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7

武汉大学等89所双一流大学河南“遇冷”,缺额688人,原因何在?

想咨询一下关于武汉大学等89所双一流大学河南“遇冷”,缺额688人,原因何在?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岁月如酒

    武汉河南人太多了。

  • 沉稳内敛

    这就有点尴尬了!武汉大学面向河南的国家专项计划,本来准备招生43人,结果只招到了14人,不得不把67.44%的名额投放到征集计划中,重新招人!

    国家专项计划本来是国家对贫困地区考生的一项优惠政策,但是从2022年的情况来看,河南考生似乎并不领情。原本3000多人的招生计划中,有600多人没有招满,只能重新进入征集计划。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专业偏冷门,高分考生对此不感冒,而低分考生考不上。以武汉大学为例,本来计划招生27人的工科实验班只招到了6人,缺额21人。

    原因就是这个工科实验班的大类专业都比较冷门,这个大类专业里面都是考生不喜欢的诸如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农田水利等冷门专业。

    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招生,学校不在大城市(离城区将近100公里),专业也冷门(都是农学类专业)。国家专项计划招生多达65人,进入征集计划的反而不多,这是因为这个校区收分不高。

    国家专项计划本来是件好事,但是这种遇冷可能会让上级部门减少招生计划。建议高校做好调研,适度调整招生专业,同时也加大宣传,让更多的适合条件的考生来参与。

    #2022高考季# #高考志愿# #河南#

  • 坏人。

    现在企业以实用为主,不看学历。标人工作的大型企业,很多管理干部只是初中学历,一线员工只要求初中学历。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双一流高校在河南提前批招生中缺额严重。
    其中武汉大学,预招43人,缺额达到29人。
    吉林大学,预招81人,缺额27人。
    西安交大 预招 26人,缺额12人。
    这种情况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志愿时,态度还是非常严谨的。

  • 金色岁月

    今年高考河南百年一遇,诸多985名校投档爆冷,断档现象严重。武汉大学、西安交大等缺额达68%!网友:低分捡漏就能读名校啊!
    在刚刚结束的河南本科一批次的结果投档中,作为教育大省,高考大省的河南面对985,211高校志愿投档,结果在河南招生纷纷爆冷,很多名校缺额比例甚至接近50%。比如武汉大学缺额在30%左右,厦门大学将近50%,西安交大也将近50%,也就是说这些名校只录取了一半左右名额,其他的势必需要征集志愿,除此之外还有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都没有录满。河南的考生家长可以关注一下。

    不仅仅在985学校投档出现断档现象,在诸多211高校也是如此,下图二是今年河南211好像投档情况,可以看到,与上一年想比,诸多211录取也纷纷断档,东北林业、南京农业、中国矿业更是断档10万位次!509分就能读211高校!今年这个情况,河南考生谁会想到呢?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百年不遇!各位友友你们觉得呢#高考名师团# #高考志愿填报# #学浪计划# #2022高考# #河南高考# #河南#

  • 金色岁月

    河南人自古不重视学习,分数不够考不上很正常。河南人心中的圣地是西安。网上骂着西安,现实中却掀起新一轮西迁高潮。十年间约有200多万河南在西安买房、工作、学习、生活。

  • 风华绝代

    具体原因不详。根据网上與情分析,似乎有针对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网暴风潮,一开始是与这两所高校比较接近的学校拥趸的贬低与抹黑,然后带节奏影响到全网。武大与华科与武汉这座城市一样,这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哪哪都有他们的存在,都有他们的身影,不管哪个平台,哪个新闻眼(城市发展科教发展),哪个榜单,都有他们显赫的存在,结果总是成为话题热点,其中也伴随着争议(发展水平接近的城市以至高校就不谈定了,网民就开始互喷),这也应了“名人”是非多,妖魔化的倾向也就形成,这也可能影响考生的选择。本来大学就应该是兼容并包、有容乃大,大学不应该怕社会评头论足,也有自我批评、自嘲自黑的勇气和风度(或幽默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永远出大师,不断出成就。武大与华科做的很好,在嫉妒中、在质疑中、在嘲笑中(所谓武大武二,5152),不管不顾,不恼不恨,砥砺前行,勇往直前。只是网上这股歪风不可长也。

  • 沉稳前行

    河南大学把河南考生的分数提高到和北大,清华一样的录取分数线就不会遇冷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