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做考研1000题许多大题不会而且感觉有些难?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你是做考研政治1000题还是考研数学张宇1000题呢?
如果是考研政治1000题的大题不太会的话,可能是知识点还没有背透,也不需要太慌张,毕竟肖四肖八才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如果是张宇数学1000题的大题不会,那很正常不过,张宇的1000题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因为题目大都是偏题怪题,为了难而难,考研一般是不会这么考的。
最后,祝今年成功上岸,也祝我成功上岸?
有研宝问只做660题够不够用,也问我660题的难度是不是比880的基础题难。
我今天抽空说一下。市面上的主流练习册660题真是一股清流。。这是一本留做题空间的书。虽然但是,这空白留得很鸡肋。所有题目留白都是一样的,大多数题目写不够,当草稿也不够。基本按照一页3道题目编排。660看起来是一本书,实际上要是按照880,1000题,880题的编排模式,最多三十多页,是很薄的习题册。
1800,880,1000题的题量是660的2倍到3倍。题量大了,自然难题也多。可是题量实在是太大了。绝大多数同学660题做不明白。能掌握几百道题目,正确率达到90%以上是非常难的。可以找找目前所做的练习册错题什么的,不用太考虑做两三本习题册。660完全够用。但是如果没买660也不用换书去买。要学好数学,跟做好任何一件工作是一样的。不能频繁跳槽,换行当。
#考研数学# #考研# #考研加油#
考研经验分享!!!
现在已经4月了,不知道各位的考研进程怎么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也导致分数线也在急剧增加,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何成为成功过桥的人呢?
数学:在二二考研过程中,我全程用的是李永乐老师的题,1月~6月我用的是李永乐老师的基础篇,提高篇,还有660,可以说基础篇和提高篇上面的习题都是我一遍做过来的,能难到我的不多,但是660相对于我来说难道我的挺多?因为毕竟660他在整个强化阶段也是可以去学习的,在整个考研复习过程中,660你至少要刷两遍到三遍。7月~10月由于在经过基础篇复习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强化阶段复习起来相对简单一点,然后我用的依旧是金榜时代的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辅导讲义,还有相应的配套习题,例如330,不过这个阶段一定要把660上面的习题再做,因为就我个人来说,660上面的习题是特别经典的。11月~12月这就是冲刺阶段了,这个阶段就是要广泛进行大量练习的时候,尤其是真题,每一道真题都必须吃透去把握出题老师的命题点,切入方向,后期可以搭配相应的四套卷。
英语:英语阅读可以选择糖吃老师的课程,毕竟唐老师的阅读真的是一绝,在整个考研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和长难句,长难句我买的是GMAT的书去进行长难句的解析,单词可以选择一些APP,或者可以背练练有词。
政治:我的选择是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加上肖四,肖八,尤其是相似最后一个月一定要好好背,1000题一定要刷概念,我选择的是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在做题之前我把整本书大概读了两遍,因为我是文科生,在这之前都学过,只需要去回忆一下,各位小伙伴一定要多背,腿姐的强化课也特别不错,技巧性很强,也挺推荐各位的。
专业课:靠自己加油!!
风华不减
2022-09-26现在本科毕业学生考研成为了常态,1000万毕业生,几乎有500万人都去考研,为什么呢?我们社会提供的工作真的需要研究生来完成吗?不尽然,大多数学生考研,有的是真需要深造,有的是别人考,我不得不考。
1、有些学生是因为别人都考了,我不考,我的学历就落后了,以后在工作单位中,评定职称,给岗位定级,优先考虑研究生,那我只能也跟着考研究生。在某些高校,学校的辅导员都是博士生了,内卷不?有压力不,你不仅要考研,而且考博都不一定能走向教学岗位。
2、有些学生考研是因为工作难找。本科不好找工作,以为学历提高了,就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了,但实际上,大家如果都这么想,你会发现,等你研究生毕业之后,和你竞争同一岗位的,还是那些在本科毕业之后那批人,那你说,这卷的有意思吗?当社会的岗位提供不了那么多,大家只能咬牙卷,有些人无奈,开始送外卖,据称有6万研究生毕业之后去送了外卖,本来高中生都能做的事情,多读了7年书,也去送外卖,不值得。
当然,同样是送外卖,研究生和高中生可能真不一样,高中生是干不了其他工作可能去送外卖,研究生可能是送外卖收入高去送外卖,就是这个道理,我说的是没错的。但是,花了7年的时间读书难道就是为了送外卖?
3、高校研究生扩招也是研究生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只有部分高校能培养研究生,现在大部分高校都能培养研究生,很多高校都在争取硕士点、博士点,这导致研究生考研的门槛是稍微降低了些,也是导致研究生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
4、有些同学考研是为了开阔视野。比如,从小城市考到大城市,从不知名学校考到知名学校等等。这都无可厚非。
5、有些同学考研是真正的喜欢科研,真的想深入进行研究,这一部分一定要考,考上一个好学校,找一个好的导师,视野和接触到的资源都是很丰富的,对以后的发展一定是很好的。
到底应该不应该考研,是不是一定要考研?我认为应该看自己的志向。
如果对科研感兴趣,那一定要考研,研究生是进行深造的有效途径,读完研究生,再去读博士,以后踏踏实实搞科研。
如果是为了以后好就业,那要看自己的专业,有些专业,不仅本科内卷,研究生一样内卷,对于这样的专业,即使考上研究生了,读下来还是难就业,这只是把危机稍微延后了一些!如果考研的话,可以换一个专业!
有些专业,如果是以实践为主,那就不要考研究生,早点去从事实践工作。
不能因为内卷,就否定考研的价值,也不能因为有研究生送外卖,就否定研究生的价值,但是,不能因为别人都考研,我就必须考研,这是很个性化的事情,不一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