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想当心理医生,分析并治疗,该选应用心理学还是心理学?

想咨询一下关于想当心理医生,分析并治疗,该选应用心理学还是心理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教育

    你说的想要当心理医生。在高考填志愿时应该填的志愿是,精神卫生专业。

    以前可以考心理咨询师二级。现在不可以考了。

    国家正在改革。真的想学的话,多听课程。多学习。

    可以选应用心理学

  • 淡定从容

    选应用心理学更合适一些,不过是应用心理学也要分在哪些方面的应用。比如说又有教育心理学、司法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等,那看你是要在哪一方面发展。

  • 金色晚霞

    你这问题问的就像是 : 我想要学医,不知道我应该是学医学呢?还是应该学内科呢? 在国内心理医生可以分成:心理医学和心理咨询它是分在两个门类上的。 如果你想要当的是心理医生你应该去医学院 ,有精神疾病类的 。心理咨询这个专业会被划分在心理学院或者教育学院。如果是比较在心理学领域领先的大学的话,他会有跟心理咨询更加贴近的专业 ,比如心理健康这一类的专业 。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咨询师的话,那么北师大毕业的北师大下面有心理学院毕业的,那就会是一个相当牛的背景了 , 那么反过来,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心理医生的话,那就是北大医学院毕业的会显得很牛了 。

    所以在我的理解当中,实际上你这个问题在本质上出了一个错误,就是心理医生虽然也有分析并治疗,但是心理医生还是以药物临床治疗为主的,并非分析与治疗。我会理解为你对于什么是心理咨询师和什么是心理医生,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不知道区别在哪里。

    免费附送你一个小小的回答,心理咨询专业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在就业以后的收入上都不是很看好 。

  • 沉稳如山

    ?【小明语录】编辑:李艳玲
    负面社会阶层暗示的危害性
    有一年我做一个长达一年的企业EAP,需要一个团队帮我做统计分析工作。当时招募了几个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跟我们一起去完成这个项目。

    其中一个马上就快毕业了,我跟她聊天时问了一句,说你父母是干啥的呀?她回答说我父母是城市里面最底层的人。

    什么叫做一个城市里最底层的人呢?她的意思是城市贫民。当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观察到她做事、与人交流,有一种东西深深地烙在了,她的交际模式里。

    这个孩子学习也好,其他各方面自身条件都挺好,按理说她应该有一个好前途。
    社会阶层和家庭经济地位,对她心理层面上产生了一个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作用,成为影响她不能够充分展现才能和魅力的重要原因。

    社会阶层和经济条件地位基本上是一个固定的状态,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最大化地发挥,或者说避免一些消极的影响呢?
    这是关于社会阶层教育的第二部分,家长能不能够主动做一些事情,来让孩子从社会阶层教育中获得养料,有一个正面积极的作用。

  • 静以修心丶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考生和家长问过心理学专业,认为这个专业是冷门专业,这里简单聊一下这个专业,给考生做一个参考。

    一、在学科分类中,心理学类属于理科,它下面包括心理学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可以简单理解心理学专业研究理论,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心理学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中的应用,这两个专业的基础课差不多。

    二、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理论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涉及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学校生活,医疗保健,环境等。

    三、群体心理学研究群体分类,从众行为,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等。

    四、经济心理学。前段时间有家长问中央财经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觉得这个专业与该校的特色距离较远,会不会是一个冷门专业。中央财经大学这个专业是经济心理学,本科就业率为89.29%,高于金融学的86.46%,经济学的78.89%。它是研究经济活动中心理的一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在金融单位可以做消费者咨询等工作,也可以做人力资源工作。

    五、心理学专业大部分是在师范类大学里面。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B类以上非师范大学只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第四军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其中北大,北师大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为A+。

    六、心理学与很多学科都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和教育结合在一起成为教育心理学,有的学校颁发学位是教育学。

    七、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学应用范围很广,但是每个领域规模不大,不像计算机专业那样大规模招聘。很多毕业生考心理咨询师证,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很多中学也有心理教师岗位,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

    更多大学专业内容分析,请关注@聊聊考试有数据,有逻辑,有结论。
    #虞书欣##乌合之众##武汉头条#

  • 坏人。

    那些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的人,究竟是什么心理?

    当人们处于社交场所的时候,考虑到人际关系和未来的发展,大家都会让自己看上去友好热情,文质彬彬,不过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只是社交面具,等到回到家之后就又会恢复至原本的模样。

    尽管人们在外人面前和在家人面前的样子大多是不同的,但这种反差却并没有让人觉得怪异,或者说反差的程度并不算大,然而有一类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在工作和社交的场所中表现出热情友好的样子,然而回到家却对家人大发脾气。

    有着双重面孔呢?他们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其实这来源于印象管理。

    对于不熟悉的外人而言,给他们留下好印象这件事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你们之后的合作,可是在家人面前你就完全不需要伪装了,毕竟朝夕相处这么多年,彼此的本性早已摸清了解。

