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北京附近有哪些天文台?,北京附近的天文台,北京的天文台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北京同城圈 #北京头条#您知道在建国门、北京站一带附近胡同藏着一座古观象台吗?北京古观象台坐落于东城区东裱胡同2号。
据记载:它始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家天文台,也是明清之际东西方天文学交流的历史见证。
它是以建筑(包括台体和附属建筑群)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台上陈列的清代8架古天文仪器,台下是幽雅古朴、景致迷人的附属建筑群,时至今日作为历史遗珍。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
从明正统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测近500年,是仍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早在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建国门观象台北侧建立了一座司天台,成为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溯源。
1982年2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1日重新对社会开放,并更名为“北京古观象台”,并请中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题写了台名。
古观象台在东院还设有《中国古代天文学》展览,而且古台还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等。#北京身边事##我的京彩时刻#
#聊点科技#【#中国空间站在北京上空发生凌日#】今天下午15:59分左右,中国空间站在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附近发生凌日,整个过程仅1.6秒。从地面上看,空间站从日面划过的现象就是空间站凌日。本次凌日带宽约5公里,从图上看,中国空间站比左下角太阳黑子还要小。来给正在太空出差的三位中国航天员打声招呼吧!(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谭,拍摄供图:北冕天文台)
秋水共长天
2022-11-24【泪目!77岁老科学家夫妇住13.8平的老破小,与邻居共用厕所,中科院:调查!】近日,一则视频让广大网友泪目!北京天文台原研究员、老科学家段元星夫妇,住在一个仅有13.8平米的老破小的蜗居里。
据老人家介绍,他已经在这个老房子里生活了60年。当年,钱学森也住在这里。
这个房子很小,没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要与邻居抢,排队。
老人家每天的生活,工作,都在这个狭小、逼仄的空间里。
中科院在了解了这个事情后,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来调查协调解决段老的住房问题。
其实,这个老旧小区,已经纳入改造议程,只是迟迟没有动工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让一对77岁的老科学家住在这样破旧的地方,真的不是对待人才、对待科学该有的样子。
如果这么对待人才,将会让许许多多的人寒心。也许,人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何有那么多的高端人才滞留国外了。
老一辈科学家一般都有浓浓的报国情怀,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在,我们还能只让科学家奉献吃草,却不让他们“喝奶”吗?难道振兴国家就靠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明星们吗?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