姐。很多学校的题目每年都不会变化太大,还有可能就是他们本校的期末考试题目。如果能跟学长学姐搞到这些,那真是十分幸运了。

    就算搞不到具体的题目,找一些学长、学姐的笔记也会好的。这些学长学姐对于院校出题风格以及难度是再清楚不过,很大几率会给你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议或情报。

    寻找老师这条路,看似不可能,但是可以曲线救国。让学长学姐旁敲侧击一下,可能就有了。老师们对高校的录取率、出题难易度都肯定比学生更清楚。

    对于你想跟的导师,可以通过学长学姐知晓一下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个小动作会让你复试的时候有加分项哦。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你最后要没要想要的情报,对于这些师长一定要报以尊敬与礼貌,没人有义务无缘无故帮你,礼貌是最基础的,有能力的可以请人家吃顿饭,聊表心意。

    小道消息来源

    互联网

    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取渠道的话,会显得比较乱。目前大约分为这几类:百度、知乎、大V微博、微信公众号、社区论坛、各种教育类APP(比如蓝基因的医学考研)等。

    这些渠道都能获取信息,但是真伪度还需要各位自己鉴别。一起考研的研友们的资料向来比较准确率,为了积攒人品大家还是愿意share的。可以把你收集的信息做一个归类,然后筛选出对你有用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蓝基因的考研咨询师们还是很靠谱的哦~从他们哪里获得的消息会让你受益匪浅。

    付费购买

    网上有不少人声称有各个院校的复试真题资料,但是价格不菲。最主要的是难辨真伪,也没有售后保证,这种东西,要直到复试的时候才知道是真是假。信他的话心理没底,不信的话也心存侥幸。

    所以如果要买的话,在下单之前一定要询问清楚,是哪些年的真题;有没有参考答案;能不能先看一下目录…等,以防上当受骗。

    社交软件

    很多研友都加了各种院校的或各种专业的微信群或QQ群。不知道怎么加的直接在QQ上输入关键字搜索就可以了。

    不过提醒一下,如果遇到需要付费入群的情况,一定要仔细辨别,不要轻易相信。

    好了获取信息常用的几个渠道已经都告诉大家了剩下的信息的收集 辨别等工作还是要靠大家自己!

    仅供 参考

    蓝基因医学教育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