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请教大家,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如何?孩子被调配到此专业。纠结中?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科院16年地质学专业毕业,我觉得我的回答可能更靠谱点。
首先,地质学属于科院石油院的专业,是科院王牌专业之一,次于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两大专业,我们那一届录取分数线是重庆一本线下行10分左右,个别刚好一本线上下。基本进这个专业的,能进重庆其他二本学校绝大多数专业。
其次,专业的老师都很认真负责,有部分化石辈老前辈返聘回来教书的,我之前带我野外地质实习的老师应该有七八十岁了吧,在家闲着没事,带我们漫山跑,当时去的城口大巴山,至今记忆深刻,人称老王。科院地质专业老师,从三四十的中年人到七八十的老教授都有。
再次,科院拥有大学城仅次于重大的图书馆,读书氛围很好,有专业的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相关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跟地质队,地矿局,三桶油旗下各井队都有长期的交流学习。
最后,建议这个专业读博,我们同班同学目前已经有几个考取了兰州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南古所等地博士,十几个同学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有几个进了三桶油。总体来说,专业不错,学校还可以,建议读博!
杨振宁担任名誉校长,东莞理工学院官宣:2023年拿到博士点,正式更名大学。“名誉校长”是什么?“更名大学”行不行?“东莞特色”怎么搞?缪老师陪你聊一聊。
①“新版规划”出台了
12月初,东莞理工学院发布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3年的两大目标,一是力争拿到博士点,二是完成更名大学的工作。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大学,1992年成立,2006年拿到学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市的“亲儿子”,东莞在广东省是一座经济比较发达、高等教育却不怎么发达的城市,它的高等教育现状如何,未来有哪些打算?东莞理工学院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担任名誉校长,“名誉校长”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咱们带着问题继续往下看。
②“名誉校长”是什么?
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都跟很多校长打过交道,但是对“名誉校长”四个字却未必有所了解。这四个字是一种荣誉称号,一般由学校出面,聘任某个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士来担任。既然仅仅是一个名誉称号,名誉校长本人就不会参与学校管理,也不会在学校常驻办公。实际上,国内有名誉校长的高校还不少,普通本科有,职业本科也有,甚至还有人兼任多所高校的名誉校长。
我随便举几个名誉校长的例子,你来看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名人。刚刚去世不久的袁隆平爷爷,是湖南农业大学的名誉校长;在疫情中作出重大贡献,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名誉校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是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名誉校长。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多颗人造卫星总设计师,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程导弹主任设计师孙家栋教授,是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沉积地质学家刘宝珺院士,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学家周廉教授,是陕西科技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高分子化学家颜德岳教授,是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名誉校长。
有一些名誉校长,不仅是科学家,身上还有领导职务,比如云南大学名誉校长张亚平,既是中科院院士,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重庆邮电大学名誉校长邬贺铨,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和宽带信息网的著名专家,也曾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同样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消化病学专家樊代明,同时受聘为成都大学和广东药科大学的名誉校长。
③“更名大学”行不行?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理工学院的更名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锤定音”,而是学校自己的“立志誓词”,所以更名本身的确定性肯定是要打折扣的。更名大学不是不行,但肯定不是自己说得算,先要列入省级规划,然后通过省级评估,最终由教育部审核通过。
从软硬件条件来看,这所高校初步具备了此前教育部对“大学”建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软硬件条件。从全国高等院校的更名进展来看,合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条件更加完备的院校还一直在“候场”,东莞理工学院想要两年更名成功,可能性并不高。
目前,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最优秀的高等院校,但在省内的招生分数并不算高,2021年高考中,这所院校物理组招生分数最低的专业组,最低分数线是510分,全省排12万名;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组,最低分数线是554分,全省排65000名。历史组招生分数最低的专业组,最低分数线是504分,全省排47000名,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组,最低分数线是526分,全省排32000名。
④“东莞特色”怎么搞?
