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你能推荐几款补习文化知识的书籍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伴随毛主席一生的书,隨园诗话。细细研读,终身得益。。。
真正的学霸,暑假都读什么书?10种需求的学生,推荐书单
一、为考试而读的书
1、 三国演义
2、 红楼梦。
3、 呐喊。
4、 边城
5、 四世同堂。
6、 红岩
7、 平凡的世界
8、 雷雨
9、 欧也妮.葛朗台
10、巴黎圣母院
11、老人与海
12、 论语
二、为提高记叙文写作技巧
1、 杨朔散文选
2、 周国平散文
3、 鲍尔吉.原野作品
4、 林清玄散文
5、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笔记
6、 季羡林谈人生
7、 冯骥才:俗世奇人
8、 汪曾祺短篇小说精选
三、对文学没有兴趣,但希望自己涨知识
1、 余秋雨的 寻觅中华,千年一叹
2、 金性尧的 饮河录
3、 黄裳的 妆台杂记
4、 王梓坤的 科学发现纵横谈
5、 杂志类:读者,青年文摘,生活周刊,国家地理,中国青年报,作家文摘
四、对文学有浓厚兴趣
1、 史记(中学生可从本纪、世家、列传开始读)
2、 汉书
3、 其他:容斋随笔、雪涛小说、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五、如果你已经有一定文学积淀,可以自己选学术一点的书去读:比如:
1、 鲁迅:最是鲁迅应该读,《孩子应该读的鲁迅》《鲁迅的精神世界》《搏击暗夜:鲁迅传》
2、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精神,民族与文化,中国文化史导论
六、如果你胸怀大志,不限于语文这门学科,可以读
1、 王逸舟的:国际政治概论
2、 大国外交
3、 西方的没落
4、 激荡三十年
5、 牛奶可乐经济学
七、如果你喜欢诗词
1、 唐诗三百首
2、 唐诗三百首续选祥注
3、 宋词三百首
八、喜欢小说的
1、 盗墓笔记
2、 金庸的
九、忙着补课时间不多的
1、 十万个为什么
2、 九章算术
十、暑假旅游的地方
1、 去湖南的读:沈从文的边城,陈渠珍的艽野尘梦
2、 去西藏的:姚敏的不负如来不负卿
3、 去山海关的读:海子的诗,戴逸的简明清史
4、 去西安的:陈忠实的白鹿原
以上书单,不是哪一本必读,根据自己兴趣和需求,每天读一点,想一会,有必要的话,再写点东西。
关注@吴凤琴老师 抖音号搜:雍万峰老师
四书五经值得看
我推荐一夲伴随毛主席一生的书,隨园诗话。细细硏读,终身得益!
李岗著 跨文明对话书系: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吴予敏 传播与文化研究
龚师鹏《文化符号学》
人民日报推荐的10套适合6-12岁孩子看的好书。?家长收藏好!趁着十一小长假陪孩子读起来,帮助提升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以至于孩子没有多余的空闲时间进行阅读。
?不可否认,孩子多方位发展的重要性。
?但小学阶段是阅读能力长足发展的黄金期。抓住小学6年黄金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孩子未来的学业竞争中有很大的作用。
?随着中高考的改革,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教育部最新统一编写的部编本语文教材里,对阅读在数量、广度、深度上则“把阅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直言:在未来,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分数,如果阅读能力不过关,连卷子都做不完,考试就会吃大亏。
?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而且,大量阅读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语文成绩提高。它还能帮助提升孩子这几方面的能力。
❤拓宽孩子的视野和知识储备。
博览群书的孩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经典书目中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能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拓宽孩子的视野,孩子可以在阅读中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知识。
当孩子有机会去一个地方的时候,他对此地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有深意、更有己见。
❤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想要做到出口成章,奋笔疾书,阅读是最重要、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
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孩子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提升作文的层次。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阅读的书中复杂的论证和情节,孩子在边读边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阅读很重要,选择一本好书更重要,一本好书对孩子的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业不如初高中那么繁重,空余时间也更多。
所以,抓住小学6年孩子的阅读黄金期,让孩子从海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中,涉猎白百科常识书籍,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
?如果不知道如何给孩子选书,可以参考人民日报推荐的这10套小学生书目,收藏起来,照着买。趁着假期陪孩子读起来。#儿童书单# #教育微头条#
真的推荐不了。因为,我不会一本正经的去看书。印象深刻的也就是西游记了,到现在还没彻底的读懂它。真的帮不了你。
谢邀。
儒释道三家之经典。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这9本书涵盖了儒释道三家的内容,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也是钱穆先生重点推荐的必读书籍,而且这9本书都有一个特点,一章一节甚至一句话自成体系,如果没时间通篇阅读,就利用碎片时间读上一条一句也能获益良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多了不说了!《二十四史》
昨天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我们班一位同学,疯狂收藏了我二十多个电子书单标签?️大有程门立雪的架势? 还告诉我,请了一位布朗大学艺术史系的老爷爷,补习英文和西方艺术史。
放学别走,这里还有一份“中国美术史”入门书单?
