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新老师到校,请老教师提点教学建议,你的建议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新教师,你准备好了吗?
初为人师,前三年至五年是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是最为紧要的。许多年轻教师虽然考入教师行列,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做好入职前的准备,对教师这一行业的了解基本上处于自己的中学时代对教师的了解,真正对一个行业有了真实而切身的体验,你必须让自己的身心真正投入到这一行业,并且是发自内心的要养成自己的职业精神。
入职前的准备至少要包括:做一名教师的知识储备;做一名教师的思想准备;做一名教师的心理准备;做一名教师的职业能力准备;适应环境的心态准备等。
一、要做一名永不满足的教师,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说实在的,大学学的那些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何况在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加上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现在的教育与教学,不是教师一桶水与学生一杯水的关系,而是需要新教师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带领学生去开源。做一个与学生、与学校、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教师,就需要新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知识的动态发展性,做到与时俱进,永不满足,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学生在课堂上共享知识价值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要做一名甘为奉献的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教师职业看起来很风光,其实当下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很多要求,这些要求并不是单纯针对教师这一行业来讲的。新教师不能简单地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更应该从思想上深刻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追求,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当作自己的一辈子的职业追求,才能真正理解“教师”这个词的深刻含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自己的“道”要正,“道”要至,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走得通达。
三、要做好入职前的心理准备,不断磨砺自己的心理素质
教师每天要面对的学生、课堂都是新的,不要用自己的固化思维和心理定势去看待学生和课堂中发生的事情。教育教学是复杂的,每一个教育教学事件都蕴含着无尽的内涵,教师职业是辛苦的,甚至是繁重的,尽管在有些人心中看起来是简单的。教育教学必须是用心,“教师”这个名称不能带给学生力量,你的行为就是你的力量。有一句话说的好:“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四、做好一名教师职业能力准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不是一天形成的,要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和反思揣摩,历经不断地磨砺才能形成。这个过程,不是轻轻松松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任何一名新教师认为做教师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时,他极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最佳发展机会。即使是常规教学活动的中的备课,也要看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中,“备”的每一个环节都大有学习和研究的价值。学生课堂的“无限生成”更考验一名教师的课堂智慧,即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设置,怎么问?问什么?问的对象该是谁?问的价值指向是什么?如果能深入思考这些问题,都有无限研究的乐趣。
五、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环境,积极利用可利用的一切资源
新教师入职以后,要尽快调整心态适应学校的环境。要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尽快摆脱自己身上的“学生味”,积极主动熟悉教研组中的教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征求老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教研组的老师搞好人际关系,尽快适应教研组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做到一切资源为我所用,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了以上准备,新教师才能在事业的征途上扬帆起航。
我的建议有几点:
一是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常规,认真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等,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积累经验。
二是找一个同学科的德高望众、教艺精斟的老教师,拜他为师,平时多听课,多请教,在工作上也可以给他打打下手,争取他的指导和帮助。
三是积极参加备课组、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多参与课题研究,有外出听课、作课比赛等积极报名参加。
四、现在很多学校提倡教学改革,作为刚入校门的新教师,可能敢闯敢干,也有不少新思路新理念,但不建议进行什么教学改革实验,还是先把教学基本功练扎实,等积累经验、摸清教学规律后再参与改革也不迟。
另外在生活中也要做到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关爱学生,争取尽早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不仅是新上讲台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对每位教师都是个永恒的题目。 今年我已经是一个有着20年教龄的教师,如何当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一直都是我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所不断追求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校、爱生。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结合自己的岗位和教学实际,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培育好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使他们成才,成人,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实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爱业,爱业也就是敬业。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是每个学生都应充分享受的权力,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孩子,我也有孩子,也许是因为我做了母亲,我特别能体会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差而去放弃,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孩子不断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人民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首先,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的理念等,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学习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比如象为救护学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小学教师殷雪梅;为捐助贫困失学儿童而劳累过度身患重病的艺人丛飞;优秀的共产党员张斌、雷燕等,把他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再有,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滋润自己的心田,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积极参加各项业务活动,吸收新的信息,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科研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吸引学生喜欢学习我所教的课程。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不教死书,死教书,不能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要更新观念。
