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我听说过中医不分科,又有人叫中医内科,那到底中医有没有分科?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中医的发展一直是一个综合科,不管是内外儿妇科都看,有人说中医讲究整体,讲究辨证论治,所以中医不应该分科。可如果真正的不分科,中医真的能够理解所有的疾病吗?
对于妇科,小医生当年实习所有的妇科知识貌似都忘了。中医真的能够理解妇科所有,能够明白是否手术,是否建议告知进一步治疗?小医生不置可否。
在西医上,可以把疾病分为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可以把疾病分开来,每一个医生都各有所长,在各个领域都是专家,那么中医的模式真的是正确的吗?#真相来了#
我是学内科出身,现在是一名主治中医师。这么些年写了不少文章,几十万字应该都有吧。把公众号长文归纳整理,以目录形式罗列出来,方便大家阅读。具体查看末尾链接
关于学习中医,关于临床心得,以及成长历程等。不了解中医二羊的朋友,再简单介绍一下。
本人学中医内科出生,针药同用。中医在我这基本不分科,具体病症适合什么疗法,就选用最佳的疗法。例如能用针很快搞定的,尽量用针当场缓解,久病慢病,身体底子差的就需要用药就处方调理。
总而言之,辨证施治,看具体情况来。什么好用用什么
古代医学分科。自元代始,至明隆庆年间,太医院分为十三科。
自元代始,太医院分为十三科,至明隆庆年间改为十一科。
元代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
明代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
1571年,明代的十三科改为十一科,增设了痘疹科,改疮疡为外科,接骨为正骨,去金镞、祝由与按摩等科。
中医不分科,那是因为西医把持着中医,把它压缩成一个科。
其实中医也分科,又叫门派。
比如著名的门派“风寒湿痹”,著名的《伤寒论》就是伤寒(寒)的代表作,而后来崛起跟西医打的头破血流的温派(中西医互殴主要是温派,西医打的主要也是温派,为了钱)。
此外,中医一样分妇科产科儿科外科(伤科),只不过它没有科(课)这个词而已,比如接生婆就是产科大夫,甚至它还有西医没有的毒科蛊科。
中医以前有内外病之分,内科先生只要是人全治,流派只是每位传承和病类医治的专长和经验的结累而著书、口传,久之外人认为分科了。
外病分为白伤和红伤,红伤历史悠久,主要是刀枪出血伤。白伤以经伤,骨伤和各种皮肤病为主。
针,炙,推拿按摩均为必学之技。
中医是分科的,但高明的中医往往能通过治五脏而兼顾各科。中医虽然分科,但把人看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整体。西医常常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现在中医是分科的,我有一次去中医院,咨询台问我挂什么科?和西医一样有各种科。我一时不知道挂什么科,就看了老年病科
中医不分科是从中医理论角度来说的,无论是四诊合参,还是八纲辩证,内外妇儿皮五官科各科病的医理基本差不多,所以擅长内科的人一样能论好儿科妇科外科疾病。这是屡见不鲜的事。
但中医从战国时期又分化一些科,那是鉴于医疗对象个性特征具备其他科不具备的某些规律性,比如妇科的经带孕产,是男人儿童不具有的,比如儿童由于交流不便,年龄小在药剂量上有其特殊性。
总的来说,不分科为主流,分科为支流。不分科就是拥有各科的普遍性同时拥有各科特殊性。分科更具有市场影响力,易于打出自己的品牌。
中医;都应是全科医生。古来,农业大国,缺医少药,更穷。往往方圆几十里地,多少个乡村,甚至只有一个医生。男的,女的,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有了病,都得给看。况且,中医理论;任何病均离不开身体受风、寒、暑、虚、湿、热的侵蚀造成,因此,中医必须全科都懂才行。凡;具体分专科的,搞专长的,说明其它方面不占不行;说明根本不懂脉诊脉象,辨不清致病的各种因素和成分,不会辨症施治和配方用药;也就不是好中医。所以,真中医必须是全科医生。
答:谁说中医不分科呀?真是孤陋寡闻,你这是听谁瞎说的?
我是土生土长北京人,家住的地方离中科院广安门中医院不到一站地,去中医院看病拿药是常事,对那里的情况算是比较门儿清的。广安门中医院规模宏大,医疗资源非常丰富,楼上楼下分科明确细致,同西医医院基本没什么区别,并且患源极大,每天人流爆满,看什么科的都有。
我过去几年,常去看的是中医骨科 ,因为年龄大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医院在骨科治疗方面方法独特,有自己的中药诊疗技术,效果非常好,基本主张保守治疗。
中医院内科也有多项分诊,为心脏内科,消化内科,肝内科,肾内科等等,并不是统称中医内科临床混治,也各有不同的检查设备,但多以问诊切脉为主,深层探查仍需由西医医院检查确诊,然后由中医进行调理治疗,这也就是我国多年以来所倡导推广的中西医联合诊疗法,这绝对是值得大力推进的医疗诊治方针方向,会大面积惠及广大因病痛折磨的广大患者!
我所知道的广安门中医院,同样也有皮肤科,泌尿科,妇科,儿科,理疗科,按摩科,老年科等多种学科,也设有各科住院病房,不是传说中的不分科,也不光只有中药房,同样能拿到常用西药,十分方便。
等哪天闲暇有空儿,我去拍几张中医院的照片传上来,让大家对中医有个直观了解,最能说明问题了![呲牙][呲牙][呲牙][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你听说中医不分科,你听到的是错的。谁说的,你揍他。中医十三科。
沉稳步伐
2022-11-15#为何急诊都不敢去中医院是中医没能力吗#
这种对中医短视或不正确认识的观点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啊!
在我们中国,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医学分科理念,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特色!
在这个理念支配下,我国的综合医院都有中医科。中医科与内科、妇产科、外科、儿科、急诊科、精神科、传(感)染科等一样,是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负责对中医学的研发,负责适合中医治疗的病人的治疗康复。它与其他科室一样,要紧密配合,内科常请外科会诊,同样的,中医也经常参与到这种综合会诊中,以产生最大的多科协作效应。
各级中医院呢?其实就是以中医为重点的医院,更加突出中医特色。那它有没有西医呢?这不是和综合医院一样的吗?也有西医科室,或西医学组,目的也是多科协作,那么急诊也一样,该用西医方法就用西医方法,轮到用中医汤剂、针灸、推拿等那就用这些方法。不会互相排斥的。
再举个例子,精神病医院也是差不多,以医治精神病为主,也有急诊科、中医科的。胸科医院更一样了,难道胸科医院接诊急腹症的还让他走吗?
中西医是不会互相排斥的,大家是协作关系,与内外协作是一个道理!别想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