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读研之前要知道哪些事情?

4 个回答

  • 沉稳之选

    有哪些事情,你去了英国才知道?

    有位网友说,曾经坐标英格兰北部小城杜伦,留学读研一年。回国也快一年了,想想英国还是有蛮多值得讲讲的。

    1. 关于传说中的英国食物。并不黑暗,也不难吃。国菜fish and chips其实还不错,我去之前以为就是一条小鱼油里炸一炸再给几根薯条。其实fish一般用的超大块的鳕鱼相当实在,当然也有其它鱼,chips也不是国内麦当劳那种薯条,都是超级粗的也相当实在,实在到我吃不下。味道也就还阔以,但胜在食材优质用料实在。思考了下,我吃过的最黑暗的大概是苏格兰当地的传统美食haggis。

    2.英国人吃中饭真的蛮粗糙的。(反而是早餐和下午茶相当精致啊,搞的中饭根本不像一顿正餐?) 很多人会在超市买meal deal,很便宜三镑就能买到,主要是三个东西自己搭配:三明治,小食(一般是薯片),再加个饮料,全是冷的,作为中国人,看到这样的午餐搭配,我只能说打扰了。

    3.英国多数城市的规模基本就是国内的一个镇吧,都巨小,基本市中心步行都可以搞定,稍远点顶多做个公交车,在我看来唯一的大城市是伦敦。像我所在的杜伦,简直过分迷你,市中心就一个广场加几条小路,就没了。我第一次去爱丁堡时想爱丁堡总够大了吧?结果市区景点差不多半天就逛完了。

    4. 坐公交车等车要招手,不然只能在车站喝西北风等下一辆。下车快到站要按铃,不然司机不停车的。我曾经在爱丁堡整整坐过三站,因为那辆车没报站,我又不认路,然后路上没人车开的飞快,还好每一站间距离还挺短。补充个,过马路也要按铃控制红绿灯,这个还挺迷的。

    5.关于天气,不知道是不是地理的关系,我所在的杜伦处于英格兰北部,下雨还真不多。但下雨的话,英国人是真的不撑伞,一个个像战士般迎面向前走,是在下输了。再大一点的话,大家会选择进商店躲雨。但下雨风是真的大,我去之前特地带了把我认为还蛮结实的伞,结果一个月就吹坏了。偏个题,下雪天很美也很让人崩溃,而我那年还碰上百年难遇的大雪灾,出门要是走上下坡分分钟要摔倒。

    6.秃头是真的!去之前久闻英国水硬使人秃头,我还觉得讲不定是留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大导致的。但我的经历告诉我并不是压力的问题,毕竟我是辞掉了高压的工作去留学的,这一年大概是我本科毕业几年来压力最小的一年,但是,是我二十多年以来头发最少的一年! 本人属于头发超多的那种,在国内三四个月一定要去打薄头发,而我在英国一年多一次都没打薄,原因是头发少到根本不需要打薄。而我回国半年之后,头发又重新变浓密了。所以我在英国都是超市买大桶水喝,除非去餐厅又不想喝饮料不然从来不喝tap water(就是水龙头里直接放出来的水,可食用的),这玩意儿被我们称为“脱发水”。

    7. 英国人民的脑回路比较清奇。这点说实话还没摸清他们的套路。举一个栗子。本人留学期间,碰到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大学教师罢工,大到什么程度呢,几乎全英所有的大学都参加了,且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不过不是连续每天罢工,是排好一个时间表的,大概就是第一周一天,第二周两天,每周加一天。我:? 也不是所有老师都会参加罢工,然后我们就去问各科老师上不上课,老师说你们上课还是要来的,如果看到我不在就说明我去罢工了。我:?于是某一天上午,我们跑到学院门口发现上课老师冒着大雪在举示威牌子呢,她看到我们直接说:since i'm here, you have no class today。嗷,那好的吧,打扰了。然后我就嗨皮的去吃了顿brunch。

    8. 冬天四点不到天就开始黑了,夏天到晚上九点天还堂堂亮。冬天的时候,我要是下午没课睡个午觉,一觉醒来还以为一觉睡到大半夜了。夏天因为天暗的晚,我好几次忘记烧晚饭,毕竟在我二十多年的认知里,晚饭应该是在天黑的时候吃的。

    9. 红灯是什么,不存在的。其实在我们小城倒还好,大家基本都挺守规矩的。第一次去曼城时,被马路上路人集体闯红灯的壮观场面震撼到。后来去了好多稍大点的城市,发现闯红灯真的非常常见,基本上没车的话大家就不管红绿灯了。

    10. 超市买食材对厨房小白真的非常非常友好。我一般平时是在tesco或者M&S买肉买菜什么的,包装袋上都会非常详细的告诉你要怎么料理。比方说如果是用烤箱的话,用什么模式烤多久,甚至中间要你拿出来翻个面加个料啥的都会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烧饭了!

