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药科商学院如何?_药科大学商学院

想咨询一下关于药科商学院如何?,药科大学商学院,广东药科大学商学院,中国药科国际商学院,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商学院,广东药科大学商学院怎么样啊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风华不减

    鱼和尚瞧出他的心思,说道:“这两句话虽只寥寥六字,却牵涉到我华夏自古以来的两大弊端。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考评人才,均以儒学作为准绳。思禽先生却认为,儒学褒古贬今,愚民心智,理当加以抑制,便趁着本朝初创、制度未成之际,提出科举选士不能只以儒学为准绳,须得另设算科、格物科、天文科、医科、乐科、画科、商科、齐民科、百工科等九科,分门别类,挑选人才。”——《沧海(全四册)》

  • 沉稳风度

    哈工大除了工科外,在人文、社科,理科、商科,医科,农科比中山大学差多了!人才多种多样不是搞航天才叫贡献!中山大学在反应基础研究与知识创新力的的自然指数,ESI论文、CNS顶尖论文,自然科学奖项数量,以及办学经费,富豪校友与商界精英样样吊打哈工大!哈工大除了院士校友多些(主要因为50年代抽调全国各地高校拔尖青年教师支援哈工大就当选30几名)。中国强大后,工科的地位必然逐步下降,美国不是这样吗?哈工大就相当于美国的佐治亚理工,在美国只能排40名之后,明白吗?!

  • 董沫然

    国际医药商学院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是学校1983年创办的医药企业管理干部专修科。

    学院现有2个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社会与管理药学和药物经济学;3个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授权点:企业管理(医药方向)、社会与管理药学和药物经济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管理药学和公共管理硕士(MPA);5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医药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方向)、市场营销(医药方向)、经济学(医药方向)和药事管理,另外,学院还招收工商管理(医药方向)专业双学位班和第二学士学位班。

    目前已拥有1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课程,2部江苏省精品教材,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和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3年来,学院承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健委、CFDA、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省部委及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课题300余项,研究领域涵盖了医药经济管理、医药政策法规、药品质量管理、药物经济学评价等,累计到账科研经费4500万元,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1400篇,出版教材、书籍、著作10多册。学院研究团队的各项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力,而且也成为国家制定相关药物政策的重要参考。学院科研团队参与国家药物政策文件起草10余项,解读或评论相关政策20余次,被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采访20余次。

    2018年学院在校本科生1794人,硕士生327人,博士生97人。多年来,学院充分利用学校深厚的药学资源,围绕办学宗旨,立足于卫生和健康产业发展需要,与国家政府部门、医药企业及兄弟院校广泛交流与合作,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复合型高等药学特色人才,成为了培养和造就高级医药经营管理人才的摇篮,成为了探索、解决医药知识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效融合所面临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科学基地和人才智库。

    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1983年创立医药管理干部专修科

    按教育部182号、教干字031号文和国家医药管理局国药字1821第522号文的精神,我校于1982年10月开始了医药管理干部专修科筹建工作。1983年9月成立了“医药管理干部专修科办公室”。到1987年招收四届专修科学生共131人。

    第二阶段:1988年建立了医药企业管理系

    1987年4月 成立医药企业管理系筹备组

    1988年9月 正式成立医药企业管理系,招收本科生30人

    第三阶段:1993年组建国际医药商学院

    1993年12月25日,在原医药企业管理系基础上正式成立国际医药商学院

    1993年,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

    1996年,工商管理二学位班开始招生

    2002年,开设医药市场营销本科专业

    2004年,开始招收社会与管理药学博士研究生

    2004年,开始招收社会与管理药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

    2004年,开设经济学、药事法规两个本科专业

    第四阶段:2007年国际医药商学院搬迁入驻江宁校区

    2007年,开始招收药物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2010年,开始招收药物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201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开始招生

    2016年,工商管理双学位开始招生

    2017年,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班)开始面向海外招收留学生21人

    2017年,管理药学(国际药品注册)专业硕士开始招生

    2017年,成立经济贸易系、管理学系、药事管理系

    科学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重视科研工作,坚持科研兴院、科研强院,通过不断优化科研环境,强化政策激励与制度保障,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研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实现了明显增长,同时在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五年来,学院承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计委、药监局、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省部委等事业单位,以及辉瑞、默沙东、阿斯利康、北京诺华制药、上海罗氏制药等知名医药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近500项,科研到账经费累计超过6000万元,科研经费年均增长超过30%。2016年全院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2017年接近1700万元。全院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400多篇,出版教材、书籍、著作30余册。

    学院科研涵盖了医药经济管理、医药政策法规、药品质量管理、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多个方向和领域。为适应学院科学研究快速和高水平发展的需要,支撑和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在已建有“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李京文院士医药经济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学院于2018年7月新组建成立了“ICH政策研究中心”、“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中心”、“医药市场准入政策研究中心”、“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等4个特色研究平台,形成了药物经济学评价、市场准入与医药知识产权、药品采购与医保支付、国内外药品注册与质量认证、药物政策与医疗保障、国内外药事法规、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院科研聚焦国家药物政策、药物经济学评价等行业热点问题,为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建言献策,为企事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的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学院在医药卫生领域的话语权。

    党建工作

    目前,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4人,下设5个教工党支部、10个学生党支部,共有党员158名,其中教师党员52人,学生党员106人。

    学院党委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抓大局,抓方向,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大力促进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学院多名师生党员荣誉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学院党委多次在校“最佳党日活动”、“党建创新”评选中荣获前三名,并且荣获2016年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2017年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国际医药商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项教育方针、路线、政策,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师资队伍

    截止2018年10月,学院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共计45人,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讲师16人,具有副教授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学院有专兼职博士生导师18人,专职硕士生导师27人,并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三八红旗手”和省级新长征突击手等优秀教师。

    国际医药商学院师资队伍介绍

    经济贸易系 主任:徐伟

    经济学教研室

    曹 阳(主任)

    徐 伟

    陈在余

    李 勇

    张文杰

    蔡旺春

    周 茜

    黄 勇

    国贸经济与贸易教研室

    胡 霞(主任)

    刘永军

    余 正

    康姗姗

    王星丽

    易红焱

    卫生经济学教研室

    李洪超(主任)

    马爱霞

    田 磊

    唐文熙

    管理学系 主任:褚淑贞

    管理科学教研室

    路 云(主任)

    常 峰

    席晓宇

    庄 倩

    朱依曦

    工商管理教研室

    吴 方(主任)

    褚淑贞

    茅宁莹

    李树祥

    徐怀伏

    吴幼萍

    刘佳源

    市场营销教研室

    罗卫国(主任)

    冯国忠

    李亦兵

    侯艳红

    张 昆

    药事管理系 主任:梁毅

    药事法规教研室

    梁 毅

    丁锦希

    邵 蓉

    陈永法

    徐丽华

    蒋 蓉

    柳鹏程

    颜建周

    李 伟

    张乐乐

    医药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 主任:茅宁莹

    茅宁莹

    谢玉诚

    华 卉

    陈 磊

    李 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