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本科读了中医,在职研究生读什么专业好?,在职研究生中医专业 本科非中医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科室里巨婴研究生终于辞职了[泪奔]
这里想说一下医学专业的职业选择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适合自己真的很重要。
如果自己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包括在实习时上临床后,觉得还是要当医生,那建议最好实习就开始备考专业型研究生,一次不行二战也可,甚至可以边规培边考,如果考不上专业型研究生,或者不想读研,建议本科毕业立即参加规培,有条件报考在职研究生也不错。
如果不想做临床又舍不得医学知识,考学术型研究生走科研路,或者读博后在高校当老师也可。学硕搞临床真心不合适。又有高学历的自尊,又有临床的低能,就容易在别人眼中看来是巨婴,得不偿失。
如果自己技术特别了得,又比较有野心和想法,尤其是中医类专业的同学,在医馆开诊也是一个不错选择。但前提是有过硬的技术,私立医院和诊所基本看个人能力,多劳多得,学历反而其次,所以还是不适合高学历巨婴。
临床是技能和经验的结合体,如果不反复使用和思考,就算学会了也很快遗忘。
读西医,整个中西结合更吃香
中医学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级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以及中医教育机构等从事医疗工作,或到药厂或医药公司从事中药的研制、开发或药物的销售工作。
甘肃中医药大学在招中医学在职研究生。
招生条件:大专及以上学历可报名,本科学位满3年可申请硕士学位
授课方式:网络远程授课
学制:1-3年#我想学中医学,不知道上哪个大学好##中医##在职研究生##在职考研#
既然大学学习中医,研究生学什么还需要问吗?中医需要一生不断学习,越老越有经验越吃香。中医五行针,麦粒炙,你都可以学。有些中医之所以被有些人误认为骗人是因为本身是个半路出家的菜鸟,真正的高手在民间,你可以向他们学习,把我国的精髓传承下去。
如果你想继续学习中医或者对中医有兴趣建议还是读中医
再学一下算卦硕士专业更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上大学时学习骨伤专业,原因很多,过去的事情也不便评说。为了上骨伤专业,还是托了熟人的。也就混入了这个大家庭。
图片
河南中医学院的骨伤专业是1986年河南平乐正骨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娄多峰教授主持创建的,系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有洛阳正骨医院进修的经历。印象中王衍全老师是北京中医学院刘寿山老的弟子,吴振平老师家传中医,是在山东文登整骨医院进的修,余正红老师是北京针灸骨伤学院毕业的。其余的任课老师都与洛阳正骨有渊源。
我1999年上骨伤专业时,娄老已退休,娄老自己拿出资金成立了娄多峰教育基金,早期银行利息高,一年还能有部分利息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后来利息越来低,也不知现在还有没。
张建福老师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洛阳正骨医院工作,几年后又调回河南中医学院工作,张老师任骨伤教研室主任,骨伤全科、杂症治疗均系高手,上课时讲的是河洛土话,听着特别亲切。讲到动情处,将课桌当诊断床上到桌上。张老师是河南省中医骨伤专业招收研究生最早的导师之一,医院的宋永伟师兄、赵鹏飞师兄、李志强师兄均是他导的研究生。
王衍全老师在内服药物及筋伤手法方面造诣深厚,深得宫廷学派传承真谛,王老师一上手法科,针推系的学生也会来蹭课。关于王老师内治法的造诣,是从宋晓光老师处听闻的。前几年见系里的老师,听说王老师退休后开设了一个门诊,非常火爆。
吴振平老师是中医带徒班毕业的,家学渊源,是骨伤专业老师中的秘方派,上课时讲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秘方的段子,段子中间却蕴含着深刻的医理。后来我专攻中医后,又翻阅大学时的笔记和日记,吴老师讲的内容均是有出处的,只怪我们当年太年轻,把老师讲的东西当作笑谈。吴老师擅长中医针灸,常以经外奇穴取效。除他家传的验方外,吴老师特别推崇陈士铎的《辨证录》,此书确实称奇。二花液、千锤膏、军术膏等也是我临床常用的方子。
