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学机械的真有那么糟糕吗?_学机械真的那么不堪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学机械的真有那么糟糕吗?,学机械真的那么不堪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岁月如梦

    首先,你指的机械工作范围太广了,主要分为机械加工,机械设计,机械操作,机械修理。老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只要踏踏实实的,持之以恒都可以生活。另外无论什么工作,最好选择自己爱好的,这样你才不会觉得枯燥,不觉得很累。多学习更是你成功的保障,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 静以修心丶

    又有家长说自己的小孩被录取到双一流院校,在考虑要不要复读,原因是被录取到机械专业。大家一看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就觉得这个专业就业环境很差、工资低,然而,这个专业真的没这么糟糕

    机械是工业化的基础,现在的新工科、工业4.0、智能制造,都离不开机械。只是原来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比较粗犷,对车间/生产标准化、质量管理、生产环境没做太多要求,所以给人感觉脏乱差

    然而,读机械,能从事的领域很广,不止传统的机械行业,比如可以从事汽车行业,像小米汽车招的很多岗位,就跟机械相关,而汽车对生产环境要求很高,一般工作环境都比较舒适,何况工程师主要也不是在车间

    假如能在大学就读期间,好好分析未来想从事哪些相关行业,并做相应的准备,未来就业是不会差的,很多人之所以不得不去脏乱差的传统机械行业工作,原因是什么,又有谁认真想过呢?

  • 秋色宜人

    工资年年涨, 德国机械工程行业却再次面临"技工荒"
    在过去的十年中,德国工程师的年收入上涨了1万欧(1欧元约合人民币7.79元),平均年薪高达67681欧。 同时,德国机械工程师的人数达到创历史新高的199,800人。机械工程师在整体雇员中的比例也再次增加,达到17.1%。
    然而,根据德国机械制造业联合会的最新调查显示,该行业正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29%的企业因此受到了影响。
    调查显示,员工人数少于 500 人的中小型公司受到的影响较大。超过 33% 的受访者受此影响出现生产瓶颈。拥有 500 名员工以上的公司仅有 23% 认为情况并不那么糟糕。
    VDMA的调查还显示,越来越多企业的职位空缺难以迅速地填补,三分之一的职位出现空档期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空缺期超过了一年。

  • 金毛大汪汪

    兰州的就业环境,为什么这么的糟糕?

    今年过年,兰州的一个亲戚打电话给我,想问问在北京工作情况如何,他的孩子在兰州上大学,马上毕业。可是他看了下兰州的就业环境,发现兰州的就业归宿都是建筑行业、房地产销售行业、其他行业的销售部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事业单位的文员秘书。

    像他孩子学的是计算机编程,也在兰州找过几个单位实习,但是都是一些外包公司,孩子进去实习了小三个月。没学到什么东西不说,一分钱也没拿到,更别说什么实习报告了。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兰州就业环境糟糕的问题了。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兰州的现状是什么?化石能源一家独大,食品、医药等轻工业乏善可陈,严重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缺乏与时俱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产业。

    我一个中学同学,西安交大的信息技术类的硕博。也是在外面工作多年,想着回兰州建设家乡,谁成想回来后发现,兰州压根就没有信息技术产业。至于说什么半导体、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的专业了,也没有相应的岗位提供。从这点看出,兰州除了传统的石油化工外,兰州压根就没有工业。

    一个地区的就业环境的好与坏,主要还是看工业实力,但是这些兰州通通不具备。

    总之一句话,兰州的困境在于:“惟楚有才,实为晋用”。坐拥一大批热爱家乡的高新技术人才,却没有搭建起一个使其充分发挥才华的舞台。结果就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也是北方大部分省会城市的窘境。

    最后,我还想说一说关于所谓的「黑兰州」的问题。

    我不是一个老兰州,但对这个城市的感情却深沉复杂——无时无刻不在像维护自己那点脆弱的自尊心一样,维护着兰州。

    真正的兰州人和甘肃人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点自卑——在那种提起外面喧嚣繁华的世界时,多多少少会流露出来的无奈、不甘和若有所思的复杂情绪,只不过有的人会掩饰的尴尬一笑,有的人会无可奈何地一声长叹,而有的人则会像我一样:上嘴唇碰下嘴唇,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谈起,索性把那点不甘咬碎了,咽进肚子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