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高中学音乐专业能考些什么样的大学?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什么影响?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高中艺考生体育生不一定是上大学的捷径。
目前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学习一般就走特长生,不可否认每年都有大量特长生通过这条路子不如了大学校门。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走特长生并不是坦途,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不确定性。
众所周知,艺考生体育生都要通过专业测试,拿到合格证后方可报考,而每年艺考生体育生通过前期的考核测试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的人能拿到特长生合格证参加高考,而这三分之二的考生中几乎只有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通过文化课考试成绩合格才能被大专院校录取,更多的学生被挡在了大学校门之外。
每年艺考生都要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又分为联考和独立考试两种类型。所谓联考就是多所高校委托考生本省的教委组织专业考试,也就是每个省组织的联合性专业考试能够被多所录取院校的专业认可,这类专业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影视表演、播音主持、电视编导等专业类别,通过本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考试且成绩合格,部分的学生可以拿到一个或几个不同高校的艺考专业合格证,通常情况这个合格证的发放比例是录取院校在招生省份名额的三到五倍,也就是如果这个学校在某省招十个人,发放的专业合格证基本在三十到五十个之间,之所以发这么多的专业合格证,是因为拿到专业合格证的考生参加高考文化考试后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文化课达不到本省艺考录取分数线,这样一来即便考生拿到专业合格证也无法被大学录取,所以各招生高校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要按照三倍至五倍的招生名额发放专业合格证,确保当年的招生计划能够全面完成,这就是艺考的联考。联考的好处是考生相对省劲,一次考试通过全省排名,结合准备报考院校的标准,只要专业成绩合格,有的考生就拿到一个或多个艺术院校的专业合格证,未来录取几率比较大,只要高考文化课合格,专业院校基本上按专业成绩开始录取考生,也有一部分院校会根据高考文化课成绩高低录取已经拿到专业合格证的学生,所以这个问题是两种不同的类型,家长和考生必须注意,一定要了解报考院校对录取原则,如果过文化课成绩不错,那就在填志愿时优先填报对文化课要求高的院校,孩子的录取几率会大大高于其他考生。相反,如果专业成绩好,但是文化课一般的考生,就要多考虑对文化课达省线即可,之后按专业课成绩由高至低录取的院校,这样这类孩子的成功率会大幅提高,到了专业院校专业成绩也会进步很快。
另外一种就是由于院校专业性很强,非常重视专业课成绩,这类院校一般会单独由本校组织专业考试,这些高校都是国内一流的专业院校,比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为了保证专业能力,这类高校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单独组织专业考试。一般这类考试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划片进行专业考试,比如说华北地区靠近北京附近一些省份,招生院校会规定出时间统一在北京参加专业考试,华中、华南等地学校会组织专业老师到地区某一省份异地考试,这类情况比较复杂,大类专业相对好说,小众专业的考生或许会占便宜也可能会吃亏,原因是招生院校虽然组织了专家团队来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不一定考生所学专业都能遇到同专业的老师考核考生,比如说某省考生所学专业是低音提琴,但是今年参加的评委老师中多为声乐、键盘、打击乐,虽然也有弦乐老师当评委但是这位老师是小提琴专业老师,这些评为在考试中会遇到一个难题,对低音提琴的考试曲目不一定很熟悉,所以这个考生很可能能力很不错,但是因为没有本专业的评委老师当评委,如果评委老师手松一点可能就拿到合格证了,如果打分手紧一点这个考生可能就与今年的艺考合格证无缘了,所以说这是尺度真的很难控制,决定考生命运的就在那么笔起笔落之间,对于考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美术基本大概率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此类问题主要集中在音乐类的艺考生当中。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下体育生的专业考试,体育生考试情况和美术生的情况更简单,只要你成家考前,跑得比人快、跳得比人高、扔得比人远、扣得比人狠基本上都能获得专业测试合格证,原因很简单,体育成绩好量化,成绩一目了然。但是体育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身体条件符合项目要求,还要每天进行专业锻炼,只要别人比你强一点,那么别人有机会录取,你就可能被拒之门外了。