丁松亭老师是骨伤专业的侠客,对中医民间疗法研究较多,任何一种怪病、久治不愈的疾病,丁老师都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丁老师是骨伤系的幽默大师,上他的课从来没人瞌睡,往往是从头笑到尾,在笑声中学到了老师的观点和方法。丁老师板书特别漂亮,治疗骨结核的验方,丁氏仙黄解毒汤,丁氏五骨散等,应用临床效果好。特别是仙黄解毒汤,我一年能用几千付,痤疮、骨髓炎、胃病、脉管炎、更年期等,效如桴鼓。丁老师很仗义,为了让我们感受国医大师风采,丁老师帮我们联系车辆,组织全班同学到河南风湿病医院见习采风。七年前的一天中午,文庆说:利国哥,丁老师来了。啥也不说了,中午与鹏飞师兄、丁老师、文庆好好陪了陪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几年前听说丁老师病了,忙于工作生活,也没能看望一下老师。不过我上课时还是向我的学生们传播者丁老师的学术思想,传统的骨伤医学以外,还有一个江湖的骨伤界。
孙峰老师给我们讲的《中医骨伤科基础》,第一节课孙老师讲。同学们一定要记住:骨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考试时你既是什么也不会,就答这一句话,我就给你及格。孙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太对了,师兄弟们外地偶遇,把酒言欢时谈到骨伤系的老师,这句话影响着很多人。后来孙峰老师到香港中文大学工作了,也就失去了联系。孙老师年轻时对关节镜很感兴趣,他走时,骨伤专业已不存在,与省中医院合并为中医二系了。他走时孙永强老师说:走啥走,说好了马上给你进关节镜设备呢。
在骨伤专业,专业课是没人挂科的,第一老师们教的好,专业课没人旷课;第二老师不会难为任何一位同学,师生关系演化成了朋友关系。老师们的手总是高高的抬起,轻轻的放下。爱生如子,也是骨伤专业系风的成功,骨伤系毕业的学生都很能混、威武。
罗小鹏老师是位高富帅的老师,前一段联系上了罗老师,也已退休。罗老师上课让我们见识了中医骨伤固定器材的丰富。双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圈,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找到。当年很多器材罗老师真让我们开了眼界。罗老师上课特别认真,他将各个骨折的受伤机制,移位方向,分型,治疗方法分门别类的板书处理,成竹在胸,课本看都不看一眼。
李沛老师没带过我们的课,我们上学时他调到其他院系去了,但开学老师讲骨伤系的历史和老师时,还是讲到了他。后来李老师又回到了骨伤大家庭,接触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我上在职研究生以及我的一个自选课题,李老师都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
上《中医筋伤学》时分成两个小班上课,我们小班主讲的是宋晓光老师,另一个班主讲的是黄俊卿老师。宋晓光老师讲的筋伤学主要突出中医外治和中药内服两方面。他要求我们练好手法,因他每周都在学院隔壁的干部疗养中心坐诊,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去他坐诊的地方学习手法。宋老师研制的外用骨刺膏效果奇特,许多严重的腰椎、颈椎疾病多能药到病除。症状消除后,宋老师的膏方、煎酒更能起到重建筋骨平衡的作用。宋氏膏药的神效得益于他将化工的技术应用到了中药的提纯领域,宋老师上课时专门的一节课就是讲膏药的制法,将多年心得全盘传授给我们这些学生。
本科中医,在职研究生可以继续读中医,专业对口。甘肃中医药大学在招中医学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大专学历即可报名,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可以申请硕士学位。通过申硕考试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帮助我们升职加薪、评职称,后续想读博也是可以的。
短腿柯基王
2022-11-18研究传销最合适,把中医和传销这两种骗术结合起来,一定能忽悠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