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医学规培生是什么意思?,医学规培生是什么意思,医学院规培生是什么意思,口腔医学规培生是什么意思,专科医学规培生是什么意思,规培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定向规培生是什么意思,本科规培生是什么意思,专科规培生是什么意思,医院护理规培生是什么意思,医院研究生规培生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医学本科毕业后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这一类的医学毕业生就叫做医学规培生。
一般现在分两种路径:
先签医院,然后医院送你到有资格的医院进行规培。
自己毕业之后找一家招收规培生的医院进行规培,结束后再找工作。
通过第二种方式可以先考取研究生后,再找工作单位,这样将来的发展前途会更好一些。
拓展:
规培期间能考研么?
答:16年国家出台政策,医学考研专硕是四证合一,规陪、医师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四证合一,你如果在规陪期间,最多能考学硕,能不能考得看你规陪单位同意不同意了。
很多行业都开始了国庆中秋8天小长假,但医学行业却是例外。不管是医生、规培医生,还是医学生,他们都要面临着放假继续上班的问题,尤其是规培医生的位置最尴尬,因为规培医生的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医生,也可以说成“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学生”。
医生的工作性质规定了他们需要全年上班,但是医学生还是处在一个实习的阶段,他们实习还是需要交学费,并且没有任何的收入的,所以很多人期待着能够有个假期休息一下,哪怕是有时间回家看看爸妈也好。如果遇到一个比较人性化的带教老师,就会让回家,那简直可以开心好长一段时间,但是如果带教不给回家也是无可奈何的。
而医学规培生,很多人是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的,也是带证上班的。按理说也应该和医院正常员工一样,但是他们除了规培给的三年共3万块钱补助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了。虽然政策上说规培生也是和医院的职工福利、待遇一样,但是实行起来的时候就成了“你们还是学生,还是学习的阶段,不要谈待遇的问题。”但是因为规培医院基本上掌握着规培生是否能够顺利规培结业的命脉,所以很多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就像这个某医院的主任抱怨医学生、规培生想要放假期间请几天假,但是却得不到带教及主任的理解。不过好在评论区里面的言论并不认同那位主任的说法,反而支持医学生、规培生为了自己的权益而努力争取。
点石成金
2022-09-20突然翻到了别人8年前写的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价,现在回头看,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呢?
3年前(2011)出台并实施的'住院医师三年轮转计划'要培训的住院医生是廉价劳动力现今已是圈内圈外公认的说法。它和目前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何差别?最主要的差别是: 1. 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不能直接找工作,而是要在少数几家医院进行三年到五年的住院医师轮转计划。2. 轮转期间劳动关系不在实际劳动的医院,而在卫生局。3. 轮转结束后,原则上不留在这些医院,而是取得一张住院 医师培训合格证书,自行再找工作。 4.轮转期间,劳动关系特殊,不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而是'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关系。不能享受本院职工同等待遇,每月收入1600 元。中国的改革常常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场标榜标准与国外接轨的住院医师培训,当事人的待遇却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国情!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剥削!',在每一个有医学生的网站就能随处看到这样的话语。医院需要大量年轻的医生从事一些基本工作,如书写病历等,但医院又不愿意付那么多钱,因为编制永远是留给少数人群的,所以这个'美妙'的制度便营运而生了。它给医院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而且医院可以不用负担什么责任,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福利可言,大部分是签合同,没有什么保障。这样,医患矛盾转嫁到了小医生的身上,讨好了病人,讨好了医院领导。小医生是没有权利,没有声音的。每个月1600元的收入,是全国规培医生的平均收入标准,而且大部分地区只会比这低,据我在天津的同学说,那边的规培生每月才1000元,这样的收入在大城市怎么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更别说买房、结婚了。 制定这些制度的人,家里没有正在医学院校就读的孩子吧?你们会让自己的孩子五年大学毕业甚至是八年硕士毕业后,还在医院规培3年后再重新找工作吗? 制定这些制度的人,打着“让所有患者接收到更公平、更专业的医疗服务”的旗号,让昔日风华正茂的医学生,而今变成了满城愤青!你们以为这些刚毕业的孩子都是愚民、看不出这个'住院医生三年轮转计划'的本质吗?所谓住院医生'三年轮转计划'的政策,其实是打着'三年轮转'的幌子,企图为三级医院赚取廉价劳动力,又不给医院和卫生部门增添'包袱'的完美计划。表面上是为了培养住院医生,其核心是让本该拥有劳动单位地住院医生在低质量地服三年苦力之后让你走人,自己找工作。因为如果重点是为了三年轮转,为什么要花大量篇幅指出劳动关系不在医院,而在卫生局?如果出发点是为了培养,为什么不在签约以后送到指定医院培养?或者以学分形式进行考核培训?住院医师制度没有真正起到培训的目的。住院医师在这里只是一个管床的人,一个写病历的人,一个开化验单的人。原因很简单住院医生不是医院的正式职工,不隶属于任何科室,以后也很可能不会留在培训的医院工作,所以科室老师很难尽心尽力的去履行培训的责任,他们不会真正培训你核心的技术,很多的培训都是形式化的,只要能让你成为他的高级助手就行。在三年轮转期间,规培生既不属于医院职工,也不属于大学,更不属于某一位教授的研究生,自生自灭,典型的黑户口,等着你的只有写不完的病历,拉不完的黑钩,加不完的班,还有无穷无尽的考试! 谈谈这项改革所谓的“最大受益者”吧,也就是患者。患者真的受益了吗?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规范化培训制度继续实施下去的结果,一,刚毕业的医学生有一部分会选择其他职业,而这部分学生,不是家里有关系的,就是自身能力比较强的;二,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会越来越少,综合性大学会继续采取调剂的方法来填补无人愿意学医的黑洞,医学院学生的质量将进一步下降,这个行业将不会有精英加入。单从这两点来分析,二十年后的医院里的医生,只会是三种人:一,没有条件和能力转行,被迫接受培训的规培生;二,本身就不想从医但是高考时因考分不够被调剂的医学生;三,热爱医学事业、愿为医学事业献身、熬过了三年规范化培训的规培生(我相信这样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如果这个培训制度继续执行,以后的医生将以第一、二种人为主,大家觉得医疗质量能提高吗?还有,这些饱受剥削的规培生成了有处方权的医生后,为了能赶紧买房、买车,弥补以往的损失,只能剥削病人,因为他剥削不了国家和政府。如此一来,患者从何受益? 最后再来说说这场改革的最大受害者,就是准备从医的医学生们。他们中的大多数经过了5年、7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求学生涯,家庭和个人的付出有目共睹。读了这么多年,赚钱本就比同龄人来得晚,而这个制度更是让医学生们绝望,三年培训,培训后还不是一定能留下来,损失有多大?多数人,到了而立之年什么都没有,而且三年后依然什么也没有,而且三年间可能最基本的东西都难以保障。这是谁的错?我告诉你们,错就错在你们在当下选择了医生这个崇高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