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应届生可以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吗?非全日制学校认可度高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纠结啊,到底要不要调剂非全日制。
前面说同事的女儿考了386分,第一志愿没有复试资格,调剂也没有成功。
同事女儿是应届生考研,现在有个学校说有非全日制指标可以调剂,同事和她女儿都在纠结要不要调剂。我给的建议是应届生不要调剂非全日制,主要理由是:
理由一: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很难获得应届生身份参加校招和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只能走社招的途径找工作,就业压力大。
理由二: 非全日制学费贵,还没有奖学金、补贴等各种优惠,甚至寝室(尽管要交费)都不提供,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学生读书时心理压力大。
理由三:非全日制目前在社会上认同度低、含金量低,找工作受到一定差别化对待,有名气的私企、绝大部分国企公司和公务员选调都限制非全日制报名。
研究生非全值得去读吗?
每到考研调剂时,总是有同学问要不要调剂到非全,实际上你问这个问题时,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你肯定多多少少知道一点有关非全的信息,心里纠结,怕没上岸全日制,又不想这一年白费,就来这里问大家,征求大家的意见。实际上你没必要纠结,你一个应届的毕业生有没工作调剂非全干什么?
到时候又退学又重考,又费钱又耽误时间。应届生尽量调剂全日制,实在不行二战、甚至三战都是值得的。
对于网上有些是否调剂非全的问题,有一种人很不客观,就是想调剂到非全的应届生,在此期间已经找到了工作单位,调剂到非全的考生应该就近调剂,同时单位能否有时间让你去读也是个问题,如果是机关或事业单位还可以,私企等时间上可能会有冲突。可以想一下,一个广东的考生,如果考上人民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果只在周末上课,即使不考虑金钱问题,时间上能否允许都是问题,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在调剂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情况,不听他人的,无论调剂与否,都要积极准备复试 ,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还有人问非全会不会认可度提高,我在这里负责任地告诉你,非全永远不可能和全日制相提并论,非全在社会上永远是花钱混学历的代名词!
非全研究生被社会各界广泛认为是在职研究生,就是花钱买文凭,和非全本科一样。公务员和各大招聘考试和遴选根本不让报名,国企私企也明确只要全日制研究生,学校不发派遣证给非全研究生,使非全研究生无法做应届生,学校禁止非全研究生参加大部分校内活动、比赛、评奖’。非全根本不能用来找工作,在事业单位也只能涨两百块每月。建议大家不要报考,如果调剂到非全,宁可二战,也不要浪费钱和时间混一个没用的文凭。
我是@学姐阿稻 一个专注于教育的,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教育新知。
比如非全日制法律硕士甚至博士,就算是北大非全日制法硕法博,按照规定也不能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全日制法学本科却可以,所以很多时候非全日制学历还是受种种限制。
2022考研|#研招报考#院校招简解读:比如中南大学,1.该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复试阶段不能相互调剂,但是有的院校,全日制是可以调剂到非全日制的,甚至有的院校调剂优先录取本校一志愿全日制,能接受非全日制调剂的考生报考时可以注意对比;2.该校对推免生的青睐,统考生需注意报考院校推免的情况和趋势,虽然一般要求为院校推免录取总人数不超过总录取人数的一半,但是单个专业,院校是可以大部分招收推免生,甚至仅招收推免生的;3.该校大部分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但个别专业除外,而这几个专业对毕业年限是有要求的,对于在职人员的名校梦,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专业来实现,管理类联考里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都是不错的选择。
左岸
2022-11-22非全刚改革,国家竟然决心提高非全含金量,必然会上升的,以前就是个废纸,现在好歹是个文凭。
非全的坏处,一是学费贵,没有奖助学金,没住宿,俩年算下来,差个三四万以上,没有上限。但是有钱也无所谓。
第二就是没有什么归属感,在我们学校,对待非全和全日制已经很接近了,但是非全住宿是另外安排的,寝室见不到,平时上课也不认识,但是你要是善于交际其实也无所谓。
好处就是容易进,非全调剂无非是从报考本校的落榜生以及其他学校的落榜生里面调。我们这一届非全的调剂就是从报考生里面调,谁愿意来非全说一声就行。还有就是从外校调剂全日制失败的,愿意读非全也是来者不拒。
至于含金量这东西,仁者见仁,自己好好学习就行了。你说现在985的非全的调剂生基本是双非或者中下211的,985的根本不愿意来,找工作HR基本都明白。我们这一届有俩个全日制没上成愿意到非全的,一个南大,一个湖大的,开学直接没来报道。我同学今年还有考北师的,本来想调剂非全的,结果直接被招生办否决了,那边直接告诉他没什么意义。
但是双非上个985非全还是很有好处的,平台和资源很重要,抓住机会提升自我,学历这东西都是其次的,实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