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录取时,学校要家长的身份证是怎么回事?一定要给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
考研录取时,学校要家长的身份证,这不可信,不用理他,如果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打给报考院校的研招办或报考学院的科研秘书,电话网上都可以查到。
我也是从研究生走过来的,初试复试面试和家长都没关系,也不需要家长的身份证。即使入学了,也和家长没关系,我研究生父母的电话我也没要过,通讯录里也没有。除非研究生在学校里出什么问题,这时才需要联系家长,平时都没有联系。每年参加系里组织得研究生面试,都是一些专业问题的提问,都是和专业有关的,最多问你是哪个学校的,本科时参加了什么学术活动。
所以,遇到事情多想想没坏处,如果感觉不合理的话,不要急于行动,多找个人商量商量没坏处。骗子的手段不见的有多高明,关键是他击中了我们心里弱点。知道家长都希望学生复试成功。我也被骗子,当时急于等一个快递,结果刚好有天有个骗子给打电话说有快递在他手里,还知道我的姓名,说需要身份证号才能领取,说是关于银行信用卡的,这时才意识到被骗,因为我根本不用信用卡!谁都可能被骗,被骗几百万的也有。骗子可能给无数人打电话,碰到心理里刚好有事的可能性太大了,所以他们总会成功。
上研后要防火防盗防师兄?在这之前,首先要防骗子!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高等教育、考研、高考请关注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需要的,我儿子去年上研开学过后说学校要的。就是西北大学。
你好,一般的研究生院校是不需要家长身份证的,除非说是特殊的专业,比如说涉及到国防军事,这个比较敏感的一些职业,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的。因为考研的话他和中小学和高考不一样,呃,他不是说义务教育考研的话属于高等教育,呃,并且考研的学生他已经成人呐,这个一般是不需要家长身份证的。或者是学校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呃,这个需要确定一下你的这个父母身份,或者是到时候万一有什么事情。需要这个父母的配合等等,这种情况你具体可以问下学校的研招办。
不要家长的身份证,我儿子今年研一,985院校的。
考研录取时,学校要家长的身份证,这个问题要看学校是要的家长的身份证原件,还是身份证号码。这两个是不一样的,题主也没说清,所以我从两个方面回答:
考研录取一般是属地管辖,考研报名时因为没有采集父母详细的身份信息和身份证号码,在拟录取环节调取家长身份证信息可能是为了核实考生一些信息,这个属于正常操作。但是如果在录取环节索要身份证原件这是不允许的,招生环节中不能用身份证,优盘等外界设备接入录取机器,防止中毒。
根据我的经验,研究生录取是不需要提供家长身份证的。
只是在相关的档案材料里有家庭关系,
需要填写父母姓名,但是也没有身份证号码这一项。
不知道你是报考的哪个大学?
需要问清楚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
要家长身份证有何用途?
2021复试注意事项!#考研复试#
三月中旬国家线就要公布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复试,就目前形势来看,线上复试的概率还是挺大的,如果是线上复试,该如何准备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材料方面
身份证、准考证这是必须要有的。此外,根据不同学校要求,可能还需要准备考试承诺书、大学成绩单、四六级成绩单、荣誉证书、政审材料等等,这些材料可能是在复试时展示给老师看,也可能需要邮寄,还可能电子版上传文件或指定邮箱发送,大家一定要多多关注目标院校公告。
2.复习方面
专业课:如果是线下就需要像初试一样做题,考察角度相对综合,毕竟会留给大家几个小时去写答案。而线上复试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很多高校有两种选择:①直接把专业课笔试题目去掉,增加面试成绩所占比例;②把笔试题换成现场抽题回答,由笔试变成口述。
[比心]专业课是一定要复习的。不管是线下笔试还是线上抽题回答,老师会非常看重你们的专业基础情况。去年直接把专业课题目去掉的学校也是少数,今年各高校肯定会提前准备好复试方案,考虑到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各高校对复试中专业课的考察一如既往的看重。没有捷径可走,这一块,不管是写还是当场背题,心无旁骛去学就是了。
此外,大家在准备专业课知识点学习的同时,要尝试把问题和答案口语化,也就是遇到一个知识点时,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老师会怎么提问,你也要做好口述回答的准备,这是线上复试模拟非常重要的一点。
[比心]政治复习。同学们需要关注目标院校的复试公告,大部分学校都会给考试大纲的和参考书的,在公告出来之前,同学们可参考往年的考试内容做好准备。据去年经验,思想政治素质主要考察同学们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老师可能就某个事件让你谈谈自己的政治认识和看法,也可能考察对政治热点话题的了解程度,只要你是社会好公民,再在理论知识和时事热点上用心准备,政治一般不会成为你考研复试的难点。注意,该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还是要有,这就要参照学校给出的政治考试大纲了,大家也可以去问问去年考过的学长学姐,进行针对性准备。