四、教师要学会寻求自己的幸福感。 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在平淡无奇的教学生涯中学会找寻自己的幸福感。教师中也不乏那些一切向前看的老师,一旦有一天他的物质天平失去了平衡,那么他的工作也终将会受到牵连。也许你在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付出了许多,这说明你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好老师。但如果因为付出了辛劳而追求或奢望获得额外的回报,那你就需要端正一下自己的态度。教书育人本来就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你只是在完成你的本职工作而已。 许多老教师说,这样的时刻他们是最幸福的:几十年后,当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为社会作出贡献,回到母校,拜访老师,回顾当初老师指引的为人为学的道路,感到使他一生受益,他们的成就也有老师们的一份劳动在其中。过去人们常把老师比做红烛,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未免有点悲怆,但这也恰是老师的劳动成果和幸福所在,因为他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照亮了别人,为社会作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贡献,他受到了社会和别人的肯定和尊敬,这样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是物质财富难以比拟的。
五、好老师还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好老师应该有着开阔的胸怀,勇于接受各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等等。做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对于一个年轻老师来说更是认识肤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迈进一步。毛蓓蕾老师临终前嘱咐: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教育事业,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估计错了,估计少了,估计小了。孩子们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他们的事在老师心中应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做好了我们会感觉活的很有意义。我想这大概就是好老师典范吧。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
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给你提如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说教育教学,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更要对得起国家给你的报酬,也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二是学会为人处事,这个很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不仅要和同事处好关系,而且和领导处好关系。和领导处关系,这个就学问大了,不是一般人能够学会的。需要你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人前一面,人后一面。否则,你在这个学校即使你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评优、晋级、加薪……这些好事永远也轮不到你。当然也不是绝对,也有个例。最后再说一点,机会稍纵即逝,要抓住每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尽量去争取,不要瞻前顾后、瞧左望右。脸皮要厚一点,杀伐果断,才能赢得最后胜利!
少说话多做事。
老师这个群体里,超凡脱俗的人不多;恨人有笑人无,嫌贫爱富的趋炎附势的人也有不少。言多必失,何必招人嫉恨或引人中伤。
但老师好为人师是一定的啦,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不明之处,多请教是没问题的,一般都会得到有指导意义的有实效的经验之谈。
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无论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还是有较好教学成绩的老师,都一定有他们的独到之处,这是必须借鉴学习的地方。
但老师大多不欢迎别人随意在他们课堂旁听,比较影响自己在课堂上的发挥;更反感突然袭击地不请自来地听课,比较让人措手不及。
老师都是比较自我的人,说上句惯了,上述情形完全可能拉下脸来,拒绝别人进入自己的课堂。所以要珍惜学校组织的听公开课的机会。
有公开课就去听,听同科的公开课学习如何教学,听其他科的公开课学习如何调控课堂,如何起承转合启发式教学。
但不要刻意模仿其他老师的言行,因为无论是嬉笑怒骂还是不怒自威都是有底气支撑的,都是和老师个人性格相吻合的,多年教学实践自然形成的个性化特色教学。
一味模仿,装是很累的,不能持久,更不能随机应变应对随时突发的课堂事件。要从自己的真性情出发,孩子虽小但不傻,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对学生同样是少说多做,学生对新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老师,既新奇又喜欢。但小孩子处事是没深没浅的,有时难免有戏谑。所以和学生不要太过熟稔的打成一片,因为你还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学生的没大没小的放肆。有时难免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
而学生一旦失去对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感和敬畏感,老师再想翻盘,是很不容易的。其他同事的非议也是难免的。
还是那句话,学生虽小但不傻,他们自有他们的分析和判断,所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保持师道尊严的同时,用真心换取真心,用公正的心去对待学生,足矣。
明确自己的职责,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全方位情况,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再读教育学心理学,这是做合格教师的基础!
新老师要上好第一节课的要领有很多,教案、板书、肢体语言、互动、课件。只谈教案,师范生都学过教学法,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像影视编剧一样,要把课文分割成分镜头,按开场白、引言、分段、对话、引导,最后点题总结,布置课外作业。一篇好的课文教学方案,就为上好一堂课打下了基础,不要轻易用课件来制作教案。
教育
2022-09-23我的建议有:
一是服从领导分配,要尊敬领导,团结同事。
二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要有爱心,爱护每个孩子。
三是工作中要虚心学习,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优秀的年轻教师学习。
四是加强自身修养,多读书,提升内涵;多学习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五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做到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