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医药的学生将来怎么就业?,中医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中医药类专业将来就业方向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先说中医,就业三个方向:
1.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国家所属,非盈利医院医生,教师,公务员。大多数是这样设计吧。
2.自己给自己打工。老老实实拜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定比李可强,估计超越不了曹颖甫,前途也无量。就像范德彪没有本山大哥拉扯,能?得那样?承认本山拉扯是高明。没有师傅,未来没有几个不是忽悠,这个经络,那个经络,跳来跳去,穿来穿去,这虚那实。
3.改行。普遍学非所用。人才资源浪费。
说中药,一。就是为中医服务。二。改行。
医保门诊报销比例具体是怎么报的呢?交灵活就业保险2年多了。最近几个月总觉得身体寒湿,就去医院找中医看看开了中药,一周开一次药,喝了一个月了,感觉效果还不错。
但是有点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每次门诊报销比例都不一样呢?前几个星期统筹都报销一多半,感受到这社保卡还真划算[泪奔]
但是特别是这最后一次428.57的费用,统筹也就报销了21.48,一下子把我的余额全扣完了[大笑]下次再开药得自己花钱了[大笑]
哪位大神能解读一下,这统筹报销为什么会有的多有的少呢?[泪奔]
我相信现在学了医学的学子们,更对中医鼓吹的神效不相信了
只要是学生本人热爱中医学,又善于专研,根本不愁就业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本科月薪5140】
2022年1月12日,“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发布《广州医药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21届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为91.61%,21届毕业生升学率为24.65%,2020届本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5140.07元(2021届未公布)。
第一,从薪酬水平来看,2020届本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5140.07元(2021届未公布)。月薪区间主要集中在4001-6000元(55.30%),其次为3001-4000元(21.20%)、6001-8000元(12.19%)。
2020届本科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的薪酬水平为5178.67元/月。其中在深圳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相对较高(6016.46元/月),广州市(5393.21元/月)次之。
主要就业单位及行业领域月薪:在“三资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薪酬优势较高;而在“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本科毕业生由于行业准入资格,如“执业医师资格”等限制,在获取相关资质前薪酬相对较低。
第二,从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来看,2021届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为91.61%。其中本、专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0.84%(其中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0.50%,专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6.13%),研究生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19%(其中硕士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2.68%,博士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6.47%)。
第三,从就业地区分布来看,2021届毕业生广东省内就业占比达84.83%,珠三角地区就业占比达73.06%;而广东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区。分不同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分别为85.78%、99.17%、84.41%和69.18%,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分别为73.05%、62.50%、75.94%、67.12%。
其中21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省内就业城市均以广州市(45.35%)、佛山市(7.70%)、深圳市(7.59%)为主,专科毕业生以广州市(37.50%)、佛山市(9.17%)、汕头市(3.33%)为主。
第四,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2021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62.47%),其余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37.53%)。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行业流向较为多元,以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为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领域次之;专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超七成就业行业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博士毕业生就业行业布局以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领域为主。
第五,从就业职业分布来看,2021届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类别主要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为56.03%;其次为科学研究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教学人员等类别。
分不同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职业集中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三项合计占比达53.80%;专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职业较为集中,超七成毕业生从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博士毕业生从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教学人员的合计占比达91.72%。
第六,从就业单位分布来看,2021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医疗卫生单位,占比达到55.34%;其次为企业单位(36.90%)。就业单位规模主要集中在1000人以上(39.49%),其次是501-1000人(18.10%)、51-200(15.57%)。
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单位流向以企业单位为主,占比56.19%;专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单位流向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主,占比分别为78.33%、73.06%和66.21%。
第七,从境内升学来看,2021届毕业生中有906名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境内升学深造,境内升学率为23.66%。其中有709名毕业生前往“双一流”建设高校继续深造,占全部境内升学毕业生的78.26%。
2021届境内升学毕业生选择“本校”升学的毕业生最多,共568人选择在“本校”继续深造,占全部境内升学毕业生的62.69%;其次是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分别有3.75%、2.98%和2.54%的境内升学毕业生深造。
第八,从出国(境)情况来看,2021届毕业生中,有38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比例为0.99%;其中出国(境)留学毕业生主要流向英国和中国香港,占比均为 21.05%,美国(18.42%)、中国澳门(18.42%)次之。#高考2022#
就业有两个大方向,一是中药师、一是中医师。
现在国家鼓励发展中医,无论在医院工作,还是自己开门诊,都不错。当你学好中医为人民治病时你回体验到中医的神奇。
中医院门前冷落车马稀,学中医还有前途吗?
一般的地级市也就只有一所中医院,而且还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就诊者寥寥无几,患者一旦生病,几乎毫无例外的都奔西医去,那么学中医还有没有前途?
2021年1月,教育部专门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提案进行回复,凸显未来对中医药学的重视。疫情以后,特别是中医对病毒的治疗效果明显,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这类高校。重视归重视,如果解决不了中医大学毕业生的去向问题,如果改变不了了人们就诊的观念,想必再怎么重视也没有用处,再怎么重视也是一厢情愿的事情罢了。
中医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对于慢性病和疑难杂症,中医都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在大医院最多有一个中医科,给中医的施展空间非常小,更有意思的是,学西医的基本上看不上学中医,他们从骨子里头就不怎么认可中医,这也为中医的发展和推广带来了阻碍。
全国25所比较有名的中医学院都已更名为中医大学,这里不乏有名的六所双一流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了一双绿色双一流中医药大学,还有19座中医药大学,其中河北中医学院尚未更名为中医药大学,多少显得有些孤零零。
不管是怎样的更名还是变化,出口有限,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个不乐观的事情,如果你有孩子,你愿意让他学中医吗?#高考志愿填报# #教育微头条#
点击@决胜高三 关注我持续获得教育就业前沿资讯和高考填志愿干货!
院校毕业的中医医生80%都改行了
跟民间草医上山认全草,自己先试用,摸索其有效成分的高低度。比如在书中选一百中利尿草药,取一味草药100克煎汁服用,按每味单独试用完后,悟出哪些药性强与弱了。同样可以试消化道,心脑血管,抗肿瘤等等药物,直到筛选成熟!
教育
2022-11-26可以分为中医方向和中药方向。
中医方向可以做临床中医大夫,也可以去中医药研究所做研究。
中药方向可以去药房做药剂师,也可以去企业或中医药研究所做研究,研究也可以分为很多方向,如:制剂研究,质量控制研究,中药材种植研究,中药炮制研究等,还可以在企业做质量控制或者生产工作,就业面还是挺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