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普通二本,金融专业,进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吗?你怎么看?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建议尝试地方性银行或者民营银行,国有银行规模大,竞争也大,得到锻炼的岗位可能有限,规模小的银行可能更容易得到多岗位锻炼,可能你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选择要多一些
肯定不行啊,你现在就算进去了,你又能在银行呆几年呢?国家每年都在扩招大学生,别说你是个二本学生了,就是985/211的学生,你能不能保证你在10年内一直都有竞争力,我的建议是有机会一定要考研,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竞争力。
看到如此问题,感觉挺悲哀的,一个普通二本大学毕业,学习金融专业的,如果不是家里有关系凭自己的能力和本事,有机会进国有银行或者大型商业银行系统么?
除非你进的银行是一些村镇银行或者无关紧要私人银行。
孩子,如果是普通二本的金融专业本科毕业,不管是通过自己努力或者是通过关系,如果有机会进入正规的银行系统,还是很不错的。可能现在银行系统的员工,尤其是柜员和基层员工,面临压力是很大,但最起码银行的福利待遇还是很好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得到锻炼,也可以得到提升的。所以说,能有机会进银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说一句,你当初选择二本的金融专业是蒙着选的?还是被调剂的?你认为学了金融专业毕业以后主要的工作方向是什么?如果说你认为进入银行工作不理想,还能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吗?如果有就赶紧去努力实现,把银行的职位留给需要的人!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请老老实实的准备去银行上班!
银行招聘员工在笔试前通常会有个网上申请,人工审核,通过或者不通过,标准不是很透明。
普通二本院校经济金融类大学毕业生可以进哪些银行?
六大行几乎不招收二本院校毕业生,个别地区分甚至连本科生都不招,只要研究生。
地理位置条件好的城商行跟六大行的招聘要求基本一致,甚至更高。
普通二本毕业生,更多的去向是欠发达地区的城商行、农商银行、村镇银行。
总之,二本大学生要想进银行,要么特别优秀、要么背景深厚。
进了银行,都要做好从底层柜员做起的准备,甚至一辈子的柜员。
普通二本,金融专业,进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同意这个看法。
其一,学金融,干金融,学以致用,能发挥专业特长,入门快,成长快,有一定的前途。
其二,银行工作,相对于证券、期货行业,工作较为简单,特别是柜员、客户经理等低初级岗位,进入门槛较低,适合二本毕业的学生就业。不像证券、期货行业必须持证上岗。
其三,银行工作虽然辛苦,营销任务重,但工资待遇较高,社会地位也不错,是一个值得选择的行业。
其四,这多年来,银行一大批八十年代初期参加工作的员工陆续到了退休年龄,因此银行社招力度加大,为金融专业毕业生进入银行创造了条件。
其五,普通二本,金融专业,虽然进入银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真正要进入银行也不容易,还需出五关斩六将。就是进入银行,还需要努力工作。
二本院校也一样,你敲门砖准备好,计算机二级,英语六级,初级会计师证,学分积点3.6以上,你报那个网申都会过。
能进来就不错了,我们这里研究生都多了去了!
站位不同,经历不同,看法截然不同。
人与人之间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就是攀比,你二本,我一本,你一本,我清华,你清华,我出国留学,你出国留学,我哈佛毕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单纯以未来找份职业的角度来看,这种判断为时尚早。
曾经我们认为:出门不带现金,怎么可能?现在却可以一年都不要一毛现金。
曾经我们认为:通过网络不靠谱的买东西,谈恋爱,在如今都变成现实,并且愈演愈烈。
曾经我们人为:教师是非常神圣的行业,但现在物欲浮躁的社会,教师变成了高危职业。
曾经我们人为:司机是一个难以取代的岗位,但无人驾驶正在颠覆我们的看法。
银行同样如此:曾经银行大厅人员窜动,自动取款机排成长队,但现在的手机银行,微信钱包,支付宝转账让银行正在不断地压缩岗位,节省开支。不止在美国,中国也存在银行破产的先例。
所以:
站在时代的背景下,不断社会如何发展,永远最为紧缺的不是金钱,不是机会,而是人才,高素质高技能高段位的人才,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不断为社会,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
普通二本非金融专业的男生进入县域国有银行的现状。小张是一所双非二本毕业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秋招报考了家乡的国有银行。
