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22年研究生真的比本科生好就业吗?一定要考研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名377万,录取率才27.9%,30%都不到,2022年报名直接飙到457万,按照这个比例,有330万考不上研究生,就业难让多少人抓住这棵救命稻草不放啊?
经常看到有网友说,自家的孩子说是要考研,实际上吃喝玩乐,活脱脱啃老的样子,还说不得,愁坏了家长,以前说不读书上“家里蹲”大学,现在变成是读“家里蹲”研究生了,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大学生呢
据不完全统计,
2022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是457万,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反映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困难的原因又是经济的萎缩。
2022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不仅仅是应届本科生,也有大量的往届本科生。
有的已经就业,因为经济形势变化,或者失业,或者工资下调,再回过头来考研。
2021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是多少人呢?
377万。
一年之间暴涨80万。
2020年参加考研的是多少人的?
341万。
2019年参加考研的人数是,290万。
2018年是238万。
2017年是201万。
本科生就业压力加大,只好考研。
研究生毕业以后有哪些工作可以做呢?
据统计,目前,外卖小哥的队伍里有七万研究生,极大的提高了外卖小哥的文化素质,平均水平。
经济形势如果依然如此,一路走低,估计明年的研究生考试人数还会增加。
甚至会达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总人数,那一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570万。
那已经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有文哥以前的"老三届”,也有文革十年中毕业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那一年的录取人数是27万,这27万里包括本科,专科和高中中专。
任何时候,我都不觉得研究生一定会比本科生好就业。对招聘人才的企业来说,应聘者的个人学历当然是重要参考的一环,但单看学历还远远不够,还要看应聘者所学的专业以及应聘者的个人综合素养等。本科生又怎样呢?研究生又怎样呢?所谓人才,用最能让人听懂的一句话说,适者就是人才。我国就业门类之广,只要你学的专业对口,而且个人综合素养也是棒棒的,研究生未必一定比本科生容易就业。
#青岛头条#据麦可思《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的数据来看,目前因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的薪资下降明显,很大一部分选择了考公考编或者考研,其中本科毕业生脱产备考公务员的比例比之前翻了一番。今天咱们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数据,大家长按点赞按钮支持一下,转发给需要对任。从数据来看2021届本科学生平均薪资是5833元/月、高职专科毕业生平均薪资是4505元。你拖后腿了吗?还有就是不同省份的工资水平也存在一些差异,你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这些地方的应届毕业生薪资会高一些,这些地方的2021届本科生平均工资是6484元/月,高职专科平均工资是4984元/月,在全国范围内始终是遥遥领先。我们再从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来看,本科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和高职专科的铁道运输类专业的学生月收入较高。2021届本科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平均薪资是6886元/月,高职专科铁道运输类的学生平均薪资是5280元/月。其中,本科的计算机类专业平均月收入最高的专业是信息安全专业,高达7439元/月,软件工程专业月收入也超过了7000元。此外,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互联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也进入前十名。还有没有就业的同学都干什么了呢,他们是选择了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还有就是考公考编和考研了。再跟大家分享三组数据啊。
第一: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2%的本科生选择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主创业群体的生存挑战持续增加。2018届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本科毕业生中,三年内超过半数退出创业,仍在坚守的比例(41.5%)相比2017届同期(43.4%)进一步下降;创业的高职专科毕业生中,三年内有六成以上退出创业,仍在坚守的比例(39.5%)相比2017届同期(41.0%)进一步下降。
第二:2021届本科生读研比例持续上升。2021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外读研比例为19.2%。其中,国内读研比例为17.2%,较2019届(15.2%)的增幅为13%。2021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为35.4%,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为13.6%。比2019届有很大的提升,2019届“双一流”院校的读研比例为30.0%,地方本科院校的读研比例为12.2%。通过这个数据来看哪些地方高校的本科生的读研率只是双一流高校的三分之一多一点,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真正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宁可回去复读也不愿意去读一个普通大学了。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跟重要。
第三:考研“二战”比例上升,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准备国内考研,不就业,脱产备考的学生占比6.1%,其中准备“二战”的比例能达到4.9%,2019届的3.4%,2020届的4.3%有很明显的上升。其中,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二战”比例高于“双一流”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首次考研失利的情况更为普遍,2021届准备“二战”比例达5.0%,高于“双一流”院校3.7%。这也反映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大,毕业生更希望通过研究生学历增加就业竞争力。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家长就可以看出来了,为什么要考双一流高校,为什么要选择相对好的专业,因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真多很严峻,一定要给孩子好好的规划安排一下,家长又规划孩子有未来,大家对大学生考研和祝大家都能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教育
2022-11-20如果不是因为生存的原因,能读研究生就暂时不要就业,读研究生最大的收获是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