    11. 正宗的中餐在英国并不受本地人欢迎。虽然各个城市都有中餐馆,但服务对象多为当地华人和留学生,菜品基本集中在粤菜和川菜两大菜系。还有个很典型的现象是,那种非华人开的自助式假中餐歪果仁非常多,而正宗的中餐馆基本见不到歪果仁。据我有限的观察,英国人对亚洲菜的热衷程度大概是印度菜>泰国菜/假中餐>日料>中餐。顺便说一句英国的印度菜真的很好吃。

    #英国# #旅游# #留学#

  • 岁月如梭

    1,不要太早决定一半的专业课程结束之后决定是否要读研是才是有意义的。只有那个时候你才能明白你是否足够喜欢这个领域到愿意花费全部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它,也会明白自己是否足够优秀到能够让它成为自己的职业。如果你真的在认真考虑读研究生这回事,那么你的专业课应该大部分是A(或者至少A比B多)。许多较好的学校,录取比例是1/10,被录取的申请者普遍都不会是成绩单上布满太多的B和C。2,获得技能许多研究生项目要求到本科毕业为止获得相应的技能,也许是能阅读一门以上的外语、熟练掌握统计或者一些特殊学科方面的能力。确保自己明确你们这个领域需要什么知识并且确保你已经学习了相应的课程。否则,你可能在进入研究生的一开始就觉得很困难而不得不奋起直追。3,不要让自己受限于一个教授尽量扩大自己的交流面,不要从大一到大四永远追随着一个教授,参加同一个教授的课程和项目,因为这样只接受一个老师的思想,会导致你思想面的狭窄,跟随更多的教授学习或做项目,对你在专业领域内的发展可能会更有帮助。4,参加系里面的专业课程专注于难度较大的课程,确保不要跳过小型研讨会、高级研讨会、毕业论文,或者为专业而定制的所有课程。这是你将自己成长为一个专业人士的方式。并且这正是你要做的一些为研究生定位的事情。不是那么优先的教授的课程或者是公共课,建议跳过。如果你跟导师说明,他是会理解你不上这些课程的。5,先试后买如果可以,在大四的时候修一门研究生课程,特别是如果有你感兴趣的分支的课程。除此之外也可以参加实习或者加入你感兴趣的老师的研究项目。这样一来,你能够真实感受什么是研究生级别的项目。和你感兴趣的老师打好关系,这样找推荐人就顺理成章了。6,得到不错的推荐信研究生院既关注推荐信里面说了什么,也关注推荐信是谁写的。最好的推荐信是专业领域内的教授、且在该领域有着国家级别的声望,并且能够详细谈论有关你以及你的工作的一些事情。专业领域内没有听说过的老师的推荐信就不那么有优势了。最好不要找不是你们专业的老师(除非你打算读双学位)。更不要让亲朋好友做推荐。确保保存你每个年级的作品,在写推荐信的时候发给教授。这样一来,教授能够在推荐信中提及一些有关你专业的详细信息,而不是仅仅空洞地说你好。信息详细内容丰富的推荐信会更好。7,写一篇“有杀伤力”的个人陈述你的个人陈述应该关注于一到两个你进入研究生院后想要学习的项目。个人陈述中要有实例证明你确实有知识背景和技能做你打算做的事情。个人陈述应该是一个计划,而不是简单的自传、对这个领域的思考或者声明自己有多热爱这个领域。8,不要过于浪漫化你的研究生生活你将来可能有很多乏味的事情、枯燥的课程要学。请记住,研究生学习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提交申请之前,一定要明确这个研究生项目是非常适合你的,并且你也已经了解了这个项目将要涉及的内容有哪些。

  • 教育

    陈大大你好,我已经工作两年,是一名在编老师,双非一本师范类毕业,均分85.59,之前考过雅思6.5已经过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申请香港前五的学校?想问问您的看法[飞吻][飞吻][飞吻]

    #陈大大说研究生申请# #留学申请季# #香港研究生申请# ​​​

  • 沉稳之选

    大学硕士讲师能有多少钱?一般来说现在高校都要博士,但是也有一些学科或者高校还在收硕士,这是5年前硕士进入高校的,现在工资到手8000多,公积金2900。这样的待遇在青岛(或者泰安)也可以了吧。[灵光一闪]
    你知道的大学老师的工资有多少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