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科学和技术有什么不同?四大发明属于科学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科学是理论,技术是实践。四大发明是科学。
电影里常用进贡西洋钟的镜头,来表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西方技术的发达,我曾对此深以为然。直到最近我才发现,其实早在唐代中国就发明出了机械钟。一行法师奉命研究天文日历,因而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机械钟,他和梁令瓒一起搞出来的擒纵机构,至今都是各类机械钟表的运行原理。
可以明确的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名列前茅。根据李约瑟的历史研究发现,在15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除了四大发明,像卡丹环、望远镜、代数等等,中国都留下了浓墨一笔。但15世纪之后,西方就追赶了上来,并远远超越了中国。
这就像是两个人打篮球比赛,最开始中国遥遥领先几十分,到了现在西方却反超并多了十几分。
这个至今没有得到确切答案,只有诸多推论的难题,叫做李约瑟难题。
有人认为,文言文的语言系统是一大原因,因为它太过于简略、抽象,并不适合用来作精确定量的描述,因此科学技术的成果难以广泛传播,复刻。
李约瑟却认为,文言文不是问题。中国古代孕育出那么多技术就是明证,文言文是士大夫之间的官方语言,但技术研发者之间应该是有一套自己的沟通语言的,它能够胜任信息传播的工作。而且李约瑟也根据古代书籍中的介绍,成功复刻出过古代的复杂机械仪器。
有人认为,是中国人口多,劳动力便宜,才没法催生省力省心的技术。李约瑟认为这个说法符合直觉,但依然经不起推敲。古代中国发明了诸如独轮车、挽具、水磨坊等等,反倒是西方,地中海地区长期使用奴隶划船,罗马帝国明令不准使用机械搬运神庙石柱,大大阻碍的了技术的发展。
李约瑟更倾向于中国深厚的官本位文化,是这个难题的答案。中国有非常成熟的官员体系,士大夫精英阶层也只认可读书人,对经商做生意、当工人的始终看不起。在15世纪以前,上位者要治理国家,修运河、发展农业、强大国防,需要一批懂技术的人在他身边,因此很多技术得到催生和推广。
在这个时期,强权能够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但也只能达到人力经营农业巅峰所需要的程度,并没有一套成熟的科学思维系统,如果想再进一步得靠商人、靠自由市场。而经商的身份,是处于古代中国鄙视链最低端的,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到顶了。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慢慢地萌芽了科学思维,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相信并有着科学精神的学者、商人,科学技术自然而然实现了追赶与反超。
你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呢?你对中国科学技术早期发达,近期落后的现象,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呀~#大有学问##学问分享官##历史有知识#
科学不受种族、肤色、信仰、地域的限制,而是属于全人类的福祉
“李约瑟难题”是中国科技史上非常热门的一个课题。第一,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率先发展出来?第二,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在知识应用上更有效?
“滴定”这个词是一个比喻,取的是化学实验里的“精确性”这层含义。文明的滴定,指的是精确地测定某种科技成就出现的时间。
李约瑟和他的研究团队梳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们发现,大致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总体上是领先于西方的。
提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了。其实最早提出“四大发明”这个概念的人,就是李约瑟。
我们通常都有个印象,觉得机械钟是西方人的发明,里面精细的机械结构,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在工业上的成就。但是李约瑟的研究团队发现,中国唐朝一行法师与梁令瓒研发一台天文测量仪,首次采用擒纵机构,用水车驱动,让钟表运转和天体运行周期保持同步。
除了机械钟,中国古代还有一项不常被注意到的重要发明,现在通常叫作“卡丹环”。东汉工匠丁缓发明了一种被中香炉,利用卡丹环保持平稳,这要比卡丹早了一千多年。
我们通常认为,望远镜是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在1608年发明的。但是李约瑟发现,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中国苏州有一位名叫薄钰的工匠也独立地制成了望远镜。
在数学上,中国和西方各有所长。古希腊的数学家欧几里得为西方奠定了几何学的基础。相比之下,中国在代数方面更有优势。在宋朝和元朝,中国人解方程的技术是世界领先的。
李约瑟相信,他所掌握的大量证据足以证明,古代中国在长达十六个世纪的时间里,在科学技术方面总体上领先于西方。
大致从15世纪开始,中国在科技上的成就逐渐被西方追平,并且反超了。近代以来,西方经过了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洗礼,在军事、航运、医疗各方面技术上全面领先于中国。
在有关人类文明发展的问题上,李约瑟受到马克思主义很深的影响。在他看来,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与落后,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当时有不少西方人相信,现代科学之所以没有首先诞生在中国,是因为中国的文言文不适合进行科学的表达。但是李约瑟认为,古书上的记载不详,只能说明士大夫阶层对器物的了解和兴趣都比较有限,但这并不妨碍发明家和工匠进行有效的沟通。
还有另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走向迟缓,是人口过剩导致的。李约瑟考察了中国和西方的历史,他发现,无论在人口多么过剩的时代,中国都始终有替人省力的发明涌现出来。
从历史事实来看,在官方力量的加持下,中国古代的技术人才从来都不缺市场。李约瑟据此判断,中国古代强大的官僚系统,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但如果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官僚系统的强大塑造了官本位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最终间接地抑制了科技的发展。士农工商的等级,让最优秀的人才都在努力挤进官僚系统,分流到商人群体里的就非常有限了,中国古代的商人阶层很难形成自己的“精神目标”。
商人阶层没有精神目标,就没法凝聚成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很多西方的历史学家都把科学革命归因于商业的繁荣。李约瑟相信,资产阶级的成熟是现代科学诞生的一个重要的准备条件。
李约瑟并没有认定西方的道路就是绝对正确的。在他看来,资本主义远不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未来的世界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社会约束力,这才能促进包括科技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发展。
现代科学虽然率先诞生在西方,但绝不会因此被西方垄断。科学不受种族、肤色、信仰、地域的限制,而是属于全人类的福祉。#李约瑟难题#
技术是科学与客观的统一体。
科学与技术,只是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分化!为什么我不说技术于现实?!因为现实自然性于生态保护性!而科学与技术已超出了自然性这个游戏规则!过多的人为干预,已脱离了自然本相!维护自然生态于稳定方是长久之本!