很多情况以为文化课成绩不靠谱就走艺考生这条路,因为艺考生文化成绩会降低一百分甚至更多,殊不知特长生的道路并不好走,体育生还好一点,但是考生身体条件必须符合报考专业的发展需求,舞蹈生也是从小练上来的也在这个范畴,而音乐类、影视类、编导类的考生就不会有这么幸运,他们的专业课多数是从高中起步的,考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专业课上,小课花费高自不必说,关键是这类考生数量惊人,获取专业合格证的存在相当的风险,艺考之路并不想人们想象那么简单。
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体育考生邹东旭考取了今年湖北省体育生第一名。他综合成绩628分,其中高考成绩567分,体育专业素质测试459分。可谁能想到邹东旭在刚步入高中时,是以一名音乐生的身份入校的。
邹东旭从小喜欢音乐,学习了钢琴和吉他多种乐器。为了能够更好的继续学习音乐,他考取了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这所以体育和艺术为特色的高中。
步入高中后,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后,邹东旭觉得自己在音乐方面还是有欠缺,并没有那种特别的天赋,即便努力学习将来也考不上特别好的学习。
经过一系列思考后,邹东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在高二的时候转为美术生。他当时的目标就是高考考取一所综合性的211大学。
可是邹东旭在进行完美术集训后,他发现自己的水平无法拿到清华美院的校考合格证,再加上当时的联考成绩也不理想,于是邹东旭又回到了学校。
此时离高考越来越近,邹东旭心里十分的失落。但是邹东旭很快从失落中走了出来,他再次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最后一年练习体育,以体育生的身份参加高考。
对于邹东旭的这个决定,家人还是很支持的,他当初选择这所学校就是为了将来可以考取更好的大学。再加上邹东旭的文化课一直也比较好,所以无论是体音美哪一方面,他都有底气。
在最后一年的刻苦训练中,邹东旭在加强体育练习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文化课的学习,最终考取了湖北省体育生第一名,可以自由选择湖北省招录体育专业的院校。
可以说,邹东旭是弯道超车的一个很好的案例。怎样实现弯道超车是很重要的,弯道超车超的好,可以助力孩子实现梦想。
“弯道超车”不是给任何人找到一条捷径,而是探索另一条可以通向“罗马”的道路,给孩子的未来做出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怎样理解和看待弯道超车,让孩子最后实现逆袭,这在吉田老师的新书《陪孩子弯道超车》里面有详细的解读。弯道超车的本质是好好利用孩子的“特长”,以此来开辟新的通道,让不擅长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也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吉田老师是500万家长新来的学业规划老师,他提到弯道超车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地基型项目培养。这种指的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项目,比如舞蹈、画画、体育项目;
第二,功能型项目培养。这需要家长善于观察,孩子有没有哪些方面是老天赏饭吃的,比如长得特别高、长相特别突出等;
第三小语种转型。吉田老师当年英语成绩也不好,后来改学日语,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第四,曲线考学。孩子中考失利,还可以选择公立职业高中或者高中,三年后在参加考试,依然能够成为一名全日制大学生。
总的来说,弯道超车是能够让孩子在众多的考生中实现梦想的一种方法,如果家有考生,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它可以让你更清晰孩子究竟该如何学习,以最大的优势实现梦想。想要助力孩子实现人生逆袭,点击下方看一看就能拥有。商品详情
陪孩子弯道超车
金色晚霞
2022-09-19美术生、体育生、音乐生,如果你的文化课分数也够了,成功上岸,建议你在填报志愿时赶紧换专业,不要留念你曾经花了十几万去学习了一年或者两年。
首先这种特长生主要原因是因为担心考不上好大学,因此走的“曲线救G”的道路,那么目的达到了就可以了。第二,特长生就业是真的很难,岗位太少。甚至公务员考试连报名资格都没有。比如你是学习美术的,现在连80岁的大爷都会P图了,这个行业拼的是创意和文化了,而不是软件的操作和技巧。第三,进入大学依旧选择这些艺术专业,费用是真的高,如果你家里父母高中已经是拼了老命在供你,大学了,你还要他们继续来一遍吗?最后,说出来可能比较难听,这些搞艺术的同学,攀比严重,进入大学挂着艺术生的名号,不太学习,容易荒废。
以上观念仅代表我的个人观念,如果觉得不对,请勿狂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