[比心]面试(英语+综合素质):
这一块对大家来说,线上和线下考察的方式区别不大。只不过一个是面对面的问答,一个是隔着网络以视频方式交流。中英文的自我介绍、科研实践经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的问答都是应该准备的。
3.设备方面
[比心]电脑、手机
去年要求单机位、“双机位”、“三机位”的学校都有,机位可以是电脑,也可以是手机。建议使用笔记本电脑,去年有台式电脑中途停电情况。
[比心]麦克风、摄像头
麦克风主要用来回答老师问题,有些电脑在不用耳机的情况下收录声音效果不佳,这个同学们可以自行模拟试试。电脑摄像头不清晰的可单独购买清晰的摄像头辅助。如果不需要电脑辅助答题的话,直接用手机做主机位也是可以的。
[比心]手机支架:
为方便把手机机位调至适当位置,大家可以选择适合的手机支架,是很方便的。
PS:建议大家使用有线网络,不要使用wifi,因为很有可能在面试的过程中出现信号中断的现象。东南大学有规定“如果出现信号中断的现象,面试老师会立刻给考生打电话,如果考生在1分钟内未接通电话,代表自动放弃资格”,所以网络环境很重要。
4.心态方面
心态一定要好,不要惧怕线上复试,正常对待就好。我个人认为线上复试对我们是利好的。一来你不用跑去志愿院校,减少路途奔波,也不用异地定宾馆;二来在熟悉的场所复试不必担心环境陌生,减少紧张感;最后考试内容受制于线上形式,便于同学们有针对性准备哇~
2021的考研人儿,加油!
考研复试:复试面试五大禁忌
禁忌一:复试资料不齐备
复试前要了解报考院校所要求携带的资料,并带全。比如统考考生(应届本科毕业、往届本科毕业生)要准备准考证、毕业证、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生查验学生证)、身份证、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加盖教务或人事部门公章),并准备相关复印件。
禁忌二:忌未多方面了解复试内容
复试前招生院校都会有通知,复试内容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听说能力等,不少院校也将心理测评放到复试的内容当中,与此同时,举止表达和礼仪等方面也在考查范围之内。对此,考生应该多方面掌握,及早准备。
禁忌三:忌夸夸其谈
导师要的是那些能做事少说话的学生。所以你与导师第一次见面时,不要夸夸其谈。不妨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最好是在自己见导师之前就准备好,一个能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比一些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还重要。
另外,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态度要诚实,切忌不懂装懂,夸夸其谈。如果这个问题确实不懂就坦率地说“不了解,以后会朝这个方向努力”,千万不要闪烁其词。
禁忌四:切忌心态失衡
一般而言,初试考察的是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而面试则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多方面考查。因此,其中的弹性空间就会更大,甚至很多情况会有导师自身的喜好。
因此,考生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尽力而为,而不应对结果耿耿于怀,这样反而能更加自如表现。
禁忌五:切忌没有自我特点
许多考生在面试前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英语自我介绍,专业了解情况等。不少学生选择了从网上或其他渠道找些资料来背诵,在复试时有严重的背书痕迹。这样,就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会觉得考生的表现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比如,纵观这几年的英语口语考查,就有对一些热点话题的阐述。一般而言,包括新近发生的社会时政话题,公共政策事件,焦点人物,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教育资讯等。对此,考生要特别关注。
最好经常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和收听英语广播,掌握新资讯,这些都将有助于自己组织思想和练习表达的逻辑性。对于这样内容,考生一定要提前准备,并且要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风华依旧
2022-11-20今年开始,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研究生,学校会要求填报家长身份证号码。这是为了家长个人所得税统计时,抵扣教育支出费用。每年可以减少一万两千元左右的纳税额度。具体办法就是家长申报时直接填写在学子女的学校名称,入学毕业时间,不用另外提供证明。税务机关会直接联系教育部门核查。
当然,要确定学校人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