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考研报人工智能是跨专业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有一个常见的工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而言,这个专业名称涵盖的学习及研究范围都过于宽泛了,所以这个专业实际上是偏向于“机械”。还有一个工科专业——自动化,目前在其基础上又衍生出“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其实他们考研的一级学科都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众所周知,本科生其实很难涉及到深入的专业研究,本科生研究所谓“人工智能”多少显得有些尴尬?。所以未来考研打算的孩子在报考时完全可以选择自动化专业(分数会稍低)来代替那些花哨时髦的专业。
有不少课程机械自动化的没有:数据结构和算法、算法设计、机器学习(数学和算法设计是它的基础)、模式识别、智能传感器(机械学的是传感器)、大数据方向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比较紧密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视觉,暂时列举这些。
如果你往机器人方向搞还得学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控制理论的课程;还有芯片相关的比如ARM等。所以机自只能和人工智能挂点边,要补充的太多了。建议学个第二专业和机械互补。
本人从事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课程解决方案和实验室建设方案,希望大家关注、点赞、支持。
不算,有的学校机械学院就开设人工智能方向
跨就跨吧,一跨而过
【沈阳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获三个一等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玉)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沈阳工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师邹永、高猛、穆德敏分别担任指导教师的三项参赛作品均获一等奖。
其中,张洪铭、马腾飞、于鲲、陈立秋、杨楚琪团队的《仿生智能机械虎-墩墩》获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周晓龙、刘虹宇、张富宇、邓璞、王文凯团队的《螺旋推进式种植机》获一等奖。曾佳航、朱园猛、沈楒才、侯鹏、王凡团队的《智能高效水冲植柳机》获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据介绍,以“自然·和谐”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内容为设计与制作仿生机械和生态修复机械,吸引了全国30个省区市704所高校的5415项作品参赛。大赛分为学校选拔赛、各赛区预赛和全国决赛三个阶段,在全国5415项参赛作品中,各赛区推荐参加全国决赛的作品490项。经过国赛组委会的初评,200项作品参加全国决赛第二阶段的评审。辽宁赛区共选拔推荐27项作品入围全国决赛,经全国初评,12项作品入围全国决赛第二阶段评审。
决赛在线上进行,采用现场问辩与作品技术资料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专家组对作品的选题、设计、制作、现场功能演示进行层层筛选、严格评审。沈阳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张洪铭、曾佳航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20级学生周晓龙等同学出色完成了选题、方案设计、加工制作、安装调试,并在问辩环节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优异成绩。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全国理工科重要课外竞赛活动之一。大赛由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各省市金工研究会、北京中教仪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著名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承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教育# #大学生# #高等教育# #创新# #机械#
或许是原始的环境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或许是恶劣的办公地点触发了工程师们对没有机械的世界的恐惧,总而言之,米维大厦就是23世纪人类社会的人工智能核心生产基地,在这个看上去极为落后的大厦里,诞生了一代代高智、高拟人的人工智能产品。——《人间弃子(精装)》
现在大学机械类都是大类招生,大一后分班,属机械工程学院,学习课程差别不太大,不属跨专业。
9527
2022-11-25人工智能属于交叉学科,计算机,应用数学是搞算法的,现在机械设备都要智能化,很多导师的课题都跟人工智能有关。如果就想学习人工智能建议考统计学,计算机专业。考机械专业研究生可以找个研究生方向是智能的导师做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