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了解考研的具体知识?

想咨询一下关于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了解考研的具体知识?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考研信息搜集的渠道

    考研,有很多信息是公开的,同学们可以根据一些公开渠道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考研息。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这是研究生招生的官方网站,国家政策、各院校政策、考研常识、报名、调剂甚至是各个学校的详细信息都在这里

    2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网:

    可以找到包括:学校简介、招生信息、招生简章以及咨询联系等。还有最重要的专业课参考书和报录比信息都在这儿且唯一来源就是这儿。

    当然,我们考研的同学肯定会说这些报录比很难查到,因为很多学校并不会公布自己的报录比数据。这里就教大家一个技能,你可根据去年的拟录取名单为参考,同时结合今年的招生目录(一般是9月份出来)、推免公示(一般是11月中出来)、报名人数统计表(一般是12月中出来)推导出报录比数据。虽然多了两个步骤,但是数据绝对权威靠谱不掺水。

    3、招生院校的公众平台

    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有本校的论坛,贴吧、微博、院校的很多信息都有公布。例如:专业目录、参考书目、专业课真题或者怎样得到专业课真题、专业招生的消息、复习攻略、导师的个人信息、师哥师姐的信息及复试攻略等。

    如果能认识院校的学长学姐那是最好了,可以通过师哥师姐、同学、朋友、尽可能找到所要报考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向他们请教、咨询相关信息,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4论坛类:

    包括一些目标院校的论坛社区、硕博士的学术科研互动社区(靠谱),还有一些论坛的考研资料下载页面等渠道。这些资料会比较杂,需要仔细甄别。医学考研同学可以参见蓝基因app论坛众多研友分享讨论方法、经验、知识。

    5知乎、微信

    这些平台集中了很多经验贴,尤其是知乎,公共课怎么备考有很多很详细的回答,但是经验帖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借鉴,不能迷信经验帖。

    此外,微信搜索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大家可以在搜索栏里根据关键字搜素微信文章和公众号,经常会有一些很干货的东西。

    6、辅导培训机构的公众号、软件app、视频等

    很多辅导培训机构为服务广大考生都会为考生提供考研资讯、考研咨询、考研答疑、考研知识分享等。像蓝基因医考医学考研app就设置了考研名师答疑、复试调剂经验分享、历年真题库以及视频课程等,还有论坛版块大家可以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随着媒体的高度发达,考研辅导书、预测题试卷中视频的辅助学习更为直观,视频学习可以增加考生感官刺激,多样形式的学习,更利于知识的吸收。

    7、和考研战友同学多交流

    经常跟同学互通有无不仅可以巩固关系,更能在复习资料及专业课的复习上得到帮助。有些同学可能喜欢闭门造车。但就普遍来看,往往是热心分享的同学最后能有不错的结果,保守和封闭对自己是弊大于利的。

    注意事项 

    专业课程的目录每年都会发生变化,需要不断关注变化。


    仅供参考

  • 教育

    考研信息资源按其透明程度,可分为公开信息和不公开信息。公开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传布,可以轻易获取,包括国家考研政策、招生单位特殊规定、专业目录、各单位招生简章、考研辅导机构的辅导信息等。不公开信息不对外公开宣传,如招生单位的破格录取信息、录取过程中的调剂信息、新生公费和自费比例等。

      招生专业目录是报考的依据,近几年考研改革,专业增加量大,要特别注意;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在每年6月底至9月初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索购目录、确定报考方向。学校信息、导师信息、考试成绩信息可经常浏览报考学校的网站或与导师联系、与师兄(姐)联系、电话查询等。对于录取调剂信息,虽然多数人用不上,但对于那些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如果提前一点知晓某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一生命运或许就此改变。

      获悉考研信息资源的渠道是多样的。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是最便捷的渠道,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政策一般都要通过以上媒体正式公布,例如《光明日报》每年第四季度都会刊登招生广告。现在网络盛行,也出现了一些专业机构和个人爱好者开办的专门网站,虽说许多质量并不高,但有条件上去转转还是有用的。招生单位是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包括研招办、准备报考的院系以及导师,他们往往会带给你一些关于考试范围、录取情况等方面的更为权威、切实的指导信息。运用这样的渠道要特别注意礼貌,不要招人烦感。人际关系是辅助性渠道,例如刚刚考取某校该专业的研究生师兄(姐)、专业导师等。为确保信息准确,可以多咨询几位。出于胜利后的喜悦本能和人类本真的热情,即便素昧平生,这些师兄(姐)们也会一派古道热肠,鼎力相助的,让你会感到这世界特美好。不过,若有个别人不够热心,切不可强人所难,影响人家的生活,否则甚至祸及自身。其他如模拟试题以及命题思路信息、权威的考研辅导班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现在谈谈复试问题。随着研究生考试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学校自行组织的复试已成为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复试是考生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的最好时机,复试发挥出色,也可以弥补先前初试时成绩上的一些不足。特别是实行统考后,加大了复试所占的比例,多者占50%以上,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绝不可掉以轻心。