上面说过,东莞的高等教育并不发达,所以下一步如何加强就成为重中之重。除了东莞理工学院更名大学之外,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建设应运而生。
2019年,广东省筹划建设大湾区大学,定位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拥有两个校区,总面积为2350亩。这两个校区分别是东莞松山湖校区和东莞滨海湾校区。按照此前的打算,大湾区大学将于2023年开始招生,2026年完成整体建设。
2020年8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进行公开招标,这所大学整体办学规模不大,预计分两期建设523亩的校园,计划招收学生6000人,2023年第一期建设完成。
对于“名誉校长”一词,你怎么看?你认为东莞理工学院更名“大学”,多久可以完成?你认为“东莞特色”的大学建设,是否值得期待?来评论区聊聊吧。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教育听我说# #在头条看世界##东莞头条#
?我是地质学的,出来去了工程局修公路,感觉地质学不读研去工作的话,还是进中石油好,搞工程缺乏工程基础,因为什么力学都没有学,只要中石油愿意招这个学校的,学地质学也没啥问题啊
重地域,轻内涵,这是很多人固有的错误报考理念!
比如,有一部分人自以为是,同样是“工业大学”,同等情况下总认为浙江工业大学比合肥工业大学更好,更值得选择,原因是前者在杭州,后者在合肥,而杭州比合肥发达,浙江省经济比安徽省也要好,所以地域优越性就代替了学校内涵,最终形成错误的理念,害人不浅!
从定位看,合工大是教育部直属四方共建(教育部,安徽省,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的全国重点大学,浙工大是省部共建(浙江省,教育部)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部属,全国重点vs省属,省重点。
从头衔看,合工大位列两轮“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前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浙工大属于双非省属重点院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985,211,双一流建设。从头衔看,二者分属两个层次,有一定差距。
从底蕴看,合工大在1960年就被中央批准全国重点大学,32所重点工科院校之一,一直属于部属全国重点大学!而浙工大核心主体来自于浙江化工学院,是省属重点院校,二者差距较大。
从学科建设看,合工大有一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两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博士点,39个一级硕士点,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第四轮学科评估取得1a,5b+,6b,5b-,25个学科上榜!
浙工大只有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业催化),9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第四轮学科评估取得1a-,2b+,5b,2b-,20个学科上榜。二者对比还是有差距,不过浙工大还是很出色了,放在省属双非院校里面属于佼佼者了。
从保研率看,2022届合工大有约13.76%,浙工大有约12.24%,差距不算大,浙工大这点还是值得称道,合工大中规中矩,毕竟56所研究生院没有它。
从录取位次(分数)看,2021年重庆物理类,浙工大录取分571/26460位,药学类,录取分最高的专业为电气类594/16986位;
合工大录取分577/23788位,国贸(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地质学590/18560位,计算机是录取分最高的专业,623/7986位,可以看出二者录取分差距。
2021年浙江,合工大录取分619/25291位,浙工大600/41569位。
2021年安徽理科,合工大录取分602/13362位,浙工大575/25309位。
重庆,浙江,安徽等都可以看出,合工大更受认可。
从优势学科来看,浙工大核心主体来自于浙江化工学院,所以化工实力特别强劲,因为合并过经管干部学院,应用经济学也具备一定实力,材料,环境,药学,机械等都还不错,热门的计算机,软件,控制表现尚可。整体看浙工大还是不错的。
合工大属于综合性工科大学,工科全面且多个学科具备不错的实力,管理更是全国顶尖!传统优势学科有机械,仪器,材料,土木,化工,食品;热门的计算机,软件,电气,控制,信息,电子等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计算机,电气实力强劲。地质,水利,建筑,动力等也有一定影响力。理学的数学,力学,生物学也可圈可点。
从就业来看,合工大更受大型央企或者互联网巨头等青睐,是华为为数不多的211校招单位之一,也有很多人进入电网,大型车企,中建,中电等。辐射长三角,跨行业就业优势很大,性价比很高,是我特别推崇的工科实力派院校。浙工大在化工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省内就业认可度很高,长三角一带也小有影响,但无法与合工大匹敌。就业质量整体上不如合工大。从行业风口看,同城的杭电就业质量更胜一筹,而合工大行业就业并不亚于杭电,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地域,顶尖师资等浙工大有优势,浙工大发展前景看好,合工大虽然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发展不太理想,近年来优秀师资有所外流,但毕竟属于国立重点工科名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政策,资金都有保障,将来发展也不会差!况且合肥发展势头迅猛,对合工大也有助力。
