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20第一本书读啥?请给个推荐的理由?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如果有机会重来,我不会给他治!”这是北京一眼科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作为医生的他竟说出这般话,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位病人行为恶劣。但网友却纷纷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痛心,认为那名患者真是该死。
这名医生名叫陶勇,1980年出生在江西,如今的他也因为这次话背后的事永远上不了手术台,只能转战二线了。
无数眼科患者知道这件事后,纷纷表示痛心,认为这样的事不可能在陶勇身上出现,他可是屈指可数的眼科专家,不可能!不可能!
可现实无情,他就是发生了,从古至今,医生与患者永远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感恩,一种是忘义。
而在这件事发生前,陶勇做的事都得到了感恩:那年,陶勇知道老家90多岁的王阿婆因眼睛几乎失明做不了针线。
陶勇知道后,违背了老师的话,硬要给王阿婆做这次手术,而且是免费的。原来,王阿婆之所以要做这个手术,就是为了给自己缝一件寿衣。
江西有习俗,老人去世前必须要穿上自己亲手缝的衣服,不然去了那边家人不认识她。
这些年,陶勇根扎一线,做了近15万台手术,帮助无数眼科患者重见光明。
当初,在德国留学时,导师以丰厚的待遇想留住他,可他还是心系祖国,来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工作。
36岁的年纪就成为主任医师,从事为眼底疾病和葡萄膜炎的诊治,以及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抗青光眼手术,玻璃体切割和扣带术。
尤其是葡萄膜炎这种世界级眼科顽疾,只有极少数顶尖医术医生才能完成,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可就是这样一位顶尖级眼科专家,却为自己做的一台手术付出了不能挽回的代价。
2020年,距离新年还有4天,陶勇像往常一样,接诊,此刻的他正在专心跟患者讲述病情情况,突然,陶勇的后脑勺一股热乎的东西往外流。
这时的他才反应过来,一男子正在向自己挥刀,砍伤陶勇后,男子还不死心,再次向他挥刀。
这时身边人也反应过来,赶紧奋不顾身的帮陶勇挡住,一时间,同事的头受伤了,志愿者跌倒了,患者家属的胳膊也流血了。
但即便这样,男子还是想要置陶勇于死地,再次向他的手砍去,因为这才是他的目的。
他要砍中陶勇的手,让他再也上不手术台,男子一边砍一边大喊:“我要你死,如果不是你,我的眼睛也不会这样。”
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分钟,男子被安保人员制止,陶勇进了ICU,经过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但他的左手已经骨折,神经和肌肉也被切断,经过手术之后,依然没知觉,这是陶勇拿手术刀的手。
他不想放弃,依据忍受刺痛做康复,都说十指连心,说的是肌肉神经环环相扣,如果把你的某个神经打断或是切断,那种搅心的痛就像一万只蚂蚁在你的身上啃食的感觉。
那日,在病床前,妻子看着他泪流满面,40岁的陶勇依然乐观的安慰妻子:“还好被砍的是我,我年轻,跑得快!”
经过4个月的恢复,陶勇重新回到岗位,给他的眼科患者们看病,第一场手术,很遗憾。
尽管做了无数康复,他的手还是无法恢复正常,连口罩都带不上,陶勇还是笑着跟身边人说:“你能帮我扣下吗,带不上。”说完时,还是满脸笑意。
这些年,陶勇为无数人带去光明,却不想自己却被黑暗笼罩,砍伤陶勇的男子,是陶勇之前的一个患者。
当初,男子患上严重额眼疾,做过手术,导致了并发症状,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不做治疗,就会彻底失明。
但这个并发症很难搞,90%的医院都不敢给他做这个手术,是陶勇,做了多年的眼科医生,能为患者带去光明是他的职责。
因此,尽管手术风险大,尽管情况如此,但陶勇还是替他做了,手术很成功,男子恢复得也很好。
可他却认为,陶勇医生为他做的手术根本不成功,视力根本没达到他想要的状态,因此心生恨意,拿刀砍向陶勇。
事后,男子因故意伤人,被捕入狱,判处死刑。在接受采访时,陶勇对于这件事很心痛。
他说:“我不知道他怎么了,如果视力不满意,为什么他还能准确无误地砍伤我的左手,如果有机会重来,我不会给他治!”
