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应该完成的四大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北大院长:智商没有140这个值,不要幻想去考北大,去了也学不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学院的院长姚洋曾说,家长送孩子学奥数,将孩子的大学目标定为清华北大之前,应该先带孩子去测智商。如果孩子的智商没有超过110分,那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110分是普通人的智商水平,一个孩子的智商连平均水平都赶不上,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就算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这些孩子能够凭借死记硬背考上北大,也无法接受北大先进的教育,更别说顺利毕业了。
想要考上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的数学学院,学生智商至少要超过140分。没有这个智商的学生入学后只会备受打击,自己几个小时都看不明白的问题,其他同学几分钟就能顺利解决。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天分和99%的努力,这句话其实还有残酷且真实的后半句,那就是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要重要。很多时候考上名牌大学,依靠的并不是学生自身的努力,而是他们所拥有的智商。
教育部门不让各大院校宣传清华北大,可仍然有不少高中将本校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数量当作硬性指标。能够稳定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学生的高校,才算是真正具备办学实力的院校。
这是因为老师和学校联盟搞得非常清楚,培养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是非常困难的。
老师的努力和教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否找到好苗子。这个所谓的好苗子就是指智商超群的学生。仅仅凭借努力取得成绩的学生总是给人差点火候的感觉,和他们交流起来也非常困难。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可以被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他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则指他的思维能力。记忆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语文、英语等科目都需要日常积累与记忆。思维能力则决定一个学生学习的上限。
缺乏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数理化等理科科目很难学好。曾经有位状元在考上清华大学后感慨地说,本以为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人都是学霸,而且是每天学到不吃不睡废寝忘食的那种,但真正入学后才发现,这些学生和普通人并无两样。
甚至他们更加热衷于看动漫、打游戏,平日里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可每次期末考试,他们的成绩都是那么优秀。大部分人也拥有其他方面的特长,有的人是运动健将、有的人则擅长书法和绘画,这些人真正做到了多才多艺。
只有这时我们才能够意识到,人和人智商上的差距是无法逾越的。在重点高中读书的学生大多都非常努力,可有的人只需要努力一小会,就能考出让其他人望尘莫及的成绩。有的学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全部都在学习,考试成绩却是班级中的倒数。
这些学生的智商并不高,也不懂得如何学习,他们只好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掩盖大脑的懒惰,制造出假勤奋的状态。
小学初中等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浅显,他们尚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高分,但进入到高中和大学,他们的学习方法就无法灵验了。
聪明的学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该如何去做,总是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务。当然那些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只是少数,就算他们智商比较高,也离不开平时的努力积累。
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学生智商相差并不大,只要愿意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借此弥补智商上的差距。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也能够因材施教,发掘出孩子擅长的方面。很多父母就是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也无法接受智商上的差距,才总是怨天尤人。
这些借助外力进入到重点学校的学生,到了名校也未必能够获得好的发展。教育学家陶勇老师也认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并不适合考985、 211等大学,家长也不应该鼓励孩子去知名高中读书。
因为这些孩子并不具备学习的天赋,到了这样的高中和大学里,学习只会感到越来越吃力,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出现空心病问题的学生往往都有类似的经历。在上帝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学生不擅长学习,还可以拥有美术绘画或体育方面的天赋。良好的性格或是较高的情商,都可以在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起到帮助。
【青岛: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十大攻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孙军)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24年,全市将培育推出一批家门口好学校(幼儿园)、优质教育集团和教育强镇,各区(市)基本达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标准,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位充足、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为实现目标,《计划》实施“十大攻坚”行动:保供给强配套,推进学位充足供给行动,全面保障就近入学需求;补短板促公平,推进教育强区(市)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品质;扩公办促普惠,推进幼有优育突破行动,全面促进普惠优质发展;新起点高品质,推进新校高位发展行动,全面建设百所优质新校;抓示范促引领,推进初中强校提质行动,全面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强学科塑品牌,推进特色高中创建行动,全面提供优质多元选择;提效益促均衡,推进优质资源扩容行动,全面缩小校际教育差距;建平台聚资源,推进智慧教育赋能行动,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抓队伍强投入,推进强师兴教保障行动,全面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强内涵提质量,推进育人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内涵发展水平。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在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是教育惠民的重要举措。全市按照优先发展、超前布局的思路,采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办法,加快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今年以来,先行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0所,推动完工50所,建成后可提供优质学位约8.07万个;启动教育强区(市)建设行动,对50所农村幼儿园进行改造提升,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10个强镇筑基省级试点镇工作,市南区、李沧区分别作为山东省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将接受国家评估认定;启动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等举措,持续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改革,青岛实验初级中学、青岛9中、青岛39中和青岛58中分别与崂山区、李沧区、高新区等区(市)签约托管部分学校,有些学校今年已经正式招生,实现更多孩子有机会在家门口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据悉,未来三年,该市将通过建设一流教育设施、建强校长教师队伍、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等措施,把100所新建学校打造成“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初中强校提质则通过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初中学校办学活力、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初中学校育人水平、整合多方资源强化初中学校办学保障三个方面推进。三到五年后,该市将增加一大批优质初中学校,带动区域小学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青岛市民让孩子“上好学”的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满足。#教育#
不知道你从那搞来的四大目标?你都没说出来,道听途说的所谓的四大目标,别人怎会知道?
至于说大学生大学期间如何算成功,我到可以说几条:1. 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不要被学校环境所落下。2. 保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不被四年的学习把身体搞垮。3. 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不要出现挂科、补考事情。4. 利用一切时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勤工俭学、志愿者活动、各种竞赛与比赛,使自己不要太书生气,早点成熟。5. 加强自己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把自己融进国家发展、家庭幸福、民族昌盛的大熔炉中,以便自己可以有足够的“厚德”,保证自己以后几十年工作中能够“载物”稳定,不出差错、不走偏,不翻船。
whatsns
2022-11-15【2022年CIO的十大IT战略议程】CIO已经为2022年制定了一长串的技术举措、产品交付和IT项目。当然,每一项都具有重要意义,且都致力于推动企业发展。本文将和大家分享多位CIO在2022年要实现的目标以及为取得成功而做的计划。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