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在江苏读高一,准备分文理了,如选理科的话是“物+生”好还是“物+化”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高一分科的得与失---很多学校高一马上要启动分科,网上也很多指导,仔细看一下很多说法都是钳的,好担心噢收集些材料分享供参!需要拿走不用谢!
新高考模式经过试点,先后分别推出三种组合,江苏是第三批,用的是“3+1+2”。2021上半年教育部推出高校选科指引3.0版,理科类大部分专业要求选择“物理+化学+X”,文科类大多数专业要求选择“历史+政治+X”。说是大多数,就是专为偏科且高分人留一扇小窗口,这是新方案的人性化。
而这些并不被被一线师生、管理者所理解,家长更是全然不知,好多人还在幻想投机,选什么科类可“奇兵出击”,捡个大便宜。,尽管事实一再打脸,但就是有人屡败屡战。
高考新模式的设计初衷是让适合的人、学适合的专业、到适合的行业、站上合适的岗位。根本就没有选什么“讨巧与吃亏”的事,本期结合两个典型的实例,稍详细谈谈选科组合的得与失,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个是“理化生”组合,线上线下盛传这个是“学霸组合”!中等生要避开——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教育部“选科指引3.0版”明确指出,理工科绝大部分专业要求是“物理+化学+X”。原因是大学理工专业非“物理+化学”就不能正常学习。大学理工类专业招生人数特别多,以江苏为例,每年均在10万级别。而学霸有多少人?江苏2020年985高校录取7004人,包括文科与理科,录取率不到2%,这对广大中等生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再看高校专业的分层分布,如理工类计算机专业:清华、北大有计算机,南大、东大也计算机,南理工、南航有计算机,江苏大学、扬州大学也计算机,盐城工学院、宿迁学院也有计算机,这些同专业不同层次高校对应不同考生人群。这种分层其实“语数外”就已经确定了,“+2”科目很难影响层级,千万不要想在选科组合上寻求层级突破,那只能在梦中。
2021年清北在江苏投档线660以上,985也多在620以上,而本科两道线分别是500多点与400多点。就是说考生分层成绩差都在百分量级,学霸少考一科滑到下一档还是高分!高考中跨层级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走的是立交桥,他走他的道你守走你的桥。我们中等生选科不要考虑学霸选什么,那与你相差太远,人家不会与你交手。
有人说,我成绩竞争力不强,采取田忌赛马以弱胜强。这个错得也很离谱。田忌赛马是组队对决,团体决胜,并已知对方出场次序;而高考是万马齐发,个体间争先,是你与你以外的所有人对决,田忌重生也无策!前两年高考选科好多人想当然认为“文科”容易,结果扎堆选文弃理,导致文科分数线比理科高出近百分!而大多数人弃选的化学,后因启动保底制机,实考1分,最后赋分达40多分;而大家认为易得分的某科,实考50多分,赋分后不到40;高校录取时因选化学人太少出现疯抢现象,选化学比选某科的录取分数线相差上百分!丢掉幻想吧,没有聪明的傻子,只有傻子误认为自己更聪明。
二是“理化政”组合:网上盛赞这种组合好,说文理兼修,高考时既可报理科又可报文科,还有利于将来考公务员,这实在是一枝半解的误读。“分科指引1.0版”针对上海浙江等“3+3”模式,确实有这种文理兼选可报考面更大的说法。但现在已是3.0版,文史类大多要求必选“历史+政治+X”。这里的“理化政”尽管有政治,也是不能报考文科类大多数专业的,根本就没有大的选择面其实这种组合很不好,原因是跨文理兼选学科关联性弱,不利于提高成绩。
更重要的是大学理工类政治属于“共选科”,专业课不学政治;而往往理工类专业,大学是要开“生物”与“生物实验”的,你中学不选生物,到大学学习会很被动,“且顾今天,不问明天”是不负责任的。再说公务员必考政治,那是考大学“公共课”内容,考对“社会认知与理解”能力,与中学政治课是此非彼。
综上,选择“理化生”得到的是理科所有专业都可无障碍报考,并为大学学习提供全方位的基础;失去的是学霸集中,高校录取的“海洋”中,注定有几碗水被学霸抢走,中等生是喝不全的。但大海里去了几碗水能看出来吗?更何况中等生就是中等生,换个“组合”还是中等生,学霸的菜本来就不是中等生该觊觎的。因此无论什么层次的考生,选择“理化生”有得无失,对应文科“史政地”亦然。
选择“理化政”组合,得到的是高中的“文理兼修”,失去的是学科关联,不利提高成绩;大学专业“医、药、农、林”被限,因这些专业生物是主课,录取了也学不下,勉强坚持,要么是永远的弱势,要么是挂科被劝退;因此高考时要回避,无论是否允许报考都应回避。#新高考选科如何选择##江苏高考选科##教育听我说#
江苏新高一学生文理选科参考:
江苏省教委最新公布的高中选科组合指引3.0,鼓励一些课程选择,通过高考志愿覆盖率来调节高中的选课。如下两图是家长群里转发的,欢供各位同行家长参考。
结合2021年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理、化、生/地组合的本科上线率也是最高的。而上线投档率,除了历、化、地/政组合明显偏低外,其余都差不多!2021年高考理科的分数线比文科的分数线明显低。
教育
2022-11-282021年江苏新高考,在八省市中独具特色,一是相对其它七个省市,它更熟悉新选科模式,有利于平稳过渡;二是一、二本合并,各校录取线起伏变化比较大。
江苏高考,往年的情况是总分包括语数英三科成绩,然后有两科按等级划分,不计入总分。理科必选物理,文科必选历史,与3+1+2模式差不太多。
江苏省2021年的情况可以把选物理的考生看成去年的理科生,选历史的考生看成去年的文科生,然后参考去年的文理科数据选择志愿。这种方法对头部高校比较有效果,排名靠后的高校排位起伏很大,这里面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为什么头部高校的录取排名相对稳定?比如,2020年文科,清华招生名额为2人,北大招生名额为28人,理论上2021年选历史的考生前30名可以报清北。2021年是按物理,历史选科分列招生名额,本质上与去年一样,有差别的地方可能是各高校招生数量变化,这个内容在下面讲。排名越靠前的大学,录取排位越稳定,它与去年山东等省份的3+3模式不太一样。
其次,各高校在江苏的招生名额有两点不会变。一是招生总数不会变,因为江苏招生总数发生大的变化,会引起该校在其它省份招生名额变化。二是纯理工科专业招生名额不会给到纯文科专业,比如环境专业名额不会给到新闻学专业。唯一可能变化的是文理兼收专业的名额在物理选科和历史选科考生中进行重新分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三年,文理科考生的比例基本稳定,今年选历史的考生比例多出10个百分点,通过招生名额的调整可以对冲选科人数变化带来的影响,如果没有调整话,选历史的考生面临更大的竞争。详细内容篇幅比较长,见后续分析。
第三,尾部高校录取排位变化,一个原因是前面说的选历史考生增多带来的影响,二是一、二本合并带来的影响。根据往年其它省市的经验,一、二本高校合并后的情况一般是二本专业录取线上升,一本高校录取线下降。尤其是一本线附近的高校录取线会有震荡。
从今天起,会陆续分析新高考八省市的录取排位情况,请关注@聊聊考试,有数据,有逻辑,有结论。#高考季##高考倒计时##江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