      复试通常包括专业课复试、外语复试和面试。专业课复试同初试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题目更灵活,更容易应付;同等学力考生一般还要加试两门专业课,初试完后应问清情况抓紧投入复习,做到胸有成竹,准备充分;外语复试分笔试和口试,笔试具有复查性质,虽不必发挥到极致,但不能考得成绩太差,否则有替考嫌疑,可能会被刷掉;口试主要考查听说能力,只要感觉上线的把握比较大,就可以开始温习自己的听力和口语,做到能用外语流利地介绍自己、与考官进行日常用语的对话,个别情况下也会涉及一些专业性的问题。面试时,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报考导师的研究内容,通常复试的考官都是各专业里最权威的老师,一般会问到一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你所报考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同时考查考生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素质,看是否善于思考、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不要给人以墨守成规或油嘴滑舌的感觉,所以,事先要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心路设计。切记,千万不要迟到,甚至延误面试时间。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人。对于研究生考试,只要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复习策略准备到位,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保证,就一定能取得相对理想的成绩,实现既定的考研目标。

      考研搜集信息途径有哪些

      首先,网上信息。无疑,就是要通过网络。这是21世纪啊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电脑,都能上网。所以,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也要依靠网络。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如大家论坛、中国教育在线,以及各种网站的教育板块等,大家的可选择性非常高,所以这种论坛类是我们一定要在闲暇时候多浏览浏览的。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不要只读死书,死读书,信息的及时性,使我们一定要保持的。多在这些网站上看看别人分享的信息经验,多多交流也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

      其次,与虚拟的网络相对应的就是妥妥的现实。向学长学姐钱培探讨也是很好的方式哦。了解专业课、导师、预报院校等,与这些人沟通也是可以增长知识的哦,不要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学长学姐知道考研不易,所以能帮的大多数会帮忙的。2017年的考研学生就有这么一个积极的乐天派,积极去学校与学姐联系,交流心得,探讨经验甚至是专业课的探讨,对她考研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在与前辈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基本的礼貌,基本的人情世故也要懂,毕竟他们没有一定要与你交流的义务,同学们要灵活把握哦。

      大致的渠道也就这两种,如果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就太棒啦。一段路,再崎岖再难走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放弃的那一刻,你失去的不只是路,还有沿途的风景,还有那个最初的梦想...

      考研每天至少复习几个小时

      ▶十二个小时

      H师姐:现在想想真是太拼了,考研的时候从6月起每天5点起,6点到图书馆开始学习,10点闭馆回寝室,回去还会再温习一下当天看的内容、背背单词什么的,持续了近半年的时间,期间除了生病实在起不来,从来没中断过,当然每天学习的时候也要劳逸结合,肯定不是说这十多个小时一直在学,我的周期是2小时休息20分钟,后期主要是按考试时间来,3小时为一周期,确实挺累的,但是没办法,考名校嘛,必须得努力点。

      ▶九个小时

      G师姐:我是每天早上10点到图书馆,晚上9点闭馆走。因为我发现其实去的早了我也是睡,还不如在寝室睡够再去。这个因人而异吧,就算我天天要求自己早早去,学习效率肯定不如这样。所以还是适合最重要。保证精力充沛,才能学的更高效。而且因为去的比较晚,心里有负罪感,聊天啊睡觉啊其实都不敢了。

      ▶八个小时

      Y师哥:早九晚六吧,我妈说你这和上班似的,我是觉得学多久不重要,重点是怎么学。坐一天啥也学不到那也是白费。学习必须动脑,讲方法,我相信勤能补拙,但是能考上研究生的,尤其是考上名校研究生的人,应该没有太笨的吧!就算是真的笨,也千万别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

      ▶六个小时

      P师姐:因为是在职考的,时间真心难控制,好在工作不是很忙,而且到了最后俩月就辞职了,想着毕竟是个需要专注的事情,还是要有取舍。上班工作日中午能看一个小时,晚上7点能开始学吧,一般学到12点,周末时间长一点。但是毕竟工作了身不由己,一些必要的应酬也是逃不掉,只能尽可能地提高效率,报了班之后真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少走弯路吧!

      以上几位师哥师姐最终都顺利了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可见确实如他们所说,时间长短不是最重要,更要紧的是你是否充分利用好了每一分钟。考研复习可不是期末冲刺,熬一个通宵突击就能考过,必须是持续的、稳定的、高效的,因此赶紧调整状态,抓紧复习起来吧!

  • 秋水共长天

    考研备注,你应该最确切请教,大学里的学姐或者学长的经验教程。或者研究生辅导专业课程,报考指南,网络应该很透明的。

  • 金色回忆

    1.可以去你所报考的大学的研究生官网看招生简章

    2.问你的学长学姐

    3.网上搜索

    4咨询考研辅导班的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