总之,基于统一分数维度,二者没太大可比性,合工大对标的应该是武汉理工,西南交大等,浙工大对标广东工大,二者都是不错的工科院校,但层次不同,硬要比较意义不大,当然,浙工大还有汉语言文学,国贸等特色专业,这是合工大不具备的[呲牙],志愿填报中我们多去全方位考虑分析,抓住内涵,不要总是地域优越感取代一切,武断下结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重庆#
重庆科技学院,在重庆算比较差的二本了。地质学专业,也许是好专业,也许是坏专业,并没有定论,因人而异的了。
关于你的具体问题,我具体解析一下:
一、因为是被调配到地质专业的,所以,总体来说,社会上认为地质专业是不好的专业
当然,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地质专业也是比较好的专业。
这个真的没有定论的了。
二、但是,重庆科技学院,本身不是什么很好的大学,如果是重点大学的地质专业
其实,只要你喜欢,也是好专业。
而且,重点大学的地质专业,找工作,其实还是好找,进入国家企事业单位的概率也很大的了。
嗯,说到这里,如果不打算复读,那么,还是可以就读的。
就读之后,就考985的地质专业的研究生,也是可行的,前途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了。
如果只是重庆科技学院的地质专业本科文凭,说实话,找一个像样的好工作,也许真的是很困难的,甚至不得不转行,也是很有可能的了。
三、早期学地质的,很多后面都转行搞房地产建设,或者修高速公路修铁路了,也都发财了
当然,现在学地质的,究竟怎么样?
我也不是太清楚。
但是,985学地质的,应该还是有不错前途的。
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都愿意招收地质学专业的了。
成都理工、武汉科技和广东工业大学,3所地方强校,如何排序?
成都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是3所地方实力派高校,今天塔尖对三校进行简单的对比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是新入选双一流学科的高校,能入选双一流,证明了成都理工大学强大的实力。成都理工大学是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高校,成立于1956年。该校是由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组建而成。
武汉科技大学校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是湖北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该校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广东工业大学简称“广工大”,位于广州市,建校于1958年,由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四个校区组成。
从学科建设上看,成都理工大学有7个一级博士学位点,有1个一级国重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还有4个二级国重学科。武汉科技大学有8个一级博士学位点,还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培育)。广东工业大学有7个一级博士学位点。从学科建设上看,成都理工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入选B+,地质学入选B-。武汉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控制科学和化学工程入选B。广东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入选A-,控制科学入选B+。从学科评估成绩看,广东工业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根据2020年校友会高校排名,成都理工大学位列全国100名,武汉科技大学同样位列全国100名,广东工业大学位列全国97名。按照该榜单的排序,广东工业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根据2020年最好大学高校排名,成都理工大学位列全国216名,武汉科技大学同样位列全国131名,广东工业大学位列全国95名。按照该榜单的排序,广东工业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在你看来,成都理工、武汉科技和广东工业大学,3所地方强校,如何排序?欢迎留言探讨。
塔尖,聚焦高等教育,有趣有料,欢迎关注。
可以,以后石油行业吃香。
重庆石油高等学校工民建专业大专,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营房专业本科,重庆交通大学硕士。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成绩一般,进科技学院读个好专业,不愁没饭吃。地质专业是石油专业分出来的。后工唯一的院士郑颖人,石油专业出身,专攻地质,解决了如青藏铁路,重庆至湖北巴东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工程地质难题。因此,地质学好了,进入好的施工企业如中建中铁等没问题,工资待遇不差,就是工作辛苦。如果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你仔细看招聘简章,地质专业需求不少,而且由于地质专业毕业生相对不多,报名人数相应的也不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如果能再读个研,就业基本不操心,各大设计院,地勘院很需要人。
长话短说,能转专业尽量转专业。开学后尽快了解转专业的具体要求,早打算早准备。转专业不成垮专业考研。
风华依旧
2022-09-30说了那么多,认真调查一下吧!真正能够进入到三桶油的毕业生,全年大楷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