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学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不建议来,也没照片上好看,几天就看腻了,面积也不大,感觉和我们高中差不多,主要是在一个县城里,不是市区,是县城。
寝室是八人间。
食堂一般。
其他就没什么了。
遇见
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旅行,我已经学会了随遇而安,走到了哪里,就在那里驻足,上个三四年学,把周遭的烟火和风景访上一遍。熙攘的人流,热闹的街市,各有千秋的景点,是每个城市都有却又各有特色的烟火人间。离开安静的村庄,从烟火寥寥的小镇坐上出行的客车,经过慵懒的小城,行过繁华的贵阳城不做任何停留,停下脚步,我便留在了惠水,一座我知之甚少的小城。在惠水,我遇见了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一座城,一所学校,一群人,一个我,便是我的青春正当时。走出宿舍桃园小区,到美食街买上两个热腾腾的包子或是油条豆浆,拎着往回穿过宿舍楼,走上致远桥,越过涟江河,到教学区上课去,或是到图书室看书去。周末闲余,抢一个活动名额看才艺表演,找一片无人的草地躺下晒太阳,又或者约上三五好友,溜到惠水街头闲逛,走去涟江公园散心,再疯狂点,带上手机相机下午五点出发,向着惠水东边的随便一座山狂奔,去追赶一场六点半的日落。
惠水没有春秋,2020年10月,惠水还是夏天,我忘了那个夏天有多热,我只记得当时军训一周,有人被晒破了皮,有人被晒得像一块块黑巧克力。2020年11月中旬,惠水进入了冬天,十月的夏到十一月冬,夏与冬的来往,没有问过秋的意见,秋天被排挤在外,十月还在穿短袖,十一月放眼望去,皆是长袍和羽绒服,惠水冬天的风很大,很干,很冷。室外裹长袍,在宿舍便要开空调暖身。2021年3月,本该是春风和煦的暖暖春日,惠水一来却是热辣的夏天,三月,我穿着薄衣在河边的柳下晒太阳。人间四季,惠水却没有春秋。人间四月艳阳日,柳下似有故人来。四月,惠水入夏,但仅仅是更深一些的春天罢了,隔开教学区与生活区的河流,便是濛江了,四月,河畔的杂草都开了花。河畔有好些垂柳,太阳柔和时,我跑到柳树下晒着透过柳条的暖阳。周围农家的大水牛在河边吃会儿草,又到水里泡澡去,看着闲时慵懒的大水牛,有种梦回儿时赶牛上山的感觉,水牛,儿时多亲切的伙伴啊。同样愿意在艳阳天跑到河边待会儿的不止有我,常常睡个半梦半醒,便有箫笛之音徐徐入耳,是了,有人在河边练习笛子。扯一支野草叼在口中,缓缓躺下,看着湛蓝的天空发会儿呆,河畔的垂柳下躺着偷闲的少年,河岸的水牛和徐徐的箫笛之音,哈哈,是有几分盛唐诗人笔下的江南牧童放水牛的诗意了。
遇见,永远都是最深刻的回忆,无论是美好的还是坏的,故事的一开始,不就是从遇见开始的吗?记得《大鱼海棠》里的灵婆说过:“我们总要遇见一个人,然后做错一些事情,欠下些什么,你还不清的。”故事的开始,就是从遇见开始的,2020年,我遇见了惠水,便有了我和惠水的故事,我遇见科院,便有了我和科院的故事,我遇见一群人,便有了我和他们的故事。惠水啊,很小的一座城,小到我对它知之甚少,小到它没有火车停站。惠水城很小,站在高处看,只看见四周围满了山,但是惠水又很大,因为它容纳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人。小学时,学校里都是村里的小孩,初中时,学校里都是镇上少年,高中时,学校里都是小县城里的少年,现在大学了,我在惠水遇见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遇见很多人,发生很多事,留在心里,便成了一段段故事。都说缘分很奇妙,我想,是的吧,遇见的那么多人,有北方吃不了辣的女孩和川渝无辣不欢的辣妹每天一起出门吃饭,有广西和广东两个普通话发音不准的朋友用自己的方言畅谈,有北方豪迈的女子倒追南方温文尔雅的男友,有沿海的甜食党为了爱情接触贵州的变态辣椒。缘分啊,奇了奇了,怪哉怪哉,同一个人遇见不同的人,擦出不同的火花,写下同样关于友谊的故事。我不知道是否有人会把点点滴滴都记在心中,但是故事发生在那里,被人看见过,被人记得过,这本就是故事最初的意义。
惠水,一座寡言的城,科院,一所汇聚梦想的大学,我遇见了惠水,遇见了在惠水的科院,在科院里又遇见了很多人,发生了许多故事,我不知道别人的故事进展如何,但是我的故事还在续写。
美丽科院
站在校门外,映入眼帘的就是科院欧美式的修建风格使你在贵州这个地方感到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一走进大门,展现在你眼前的就是一块块绿油油的草坪,里面不光有绿色还有红的黄的,好一个竞相绽放的情景。
教室里一张张桌子整整齐齐的,像一个个士兵,而电教平台,则像一个久经沙场的军官,指挥着所有士兵。
走出教室,就是走廊。教学楼的走廊虽然并没有什么景物,只有一张张布满褶皱的表扬名单,在那儿述说着昨日的光辉。夕阳西下,一道道火烧云映着走廊,在地上组成一幅别有神韵的画卷。
并且学校寝室配备了上床下桌,有空调,独立衣柜,采光的阳台,独立的卫生间,热水器等可以满足师生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使学生们在校也能感受到在家的方便,感受到在家的温暖。
虽然校园的景物每个学校都差不多相似,但是在科院感受到的却在别的学校不曾感受过,它每一声鸟的鸣叫,每一阵花的清香,每一片我们的欢声笑语,特别是那一座座威严的教学楼它记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这就是我的学校,它美丽,它典雅,它宁静,是个让科院学子都深深爱着并拥护着的美丽科院呀。#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大学生活#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校园欧式建筑风格,住宿条件如图,大家觉得这所大学怎么样?
#大学# #贵州大学# #贵阳# #大学宿舍#
教育
2022-11-18贵州这座小县城竟隐藏了两所本科高校,投资金额高达上亿元。
这两所高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
第一所是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前身为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截止2022年7月,学院现有校区800亩,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9800余人。
第二所是贵州黔南经济学院(前身为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截止2022年7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校园使用土地面积为1500亩
两所学校的落地,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