科学可以理解为理论知识,科学知识的运用则是技术,四大发明都属于技术范畴。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范畴,科学以探索自然真象为目的,诸如自然的本原?是连续或者分立?是否是统一?客观对象运动变化的规律,存在形式,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客体本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等。科学探索本身没有功利性,没有有用无用,有利无利之分。这是因为自然本身本来就是那样子。与是否有人类存在,人们是否思考它无关。
而技术是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之上的对客观对象与规律的主观的借用。古人有句话说的好,人无它能,善假于物也。技术能力体现了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技术是功利的,人们揣着功利的目的来从事技术活动。但这里有一个矛盾,如果从功利出发,人们便不会从事无功利的科学探索。而我们不进行科学探索,它反过来会制约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来进行,不是乱来的。
而在我国似乎只谈技术,不谈科学,这是几十年来,我们国家没有独傲于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的根本原因,我们只是在跟随与模仿。
四大发明纯粹属于技术的范畴,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通俗地说,是科学解释事物的因果逻辑关系的,技术是生产加工产品的一些技艺和术法。
就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活字印刷、火药)为例,它们是技术而不是科学。
因为,虽然能制造指南针了,却未探究出电磁的原理和规律;虽然发明了火药,却未探究出火药的结构成分……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不能称为科学。
中国“四大发明”不算“科学”[what]只能算“技术”[what]我们看看究竟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英文是“Science”,而“技术”的英文则是“Technology”,可简写:S & T。
平常习惯将科学与技术连起来说成“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Science & Technology),这些习以为常叫法并无不妥;可有人硬是将“科学技术”拿来说中国“四大发明”只算技术,而不算科学。
那么“科学”的定义是什么?有人定义为“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并能延伸到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推动人类活动进步”。
如果说上述“科学”定义是成立的,那么定义中的后一句话就明白表达了“科学与技术”的内在关联是完全密不可分的;那种不具有“延伸”性和“推动”性的科学具有“玄学”之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在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实在在应用在社会经济和军事活动中,关于为什么没有上升为“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被系统化和公式化的知识”?
这恰恰说明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哲学逻辑是不同的,中国人信奉“实践出真知”,这“真知”是什么?是指导实践的灵魂,是科学外壳里的核芯内涵。
西方人信奉无中生有的上帝,先给出个合理的“假定”,再证明合理“假定”的存在,不可否认西方人的这类“假定”有不少得到了存在的证明,更多是星辰大海的“假定”永远无法证明其存在。
有别有用心的专家不厌其烦地拿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说事,说“四大发明”只是技术,算不上科学,其手法不外是“科学技术”割裂论和对立论;忽略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立刚科技观察的视频
这个科学与技术的区分,我再来补充说说,科学是将很多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和功能,加以概念化抽象化演绎出一个结论,并通过实验手段用逻辑思维的方式求证。得出当时条件下的普遍规律。(具体实用性不强,但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实用物)技术就是针对某一物质功能和特性,加以开发和提升,不具有普遍性。
科学主要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技术主要指生产手段。
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印刷、火药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是技术,如果一定归类于科学也是没有逻辑支撑的科学。
谢谢!
沉稳之选
2022-11-22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由于科学传入中国比较晚,人们对科学的了解程度不够,经常把科学和技术放在一起,统称“科技”,于是我们逐渐把科学和技术理解为意思大致相同的两个词甚至混为一谈了,而英语中,科学是science,技术是technology,可见科学和技术有很明确的分界线。
科学和技术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通俗的讲,科学是纯理论层面的,技术是直接运用到实际的;科学是研究一个现象背后的原理,技术能够直接满足主体需要;科学研究的是“为什么”,技术解决的是“怎么做”。 科学看起来不如技术重要,甚至有些无用,但科学的关键作用是能够指导技术,一项科学理论的发现可以指导千百项技术发明。所以,任何一本讲述科学史的书都会沿着毕达哥拉斯,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这个脉络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而爱迪生,特斯拉这些为人类同样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只能算发明家,算不上科学家。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虽然很伟大,但只能算是技术范畴,古人只是由现象搞出了发明,并没有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规律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