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毛主席一生中使用最多最经典的词语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月14日早晨好
今日成语:不务空名
含义:意思是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
出处:1949年7月15日,毛泽东主席《〈中国工人〉发刊词》,原句:“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今日晨语:赫本的美丽
曾经以影片《罗马假日》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奥黛丽.赫本,已成为好莱坞的银幕经典。赫本不只拥有清丽脱俗的容貌,出众的演技,还拥有一颗善良仁爱的心,她不仅为电影和时尚做出了贡献,还为第三世界的孩子们付出了很多。上世纪八十年代,赫本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她到过许多地方,尽她所能帮助那些陷于贫穷和疾病中的孩子。临终前,病痛中的赫本,还念念不忘那些孩子。她说:“一个人总是要死的,我最依依不舍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第三世界那些被战争、干旱和饥饿困扰的儿童。”
笔者以为: 良知让赫本成为“飘落凡间的天使”,她是那种古希腊神像上雕刻出的那种美,浓眉高鼻,英气十足。每一个和赫本有过交往的人,无一不评价赫本非常谦虚,懂得尊重每一个人。从出道到离世没有任何绯闻,她常常被记者跟踪,但从未抱怨过记者。晚年的赫本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获得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联合国总部为她树立了一座塑像,1993年赫本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伊丽莎白·泰勒说:有一天,上帝亲吻了一个小女孩的脸颊,于是赫本诞生了;而又有一天上帝想念这个小女孩了,于是赫本回到了上帝身边.....龙清
革命的人民,敬爱的领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一生有个“三不摸”原则,你知道是哪三不摸吗?他还有一样东西摸得最多,你知道是什么吗?
毛泽东一生有“三不摸”:不摸枪,不摸钱,不摸马克思原著。他摸得最多的,恐怕就是书籍,特别是古籍!
毛主席是“国学大师”吗?估计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大家不妨各抒己见。如果从著作来看,集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在有些事情上可能存在争议,但他博览古籍,精通经、史、子、集,应当是当之无愧的无冕的“国学大师”。
曾有人做过粗略统计,《毛泽东选集》四卷中的成语典故,有40条左右来自《左传》,来自《论语》、《孟子》、《史记》、《汉书》的分别有20至30条,来自《诗经》、《尚书》、《易经》、《大学》、《中庸》、《战国策》、《后汉书》、《三国志》、《孙子兵法》、《老子》、《庄子》、《国语》等各有10条左右。“毛选”中活用古典小说、诗词曲赋的地方更是俯拾皆是。
毛主席自幼饱读诗书。从《尚书》到《诗经》,从《论语》到《孟子》,他都熟读成诵。他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了如指掌。一部《资治通鉴》,他读了整整17遍;煌煌“二十四史”,被他翻破了。他的史论常常石破天惊,他的史识往往发人未发。写作谈话他引经据典,字珠句玑。有人填词评价他“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绝非虚言。
人民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的教诲。
毛主席为什么建议把《红楼梦》当历史读
《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书中包罗万象,被称为“百科全书”。
毛主席一生反复阅读,并曾多次向身边人推荐。毛主席对《红楼梦》有独特的看法,不仅要当作小说读,而且要当作历史读,并说过“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在说她不喜欢读《红楼梦》,说《红楼梦》里尽是谈情说爱,软绵绵的没有意思。毛主席反驳说:“你这个评价不公正,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哩!《红楼梦》里写了两派,一派好,一派不好。贾母、王熙凤、贾政,这是一派,是不好的;贾宝玉、林黛玉、丫环,这是一派,是好的。《红楼梦》写了两派的斗争。我看你一定没有仔细读这本书,你要重读一遍。”
1938年10月在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会间休息时毛主席说:“中国有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不看完这三部书,不算是中国人。”徐海东表示自己看过其他的,没看过《红楼梦》,毛主席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
1951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毛主席接见周世钊等几位湖南教育界人士时说:“你们都是干教育工作的,应该把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必须记住:有志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必须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强,精力充沛,才能担负起艰巨复杂的工作。《红楼梦》中两位主角:一位是贾宝玉,一位是林黛玉。依我看来,这两位都不太高明。贾宝玉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连吃饭穿衣都要丫头服侍,这种全不肯劳动的公子哥儿,无论如何是不会革命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好哭脸,她瘦弱多病,只好住在潇湘馆,吐血,闹肺病,又怎么能革命呢?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既有文化,又会劳动;既用脑,又用手;既能文,又能武的全面发展的新人。男的绝不要学贾宝玉,女的绝不要学林黛玉。”
1955年7月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休息期间,爱新觉罗·载涛见到毛主席,毛主席同载涛热情握手,指着周恩来说:“我是《红楼梦》里的老夫人,不大管事,他才是掌家,有什么事可以找他。”
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毛主席说道:“《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1964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还说道:“大家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同时还讲到:“《红楼梦》写了二百多年了,研究红学的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可见问题之难。”
孟锦云是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她曾说:“我同情林黛玉,可不喜欢贾宝玉,他对那么多女孩都好,这叫什么事啊,一点都不专一。”毛主席听后则反驳道:“贾宝玉,是个很有性格的男孩哩。他对女孩好,那是因他觉得女孩受压迫嘛。大观园里的女孩总比那些男人干净得多,你还不懂贾宝玉。”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里,林黛玉听到袭人评论尤二姐之死时说道:“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发言说:“现在我感觉国际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世界上现在有两股风:东风,西风。中国有句成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性的优势。”
毛主席还说过:“作为一个中国人,既然有阅读能力,不可不读《红楼梦》,不读就不懂中国封建社会。读一遍也不行,最少看三遍,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
据媒体介绍,有次毛主席在广东珠江游泳休息时,问一位公安厅厅长最近读过什么书,有没有看过《红楼梦》,这位厅长回答:“这是本文艺书,我是搞公安的,没看过。”
毛主席认真地说:“搞公安的就不要看?你知道那里面有多少人命案子呀!这是一本讲阶级斗争的书,应该看看。你最少要看上五遍才能搞清楚。”
毛主席对《红楼梦》是很有研究的的,圈画和批注都比较多; 特别是俞平伯的 《红楼梦辨》,毛主席读得很仔细,差不多从头到尾都有批画,不少地方,除批注、画道道外,还画上了问号。对“作者的态度”、“《红楼梦》的风格”这两节,圈画最多。
毛主席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一生酷爱读书,知识渊博,智慧超人,总能为我们寻找目标,指明方向。毛主席为什么建议把《红楼梦》当历史读,答案已经非常清楚了。毛主席,人民的好领袖。
人民,革命
为人民服务
教育
2022-09-19人民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