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有什么关于书法的理论书籍之类的?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好书分享 |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 先文后墨,读书法故事与理论 #读书# #书籍# #阅读的温度#
·
[玫瑰][玫瑰][玫瑰]
·
书名:《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作者:熊秉明
·
这本书是中国书法理论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
熊秉明先生旅居法国五十几年,集哲学、文学、雕塑、绘画、书法之修养于一身,学贯中西,无论是对人生哲学的体悟,还是对艺术创作的实践,都融合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
古代书论语言“笼统含糊”,熊秉明利用西方概念来改造传统书论中的语言,把自古以来的书法理论加以整理,提出六个大系统:喻物派、纯造形派、缘情派、伦理派、天然派与禅意派。
·
但他也强调了,“一个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并不是很容易地可以被归入这六类中的一类。因为中国人谈艺术不大肯局限在一个逻辑推论里,这是一个缺点,讲问题往往不透彻,但这也是一个优点,因为看得比较周全。”
·
经过他的提炼,书论立即变得清晰起来,如同在驳杂语句丛林中的醒目路标,对我们阅读书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
这本书通俗易懂,在轻松的文字中透着哲思和智慧,读起来感受非常美妙,完全没有书论的苦涩难啃。
·
书籍装帧舒适新颖,注释很人性的安排在段落旁边,排版很赞很高级。
·
熊秉明先生喜欢富有哲思,带有形而上学意味,同时又有生活气息的艺术。书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既日常又形而上的艺术。
·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我下面列出关于历朝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理论书籍,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
1.汉代书法理论:
东汉时期,开始出现了纯粹以书法成名的书法家,并且形成了流派与家学。书法家的只言片语都开始被世人珍藏,可以说,东汉时期的书法已经完全成为自觉的艺术门类了,书法理论的相关著作也开始大量出现。比如:崔瑗的《草书势》,赵壹的《非草书》,蔡邕的《笔势》,《九势》,《篆势》。这些理论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关于书法基础的相关内容,了解关于草书篆书的起源等知识。2.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古代书法理论的成熟时期。比汉朝更多,更广泛。这时的书论以字体的发展,风格演变与鉴赏以及书写技法等方面为主,展开论述。如:成公绥《隶书体》,王羲之《书论》,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袁昂《古今书评》,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庾肩吾《书品》等,这些书法理论文章对书法的综合研究有很大的价值,大家可以酌情参考。 3.隋唐时期的书法理论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书法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这个时期,名家众多,书学理论也是成绩斐然,在书学历史上地位很重要。这个时期的书法理论以崇尚法度为基本原则,承接了南北朝时期的书论风格,而提出自己的新意见,如:李嗣真《书后品》,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议》《书断》《文字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欧阳询的《用笔论》,虞世南《笔随论》,褚遂良《右军书目》等,喜欢唐楷的朋友可以参考这些书籍。 4.宋元时期的书法理论
宋元时期的书法风格以尚意和复古为主要核心,其代表人物为苏黄米蔡,欧阳修,姜夔,赵孟和刘有定。比如欧阳修《试笔》,苏轼的《论书》,黄庭坚《论书》,米芾《海岳名言》,姜夔的《续书谱》,赵孟的《松雪斋书论》等。这些书籍可以为喜欢宋元书法的朋友们提供帮助。 5.明清时期的书法理论
明时期的书论继承了前朝书论比较多,没有太多的开拓。具有一定的反传统精神,比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项穆《书法雅言》。
清朝时期是古代学术的总结时期。对古代书学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且重新树立了篆书,隶书,魏碑的历史地位和美学价值。在审美观念上实现很大突破。比如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贴论》,康有为《广艺双舟辑》,刘煕载《艺概,书概》。喜欢金石和魏碑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些书籍。
金石大家胡小石先生学术专著《书艺概论》,纯理论书籍,适合对书法有一定研究的书友,不适合初学书法的书友。
教育
2022-09-23【潘茂生书法语录】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不是一个行当。
书法家只是写得好,不一定精通书法教学。
书法教学是一门特种职业技能。
书法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书法理论和实践经验,较高的功夫造诣,而且要有科学性、专业性的授课能力。
书法老师相当于医院的门诊专家,专门研究如何医治疑难杂症,解决实际问题。
书法专业,主要是研究书法文化相关的学术与专业问题的,将成为未来的书法家。
书法教育,是重点研究书法教学模式和书写技艺训练方法的,就业方向是中小学书法教师,或大学书法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