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是考一个211重要,还是专业好重要?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整个河南省只有一个211院校——郑大,剩下的本科院校多为普通二本院校。
考研,是河南大学生在毕业之前一定会面临的抉择。我接触过很多很多考研学生,上来就是要考211、985院校的研究生;在面对考研过程中,渐渐都会将预计目标改成与自己院校专业比较接近或者稍微好一些的。当然也有继续坚持考211、985或者名校的普通二本院校学生,虽然很多都沦为炮灰,但是也鲜有上岸。
今天研学姐就带来了一位考上了985的二本同学的后续故事,希望能给还在自卑和犹豫的你无穷的力量!
@A同学
本科省内二本,考研笔试第一,到上海Top2的985
“考上985后,我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喜欢的学校,遇到了很多很优秀的人,也无形中影响了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也属于那类人。研二参加了一年的国外项目,已经回国。现在准备毕业去工作。
在找工作中,我发现研究生985确实给我排除了90%的障碍,包括之前投实习的时候,都给我开绿灯。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公司单位也会因为本科不好而有所迟疑。不过优秀的公司单位还是会给年轻人机会,你如果有优秀的经历或者能力,也会被青睐。
我想说的是,直到现在,我仍然羡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国外名校读书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最重要的时间。
在学校做一些活动或者参加一些会议活动,可以感受到他们之前4年所接受的资源已经把我们甩了很远。
举个例子,我们研究生班上大概有4个本科985的学生,在大家基本都是找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时候,一个女生选择去国际组织(她研二的时候就去非洲做了类似贫困儿童基金的事情,自己募资),另一个女生不知道签了哪里,但是最近是去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关于女权运动的会议。人生很长,我们有机会去走得更远,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我放弃。”
“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这是很典型的纠结问题。对于这一提问,无法给出确凿的决定,想分析一下,希望能为你做抉择提供帮助。
其实,在能保证不会被调剂到很冷门专业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名校会更好。一是在211之类的高校中,周围会有很多比你优秀的人,师生素质也更高,你可以向他们学习,不断进步。而且,学校很可能会成为你毕业后资源人脉最多的地方。其次,在世俗眼光中,找工作的时候学校牌子重要一点,不找工作打算继续读博,也可以找个更好的导师,以后申博方便。
如果有自己确定要读的并且自己喜欢的专业,那肯定选择该专业相对较强的学校,而不一定是该专业不算强势的211。比如你想读文史类专业,最好别选择偏理工类的211高校。而且,未来工作就是兴趣,挑自己喜欢的专业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甚至可以无视211的金字招牌。在这个基础上,你还可以去了解一下你想考的专业的就业情况,可以为你的决策提供更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考虑一下地域因素、城市对你的影响等。平心而论,专业和学校都不是那么的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对待怎么思考怎么选择,这些都是需要结合自己情况的。希望你能得到令自己满意无悔的结果。
考公务员门槛好高啊!一个县招录公务员,起步就是985、211院校双一流专业本科毕业生或者是全日制研究生,这条件能招上吗?我觉得真没必要,做群众工作,没必要闹那么高的学历,越接地气越好,哪怕是后期学历升级的也无所谓,毕竟走进田间地头不用那么高深的理论!再一个,作为一个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那么专业,挣每个月5000块钱左右,那么纷繁复杂的工作,半年回不了一趟家,找个对象都费劲,图的是啥?
研究生还是要读985、211学校的,毕业后找工作稍微好找些(很多好点的单位还要看第一学历哈)
不讨论个案,从总体上来说,学校的档次也基本决定了学生的出路。
第一档是C9高校,也就是清华北大等九所最顶级的高校。第二档是C9以外的985高校。第三档是211高校。第四档是普通高校。
高校的档次,决定了教师和学生等整个学习的软环境,决定了毕业生的整体能力。
毕业生的能力,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档次,又反过来决定了整个校友资源的就业层次。
所以,档次越高的学校,越会在个人能力和人脉资源给毕业生带来收益。能上211,就不用考虑普通学校了。
岁月沉香
2022-11-20我的真实经历,我当初考研回本省,本科211,考研的学校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本省211称作A吧,一个是一般一本称作B,A的土木工程是靠B的支援才建立起来,而且专业排名全国排名远不如B,我就决定考研考B,当我找工作的时候去A听宣讲会,有的公司根本不考虑专业排名,就只认211,第一轮面试A,B学校的学生都有,第二轮除了我没有B的学生了,我估计也因为我本科是211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