巫鸿在回忆录《豹迹》里写,在哈佛跟随张光直先生读博时,学到的方法论:一是研究对象的历史,另一个是我们自身从属的学术史。
读书而言,要读学术史上的重要著作,读书中书,人中人。
对我而言,巫鸿老师是灯塔;故宫余辉老师是扫地僧;北大考古系的齐东方教授,是可以一起取经探宝的孙行者;已故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是永远的青春之友。
1️⃣《中国绘画·远古至唐》是《中国绘画三千年》的一部分,三十年前旧作重修,在考古美术的视角下,墓葬、壁画、卷轴画,被重新激活,还原在历史的原境里,带我们领略一个有一个“未曾讲述的故事”。
2️⃣ 《武梁祠》是巫鸿的博士论文,是他实践自己研究方法论的试金石。巫鸿在自述里说:“我采用了一个不同的方法,把武梁祠作为一个整体作品来谈,进而探讨图像背后呈现的思想含义,与当时的历史、政治、学术、儒家思想联系起来,还涉及到当时的礼仪和道德观。”
3️⃣ 如果《武梁祠》是巫鸿实践自己整体研究方法的开始,那今年出版《空间的敦煌》,证明这套全新的研究模式,成熟了。对美术史的讲述,不以断代线性进化,而是打开“空间”,去接近创造艺术和其间生活的人。人,是艺术的中心。
4️⃣5️⃣6️⃣ 巫鸿老师打开的是学术方法论和跨学科整体视野。那么,故宫的余辉老师,更像一个绵密深情的的扫地僧。《了不起的中国画》、《故宫藏画的故事》,以为余辉老师拿的是扫把,横扫一下历代名画,实际阅读中好多次莫名落泪,他拿的是绣花针,丝丝密密,扎着一颗家国情怀的中国心。风趣高古,动人心弦。初学看中国画,最推荐余辉老师的几本书。
7️⃣ 《撒马尔罕的金桃》,薛爱华这本书大名鼎鼎。外国人写中国的书,最好的一点是逻辑清晰,而且有一层隔了一个月亮般的透明纱绢,在文献、想象、与激情间,梦回一个遥远异国的大唐。
《艺术中的东方与西方》,一个太大的课题,这本书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论文集。
《卡地亚家族传》的译者告诉我,2018年Chaumet在日本的展,日本学者撰写了明治以来日本艺术对欧洲的影响,在珠宝这条线上讲文化交融的故事。而故宫的展览,只在藏品对照,和Royal 权利的再现。
这给了我极大的刺激。中国的珠宝学者,不能只停留在研究西方,要把东西方这条线串起来。
8️⃣9️⃣ 最初读北大考古系齐东方教授的书,是讲述何家村出土文物的《花舞大唐春》。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金银器的研究,《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金银器卷》,推开了一扇接近东西方珠宝源流的时间之门。
《我在考古现场》是一本好玩的书,考古最吸引人的,是一往情深、错位游荡,带着想象力入宝山,也许空手而归,也许有意想不到的发现。遗憾也是发现的一部分。
#读书##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四大名著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和研究。
沉稳风度
2022-09-21真不好推荐,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