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就业前景?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我前任领导,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现在回农村养鸡,做起了扶贫工作,之所以这样因为自己投了300份简历无人问津。
这老领导06年毕业被某大国企房企招进去,本来学建筑学的他好好进个大型国企设计院多好,可他嫌弃人家给的工资太低,于是选择进了房地产公司。
一进来就做了当时这个国企总裁的秘书,那可谓是风光无限。
当了一年秘书,总裁直接派他到一个项目做项目总,你看看毕业一年当项目总,这个在房地产企业也是很罕见。
他也算争气,第一个自己操盘项目尽心尽责,都是亲自干,带头干,加上自己能力强,不到4个月项目就开盘了,而且开盘非常火爆,开盘劲销6个亿,成了当地热盘。
就因为这次成功操盘,让他直接成了公司红人,也成了董事长关注的对象。
2008年集团成立区域公司,直接被集团任命为区域副总裁兼区域第一负责人,他也成为了集团第一个最年轻的区域总。
有些事情不得不信,人一单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低谷,我那老领导最终还是迎来了这一天。
2016年,他的贵人,我们集团总裁离职创业,这时公司开始洗牌他的老部下,我们这老领导也被派到新疆负责那个区域。
我们公司都知道,基本派去新疆任职的同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顶不住压力离职。
我老领导也没有摆脱这命运,走马上任6个月,每个月业绩都没有完成,直接选择离职。
他也成了集团离职区域总裁中最年轻的,算是善始善终。
离职后,他也去过江西、上海、杭州、广西等地本土龙头房企做副总裁,可最后都是干了不到半年都离职。
这些不是破产就是资金出问题停工,还有就是公司精简改革,反正没有一个公司顺利。
2021年底,从最后一个地产公司离职后,他投了300份简历,就是没有人邀请面试,这让他房企了寻找工作的想法。
没有工作后,他也没闲着,反正去了那么多赔偿也有,原来自己也有点积蓄,节约点也能让自己生活,反正自己也没结婚,不担心生儿育女是事情。
离职完,他到处游山玩水,半年时间游完了西部的很多乡村,他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人无法面对的,其实很多农村并没有真正的脱贫,虽然居住条件改善了,但是收入并没有提高。
很多农村没有产业,村民收入还和以前一样,表面看着光鲜,其实还是囊中羞涩。
他看到这种突然感觉有种力量推着,让他头脑一热,因此他做了个决定,留在广西一个小城,利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些村民。
决定留下来后,他租住在一五保户家,这家政府刚帮他修两层楼,所以房间啥都是新的。
住下来后,他开始走村摸排,摸排了一个月,终于梳理清楚清楚。
他发现,这一片农村都有种板栗、芋头、竹笋、养蜂、养乌鸡的习惯,可这些农作物都是以低价到市场上销售,价格上不去。
他觉得,这些农产品之所以销售不出去,那是因为农民缺乏渠道,很多要不自己吃,要不就是便宜卖掉。
而这些农产品,在城市是很受欢迎的,很难走上城市居民饭桌,这是一大问题,还有就是在农村没有物流到达,东西走不出去。
他了解清楚后,找到县领导和邮政商讨物流方案,并由各村委带头成立合作社,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收购各村农产品,然后集中到镇上分类包装。
他利用抖音、电商平台对产品进行宣传,两个月下来,有了很大起色,也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他同学和朋友都说他北读那么多年大学了,最后还选择去所农民,他只是笑着说:如果我没读大学,我现在也不能代领村民发家致富呀!围观的人也没话说了。
生活是过给自己看的,每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不同,选择的生活方式也不同。
我们过好自己的同时,如果也能给别人带来改变,那么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活着,不叫生活。
大家对他的选择有何看法?
#头条周刊#
考上清华一定能成功吗——清华建筑学系研究生因抑郁症“坐家”近二十年
我爱人的一个亲戚红红,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研究生,两千年初从清华大学毕业,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建筑学院是全国一流的,而且又是在那个年代!是中国建筑市场最好的时候,在建筑行业里,有大把的机会!
对于中国顶尖的建筑系的研究生,年薪百万也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家庭的原因,红红上大学时患上了抑郁症,不但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到现在依然单身,还得定期服用抗抑郁的药!每当谈及这个话题,我们家人都唏嘘不已!
后来我才了解到,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是因为红红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包钢的工人,尤其她的父亲,是一个自私自利,心智极其不成熟的人,跟人很少打交道。当红红拿了学校的奖学金要请同学吃饭时,他父亲却说,你的钱嘛凭什么要给他们花呢!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不像红红的父亲那样极端,但我的父亲也是比较抠门的人,对自己和别人都很吝啬。对金钱有很强的匮乏感,甚至是恐惧感!这也造成了我从小就对金钱有严重的匮乏感!
每当我感慨自己命运多舛的时候,我总是会不自觉地拿红红来“自我安慰”,好在我靠着自己的坚强和努力,已经完成了差不多80%的自我救赎!
红红当然是极其极端的例子,但的确是真实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过分的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心智和人格的培养!或者说,父母本身的心智和人格就不太健全!
永远不要忘记,对于一个人来讲,能尽早地认清自己的价值和特长所在;能很快地融入集体并他人有很好的合作能力;能有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能有利他和服务大众的价值观才是最重要的!
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其中有约70%的本科生通过“4+2”本硕统筹培养模式和外校推研获得推荐免试直读硕士和博士的机会继续升学;有接近20%的本科毕业生前往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代尔夫特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等;有个别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单位主要为国内大型设计企业和机构。 本系知名校友 周干峙(1948),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副部长 傅熹年(1950),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张锦秋(1954),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 何玉如(195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瑞珠(1957),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 马国馨(1959),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叶如棠(1959),原建设部部长,原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宋春华(1959),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建设部总规划师,原建设部副部长 吴硕贤(1965),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南理工大学(微博)建筑学院副院长 张桦(1980),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庄惟敏(1980),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微博)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朱小地(1983),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院长 马清运(1983),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教育
2022-11-282015年,土木建筑专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男孩小孙以675+、排位500左右的高分考入同济大学土木系,全家人无比骄傲和自豪,当时同济土木专业的学生眼里只看得见清华两个字,豪横得很。
19年,小孙以极大的勇气,冒着巨大压力,放弃保研本校本专业的资格,跨专业顺利考入西安交大的计算机专业。
用小孙的话:感觉土木快日薄西山了,自己必须果断转专业。不得不说,小孙的眼光还是比较毒,在19年就果断放弃土木,着实不简单。
今年,小孙研究生毕业,校招时,放弃了一个大厂的年薪40W的offer ,却入职了一个新三板互联网企业 ,薪资仅25W+,但有股权激励。
现在看来,小孙每一步走得异常惊险、却又坚定,不得不让人心生佩服。
话说,同济土木研究生找工作应该也没有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