    与其在家人面前伪装成友善的样子,倒不如踏踏实实的做自己,反正对方绝不会因一点矛盾就轻易离去。

    不仅如此,对家人不好的人还习惯性的忽视家人的付出,或许是由于这种付出太习以为常了,所以大家记住的反而是不开心的时刻。

    心理防御机制(Personality mask theory)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据精神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它属于自我的部分,当自我察觉到来自本我的冲动和欲望时,心中便会诞生出焦虑情绪,进而启动心理防御机制。

    替代是防御策略中的一种,假如某个人被其他人惹怒或是遭受到侵犯之时,他的第1直觉绝对是报复回去。

    但由于两个人的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再加上某些规定的约束,致使其无法立刻发泄出愤怒的情绪,所以他必须要找一个合理的渠道宣泄出不满的心情,于是他会把其他人当成替代对象,进而把脾气撒在这个人的身上。

    比如因为父亲在工作中遭到了领导的批评,当下的他可能不会反驳领导,但回到家之后,但凡看到孩子做了一丁点的错事,他都会大发雷霆。

    对于孩子而言,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无法反驳父亲,更无法轻易的离开这个家,所以他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一切。

    对外人很好却对家人脾气很差的人,大概率是在外面受到了委屈,所以才借故朝家人发脾气。

    人格面具理论(Personality mask theory)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人格面具理论,每一个面具都代表着一个子人格,所有的子人格集合在一起方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人。

    或许有的人认为戴上人格面具的这个行为会让自身看起来过于虚伪,因为你要把不属于你的特质强行的套在自己的身上,这么做不光会让整个人充满违和感,同时还具有着欺骗的意味。

    事实上,戴上人格面具具有社会适应性意义,它能够让人与人和谐相处,哪怕是与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也能维持住友好的样子。

    如果你想在事业上有所进步,就免不了要与周围的人处好关系,所以在实现梦想获得成就这件事上,人格面具绝对是进步的基础。

    和家人待在一起就完全不同了,和家人在一起是最为放松的时刻,我们完全无需在对方的面前伪装自己,但大家一定要明确一点,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怕你与家人有着血脉关系,当你说出伤人的话,或是做出冷漠的举动时,对方依旧会感到伤心。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多体谅家人,千万不要因为彼此的关系足够密切就不在乎对方的心情,无论是与陌生人打交道,还是与最亲近的人打交道,我们都要有所克制,不要随便的发脾气。

    更何况这世上唯有家人是最爱我们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把最好的脾气留给他们呢。

    还有一些人对家人的态度糟糕是因为他们天生自私,这类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这种人从未试图理解家人,也不曾尊重家人,如果大家发现你的身边就有这类人,千万不要被对方营造出的假象所迷惑,他对至亲至近的人都不愿意付出耐心,更不要说把真心交付给普通朋友了。

    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没什么坏处,也许你不经意间的改变就能让家人感受到融融的暖意。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一起聊聊吧。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 教育

    当心理医生,应该学的是咨询心理学专业。台湾省的一些院校有专门这样的专业。目前国内的院校有这个专业的并不多,有的学校有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建议在读研的时候选择这样的专业,本科直接报考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划分很细,但是大多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无关。

  • 教育

    相当心理医生我觉得前提自己有这方面的经验最佳,本人上高中出现过心理障碍。心情低落,有抑郁感觉,看什么都是灰色的,没有意义。后来自己买了一些相关书籍,不断分析自己的病源。慢慢的让自己的心理调整过来,我觉得一个好的心理医生起码他要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心理救赎。这样他才能真正的知道对方病人的痛苦对症下药。

  • 教育

    首先,应用心理学属于心理学。

    其次,在国内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相比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是没有诊断和处方权的。如果你所说的分析并治疗仅仅是指通过一些方法去帮助和治愈来访者,那心理咨询师可以做的。但是,心理咨询师是没有资格给来访者开药的。比如说,如果有一个来访者来咨询,你通过量表等方式评估认为他有抑郁症,那么就应该将他转诊到医院的精神卫生科。而不能在明知他有抑郁症的情况下,还将他留在自己这里。但是,如果他在医院就诊治疗的同时,在你这里做心理咨询,这个是可以的。

    所以说,你要先搞清楚,你到底是想做什么。另外,即便是心理咨询,其实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也很有限,还是要参加一些其他的基本功、咨询伦理、各个流派的方法、理论基础等系统专业培训,并且要多实践。

    还想提醒的是,心理咨询其实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专业,想要有所成,要花费不少钱。一般来说,并且一个心理学咨询师从菜鸟入不敷出到最终靠心理咨询就能够有稳定的不错的收入,大概得积累十年吧。

    其中滋味,你自己体会哈。

  • 9527

    如果希望是“治疗“,临床心理学比咨询心理学更适合,都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相对于基础心理学范畴。

  • 沉稳内敛

    只议题,个人建议选应用心理学,同时兼修哲学,这样成功的机会大些。因为心理医生要面对的心里问题千奇百怪,但哲学则包罗万象,刚好互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