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高考报考浙江大学只能上化学系,而报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或厦门大学则可任选专业,该怎么选?

想咨询一下关于高考报考浙江大学只能上化学系,而报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或厦门大学则可任选专业,该怎么选?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沉稳前行

    读大学一定要专业优先,不要被浙大那个牌子迷惑了,很多专业浙大不如武大厦大中大,你去读一个不感兴趣的专业,相信大学四年会很痛苦,浪费青春,毕业时人家不会只看学校名字,一定是看你的专业和能力,别的学校好专业任你选,千万不要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不喜欢的专业让你痛苦四年会废了你的!

  • 教育

    提问者对浙大的招生政策完全不懂,凭空想出一个对考生与家长没有任何帮助也完全不存在的问题,除了浪费公共资源外,只会误导考生及不明就里的家长,无任何积极意义!

    浙大高考招录多年前就实行大类招生,不再按专业招生。考生如果能录上含化学专业的大类的试验班,意味着这个考生可以选择这个大类试验班的许多专业,不存在固定录入化学专业的说法。同时,浙大新生在读大类试验班期间(一般为大一阶段),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自行选择申报专业,并有多次机会。这是多年来浙大与国际接轨及人性化改革的结果。当前,国内顶级高校都开始尝试此项改革,浙大先走了一步。设问者如无它意,说明对浙大招生政策知之甚少。浙大招生,不存在单一专业招生。

    一句话,凡可录入浙大的新生,不存在以固定的某专业录取,录取后的新生,有多次自行选择专业的机会。

  • 风华不减

    应该说,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又是个很容易裹结不清的问题。既是个小聪明的问题,又是个大智慧的问题。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因素,包括必然、或然和偶然的因素。

    首先,可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的圣贤在面临这种同类选择时候,怎么做呢?卜卦,是的!就是卜卦。已经出土的甲骨文,大部分都是卜卦的记录,所以甲骨文又叫甲骨卜辞。《易》和《大传》则是卜卦的结果分析。这种选择决定的方法,是在多选一,或二选一的时候,把选择权交给偶然。这种做法是基于达观的大智慧,明明知道任何选择都不会是最好的选择。不可以都不会是最坏的选择,如果这样,就不选了,选择就是要排除最坏。显然,在选择对象无差别的条件下,选择本身是无价值和无意义的。好比你从一屜馒头中选一个来吃,随便拿一个就行,无需选择。有差别才会有选择,差别越大,选择的可能性越大。

    孙悟空在菩提老祖处学艺,菩提老祖说:教你上天入地,如何?孙悟空反问:能长生不老么?菩提老祖说:不能。孙悟空说:不学……

    孙悟空要选最高价值判断的对象,这是一个超出思维常性的远大目标,虽然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但这个情节的象征意义极具价值。这就是大智慧,而非小聪明。

    毛泽东年青时,曾一度决定与蔡和森等有志青年一起,赴法国留学,可毛泽东最终选择了放弃,决定去调查中国的农民问题。这个决定远见卓识,因为去法国是要寻求中国革命的道路,而调查中国农民问题,已经在这个道路的起跑线上了。沿着中国革命农民运动的逻辑,继而才有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大策略。此诚所谓:非常之人,有非常之选择,有非常之功业。

    具体回答本题,实际上是选大学,还是选专业的问题。或许有很多貌似合理的说法。但必须把选学校放在首位。因为问题中所列举的学校是有差别的,不管怎么说,武汉大学是最好的学校,在中国为数不多的985学校中,名列前茅,应该列为首选。坎曼尔诗笺云:名门出杰子,好木出良材。读一所名校,本身就是一笔无形的,极有价值的社会财富,出家当和尚,也得找个大庙呀!其次才是选专业,选专业往往会受个人喜好的影响。其实个人的一时喜好,往往多有后悔的。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离婚呢?应当理性而非感性地去选择。事实上,面对所谓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时候,有人偏要选冷门。面对所谓就业率高和低的专业的时候,有人偏要选低的。因为专业的冷和热是会互相转化的,会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的需要发生变化。泥瓦匠的就业率高,你会选吗?行行出状元,做成了高尖新,就是最好的专业。目前全世界有5万多个活跃的前沿学科领域,有50多万种一级专业学术刋物。

    事实上,在本科学位阶段,只是夯实基础理论,真正能达到高新尖科技前沿,还需仰仗后教育学段。在这一逻辑关系中,选学校的时候,你应当去关注这所学校的科研项目以及项目负责人,即项目教授导师。以便日后拿到该校学士学位之后,可顺利进入更高学位层面。此时你应当去查一查学校的研究生教学点的状况。古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即预为之谋矣。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之谓也。