而对于男子的行为,陶勇也表示理解,如今的他虽不能亲自做手术,但依然接门诊,还会在微博上给大家普及眼科知识。
还成立了“光盲计划眼病资助项目”,为18岁以下,患有眼疾且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提供每人最高5000元的援助资金。
2022年,他带领团队投身科研,带徒弟,专攻葡萄膜炎,率先将研发的微量眼内液超多重指标精准检测技术进行了成果转化。
医者,仁心也,古今往来,医生为无数濒死的生命带去希望,作为患者,能做的应当是感恩,而不是这样恶劣的报复。
当然,很多时候,由于医疗分配不均,医患之间也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矛盾,但试想,那个医生不是希望患者治愈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好书推荐|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很幸福
“不要忘记了我们曾经都是小孩子”——《小王子》
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类型: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
豆瓣评分:9.0分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全球销量仅次于《圣经》,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_
小说主题:对成人世界荒诞的批判、对儿童纯真的赞美
适度人群:迷茫中的大人和小孩、自我提升、学习写小说的人群
书籍内容: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
-
?【内容简介】
小说以飞行员为叙事者,讲述了自己偶遇了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小王子,通过了解小王子的故事,来告诉读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因为大人都太讲实际了。
-
♥️【感受与体会】
小说中涉及了爱情、亲情、友情,每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这本书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把深奥神秘的道理,用大白话讲给了每一个人听。
虽然很有教育意义,但它不是教条式地灌输,而是给足了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感受自己对这个世界本真的向往,从而挖掘出自己充满灵性的样子。
作为儿童读物,非常适合对孩子做启蒙教育。
同时又能帮助大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回遗忘的自己,非常值得多次品读。
-
? 小说摘抄
“你为那朵花付出的时间,使他在你的生命中变得重要起来。”
“只有用心灵去看才能看得清。肉眼看不见本质的东西。”
“如果你要和别人产生羁绊,就要承受流泪的风险。”
“这个世界上难度最大的事情便是审判自己了,这比审判其他人要困难很多。如果你能自己审判自己,那你肯定相当聪慧。”
“村庄的温情不会外泄,想体会它的美丽,你不能匆匆走过。”
“那些人,他们坐在特快列车里,却不知道他们要追寻什么,所以他们很烦躁,不停地绕圈子。”
“使沙漠美丽的,是你不知道它在哪藏着一眼泉。”
“当一个人炫耀他自己的智慧时,往往到会误入歧途。”
“只有小孩子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他们把时间花费在洋娃娃身上,因此对他们而言洋娃娃就变得很重要,一旦有人将娃娃拿走,他们就会嚎啕大哭。”
.....
#以书之名#
在电子书大行其道的年代,见过爱读纸质书的,没见过这么爱的,这简直是痴爱了!真被他的读书手帐惊艳到了!
有图有真相(附这位读书达人的推荐书目,供喜欢书的友友参考)。
因为喜欢文字,羡慕读书人,加入了一个读书群。群里有一位书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湖北的书友名曰胡子不瘦。
[微风]一、读书要有收获
胡子不瘦说,我觉得读一本书要有所收获,有所痕迹,哪怕只写几句话都行。
有些人读书读到喜欢的词句喜欢划一划,做摘录,我偶尔也干过。胡子不瘦每读一本书都要写读书笔记,而我感兴趣的是他做的读书手账(图一到图七)。
读书手帐图文并茂,我想在一个特殊的时空里,胡子不瘦与作者与作者笔下的文字一定在神交,而读书手帐就是这种心灵交汇的结晶。
[微风]二、读书有计划,阅读量多面广
这位胡子不瘦书友对自己的读书是有着周密的计划的。“一周看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
因为有计划,所以读书数量也非常可观。基本每周一本,一个月都在十几本,加上电子书那就更多了。下面是他的本年度前两个季度的书单。
★2022年一季度10本阅读书目:
1.《秋园》
2.《陪花再坐一会儿》
3.《在峡江的转弯处》
4.《微尘》
5.《鲸之殇》
6.《马燕日记》
7.《玲珑文抄》
8.《ke卡因海岸》
9.《安娜与我》
10.《浮木》
★2022年二季度10本书单:
1.《一只萤火虫的旅行》
2.《讷河往事》
3.《yi苗》
4.《我们不懂电影》
5.《飓风掠过蔗田》
6.《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7.《我本芬芳》
8.《gao效工作术》
9.《未被摧毁的生活》
10.《名画日历·2020》(微信读书)
★三季度阅读计划书单(见图八)。
我常从胡子不瘦的书单里挑书,这样省去了我很多时间。
[微风]三、读书笔记怎么做
胡子不瘦说:“我一般用白纸裁成小块当书签,看见喜欢的内容用铅笔划线,在小纸片上记下页数,然后在备忘录上面整理笔记。”
方法可以借鉴,各有各的方便,对读书人来说,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微风]四、读书时间哪里来
这么高的读书量,那读书时间哪里来呢?我想肯定是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
读书也是同理。胡子不瘦读《门外说书》这本书时,他女儿正好要上乒乓球课,课程一个半小时,他就利用这段时间,在附近读书。
“附近有漂亮的风雨桥,带上了这本书,边看边等她。可以说是在风雨桥下,广润河边,亲水走廊上看完这本书的。”
想一想,该是一道多么美的风景。
胡子不瘦说,慢慢读书吧,享受阅读快乐的过程。
(本文有关图片主要来自胡子不瘦的公众号《胡子自然杂记》,已征得作者本人同意。)
#坚持阅读纸质书的理由# #夏日生活打卡季#
沉稳内敛
2022-11-28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