至于为什么选择国有银行而非股份制或者农商行,主要原因是国有银行的网申条件相对来说宽松一点,可以接受一些工科类专业。而且小张家里也没什么背景,国有银行的压力没有这么大。
经过一面、二面之后,顺利签约国有银行,本地男生回到家乡的话,在银行业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不是性别歧视,事实如此)
经过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学习了一些银行的基本概念、点钞、小键盘等技能,就被大巴车拉着回到了自己所在的县级市。进行分配网点分配。
因为没有关系,被分到了最远的乡下网点,而家里有关系的同事,大多留在了营业部,小张就开始了自己的柜员生涯。(国有银行进来一般都要当一段时间的柜员,所谓的下基层,至于待的时间长短就因人而异了)
因为网点很偏远,小张每天6点就要起床,赶着公交车去行里坐班车,班车要开40分钟才能到小张的网点。
因为在乡下,大多数办业务的都是老爷爷老奶奶,小张是本地人,又热情又积极,很快就成为了网点上工作的主力军。
一起共事的另外两位柜员都要40岁以上了,一个大叔空下来就是看股票,一直给小张灌输着现在的银行不如从前的观点,小张每次听完也只是笑笑。另一外阿姨每天都要踩点下班,因为家里有个念书的儿子,加班这种事情是能免则免。
网点的行长是个90年的姑娘,年轻有为,非常想做出点成绩,小张自然也成为了她的得力干将,工作日加班,周末外出营销,小张都逃不掉。
刚毕业的小张并没有抱怨,始终相信,自己没有背景关系,只要把活干好,一定就会有机会。
国有银行的收入并没有外面看着光鲜,试用期的小张一个月拿着2000块的工资,干着没什么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每天被美女行长打着鸡血,坚信自己未来一定可以做到像现在的行长一样出色。
好不容易熬过了试用期,工资终于变成了4800,加上绩效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个月也能拿到6000左右的工资,加上每个季度的奖金,平均达到了8000左右。
小张也买了一辆二手车,虽然年轻人都好面子,但是小张知道自己的家庭不允许自己这样做,能有辆遮风挡雨的车,他就已经满意了。
银行的日子是枯燥乏味的,一年365天,每天都在工作、在营销,小张脸皮薄,不愿意去找自己的亲戚、朋友(当然都是一些穷亲戚),只好咬咬牙,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做营销,和陌生人打交道。小张也不记得自己一天要被拒绝多少次,但是自己的性格又会让他开始新的一次。
就这样在这个网点干了2年,美女行长已经调走了,又换来了一个女行长,不过年纪也比较大了,估计再干个2年就要退二线。2年的时间也成功的让小张胖了20斤,听大家说,这就是过劳肥,小张也不在意,只想着把工作干好。
终于行里有了个人客户经理的竞聘机会,其实在此之前,和小张同一批的不少人已经踏上了客户经理的岗位,有对私的也有对公的,小张也没有怨天尤人,只想把自己的活做好,自己一定也有机会做到客户经理。
小张准备了好几天,终于开始了面试,面试的时候小张把自己这2年的工作经验侃侃而谈,因为确实做了很多工作,负责面试的领导也很满意,小张心里想着付出果然有回报。
开开心心的等了一周,结果客户经理的录取名单里并没有自己。小张只能安慰自己,自己还年轻,未来会有机会的,小张没有抱怨,继续兢兢业业的干好自己的活,干好别人做不完的活、做不好的活。
第三年,行里又有竞聘,这次小张终于被提拔为了对公客户经理,负责跑企业,小张之前看着单位里的对公客户经理都觉得特别高大上,如今自己也是客户经理,内心反而有点踌躇。毕竟自己不是金融专业的,听说对公业务专业性很高,小张暗自鼓劲,就去报了个班,想多考点证,把对公的工作做好。
小张通过3年时间,终于踏上了对公客户经理的岗位,开启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新的征程。
看到这个乘风破浪的人生,就想写点东西,普通人可能并不能乘风破浪,但是同样可以有所为,小张的人生还未结束,你我也皆是如此,瞎扯扯。#乘风破浪的人生#
风去了无痕
2022-11-14近日,今年刚从民办二本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的表弟,顺利通过县农商银行(原县信用联社)的招录考试,即将到单位上班。他爹妈(我二姨、二姨夫)极为高兴,不仅四处炫耀,还准备摆上几桌酒庆贺。
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找到个好单位工作确实不容易。县农商银行在本地算是个不错的单位,不仅工作稳定,而且待遇较高。通常都是优先安排该系统管理层人员的子女或者其他有关系背景的人员,所谓的招录考试基本上是形式化。不然,哪怕是专业对口的优秀人才,若是没有关系,想进去极不容易。
而我二姨、二姨夫只是个普通的商贩,几乎没有什么强的社会关系,我表弟的能力也不出众。但他之所以能轻松进入县农商银行工作,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同行长是熟人,关系极好,我之前就同人家行长打过招呼的,希望能照顾下他。当然他还未必懂得这些人情世故。
我语重心长地同他讲了句话:“你不会因为是我的表弟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但你会因为是我的表弟而得到公平的甄选。希望你要好好珍惜工作机会,努力表现,争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