  • 静以修心丶

    浙江大学,王牌专业及所在院系名单一览
    序号-专业名称-所在院系
    1-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院
    2-法学 -光华法学院
    3-汉语言文学-人文学院
    4-英语-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5-新闻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6-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科学学院
    7-物理学-物理学系
    8-化学 -化学系
    9-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学院
    10-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11-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学院
    12-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学院
    13-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能源工程学院
    1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
    16-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17-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18-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软件工程-软件学院
    21-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学院
    22-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3-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学院
    24-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5-环境科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6-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27-建筑学-建筑工程学院
    28-农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29-植物保护-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30-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与资源学院
    31-动物科学-动物科学学院
    32-生物医学-海宁国际校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33-临床医学-医学院
    34-药学-药学院
    35-工商管理-管理学院
    36-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院

  • 淡定从容

    浙大明显比其他几所高一个档次甚至两个档次,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分数够了果断浙大,过来人告诉你对于本科来说学校最重要,专业可以说不值一提。不喜欢化学没关系,浙大对于转专业很宽松,你可以努力一学期,就可以去你想去的专业了,浙大的计算机软工可以说全国第一,与清华国防科大在同一档次,加上杭州发达的互联网产业,本科毕业30万起步没啥问题。在强调一遍,本科一定是学校最重要,别总听一些人专业专业的。

  • 沉稳风度

    谢谢邀请!首先我要恭喜你金榜题名!从你的讲述来看,你考得分数挺高的,真为你感到高兴,你的父母和亲人一定也会为你骄傲吧?

    对于你提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选专业比选学校重要的多,再说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也都是顶呱呱的高校。本人感觉,这三所大学中,你选择厦门大学就是不错的。

    我还要跟你强调一下的是,一定要选一个你自己你喜欢有比较实用的专业。

    因为你喜欢,所以你会锲而不舍的忘我学习。你的专业知识,就像大海中的航标灯一样,你就是航行在蔚蓝色浩瀚大海中一艘小船,会全力以赴不余遗力的驶向航标,最终达到理想的泊岸。

    最后真诚的祝福你一起切顺心顺意!

  • 教育

    浙江大学专硕和武汉大学学硕,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
    有个大学本科的朋友留言,诉说了自己对于化学专业择校的苦恼。他在夏令营期间获得武汉大学的优秀营员,但听说对方导师不太喜欢放学生出去实习,这对于想就业的她来讲,无非是一个大问题。后来在预推免期间,他又申报并通过了浙江大学的复试,只不过由于竞争较大,他被调到专硕。并且,浙大化学系也是第一年招收和录取专业硕士。
    就读本科院校的老师告诉她他,其实专硕和学硕没有什么差别,在他们眼里看来都是一样的,这个老师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另一位老师告诉他说,既然浙大拟录取的是专硕,那你还不如就不考虑了,看看武汉大学的学硕怎么样。
    现在网络上对专硕学硕的区分和看法也是各不相同,很多老师专业以及招生办老师对外都是宣称,在他们看来,专硕和学硕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
    [灵光一闪]【住宿方面】
    很多学校的专硕是需要自己付费,另寻住所的。
    [酷拽]【奖学金申请方面】
    很多专硕的学生并没有申请到高额奖学金的资格,或者说比例非常小,抵不上学硕。
    [可爱]【项目申请方面】
    导师们可能会更愿意放手,将一些重大项目交给学硕的同学,重点的资金扶持等资源也可能会更偏向学硕的同学。
    [大笑]【论文发表方面】
    这也是大家最关注的一个点,因为对于一名研究毕业生来说,一篇拿得出手的论文,一篇高水平论文,是个人能力的代表,也是社会对你认可度的来源。
    [泪奔]【关于专业调剂】
    这也是最明显的一个点,那就是几乎被调剂的同学都是从学硕被调剂到专硕,我们很少有听到专硕被调剂到学硕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部分人对学硕和专硕的认可度不太一致,甚至夸张点,说对专硕有种偏见。

    对于读研的同学来讲,选择的纠结点无非在于如下几个: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考研还是保研?是选城市,还是选学校?是选院校,还是选导师?等等。
    等大家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发现世界上其实不存在任何一种最好的选择,每种选择都会有更好的结果去等待你。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并且能够让自己更轻松抵达预期目标的那一条路。专业选择,院校选择,导师选择,亦是如此。
    如果立志科研和学术,希望未来从教或者是在科研院工作,那么不用纠结,你一定选择学硕。如果已经做好了投身企业的准备,你的研究目标更偏应用,你的研究生期间希望更偏向实际的方向,通过自己的研究,把产学研结合起来,推动现代学科在理论和实际当中的结合发展,那么专硕或许会更适合你。
    这就好比你去问打工的父母,或者是上班的亲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推荐你选择专硕,因为这个更好就业;而如果你是问在校的大学老师,或者是一些院士,研究员,在他们眼中做学术,做科研,就应该从学硕升到博士,甚至博士后等等,加强你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科学素养。
    #考研# #大学# #教育微头条#

  • 淡定自如

    谢邀。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是考生报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我谈两点个人看法。一、化学系没有什么不好。作为基础科学,化学尚有很多奥秘没有解开,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生化、药化、基因工程和物理化学是很有前途的。二、选学校如同选城市.实际上,上学了才发现选专业比选学校重要。题主所介绍的学校都是好大学.选取自己喜欢的专业,是明智的选择。谨供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