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3

有哪些高校虽然不是211和985,但是实力爆棚?

想咨询一下关于有哪些高校虽然不是211和985,但是实力爆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左岸

    天津一考生今年的高考成绩为697分,他第一志愿选择了北京邮电大学,毫无悬念地被北京邮电大学的元班录取了!
    北京邮电大学虽然只是一所211大学,但是该校的计算机专业以及通信工程专业的实力非常的强,绝对可以和一些中坚985高校相媲美甚至超越它们!
    而在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山东省等北方地区,北京邮电大学的吸引力更是被无限放大,很多高分考生放弃进入985高校的机会把北京邮电大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
    特别是在如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前提下,北邮毕业生的就业水平让无数人感到羡慕,更进一步提升了北邮的吸引力!
    这位天津考生在高考结束后在北邮的官网上了解到了一些信息,再加上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的一些计算机专业所分享的感受,他被北邮吸引了,因为网上关于北邮的专业实力以及教学氛围等都是满满的好评!
    在查到自己考了697分之后,他和北邮的招生老师进行了接触,被北邮招生老师热情的态度和耐心的讲解所打动,已经对北邮产生了浓重的兴趣!
    虽然填写志愿的时候,很多人给他提了很多的建议,但是他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定地把北邮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
    如今这位同学已经拿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感觉非常的高兴!
    而且元班真的可以说是北邮最好的班了,北邮的官网说该班有以下几个优势。
    1,特殊政策护航。
    2,优质资源倾斜。
    3,顶尖师资汇聚。
    ……
    反正不管是这位同学还是北邮都很高兴,互相成全,共赢!

  • 教育

    除了985高校值得出省,其他层次的院校江苏都有,江苏是全国最多高校的省,2所985,11所211,16所双一流,还有扬州大学、江苏大学等实力超过部分211的全国百强院校。

  • 墨香

    谢邀。

    在考研当中,985和211类学校确实比大多数的学校都好,但是考研和高考不太一样,同一个学校不同的专业含金量和难度还是差别比较大的,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双非学校的某个或者某些专业比211类学校、甚至是985类毕业生更吃香。

    在这里咱们就不说艺体类专业了,因为当初在设定211类学校的时候是偏重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学校的,所以很多的艺体类名校虽然是双非,但是一点都不影响他的热度和难度,比如:首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

    先说经管类学校吧,这类学校有很多不错的学校,虽然相关专业实力很强,但是仍是双非学校,比如东北财经大学(这个算是东北地区经济类性价比最高的学校了)、江西财经大学(这个学校的部分经济类专业全国排名前十不为过,性价比很高)、天津财经、浙江工商、北京工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等,都是在当地实力很不错的学校。

    再说法律类,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这三所学校在法律圈里的地位应该算是很高的了,而且都是“五院四系”里的学校,虽然都是双非院校,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毕业生找到非常不错的工作。

    接着说语言类学校,四川外国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这些耳熟能详的学校都是双非学校,但是每年都可以培养出大量高质量的外语类人才。

    最后再说一些虽然双非,但是也不错的学校吧,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

    也欢迎评论区提问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

  • Zhang123

    我国高校中有些高校不是211和985,但是实力爆棚,无非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建校时间晚: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位于北京市,与中科大师出同门。2014年开始本科招生,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实力强大。有30个A类学科,其中18个A+学科。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2012成立于深圳,是一所以理、工、医为主的创新型大学。它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产物,旨在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创新培养人才。南科大师资力量雄厚,校园设施先进,科研设备一流。南科大以它极宽的国际视野超高的实践性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的加入。

    深圳大学,简称深大,是广东省主管,深圳市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深圳大学建校晚,但师资力量强大,校园配套设施完善,学校以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等学科为特色学科,有10个B类学科,18个C类学科。深圳大学杰出校友有马化腾、史玉柱等。

    2)热门专业学科院校

    医学类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医科大学。学校的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科研能力强大,有6个A类学科,其中3个A+,国内医学类最强高校。

    首都医大,北京市重点大学,学校以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为特色,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被评为A-,实力强大。

    财经类院校:

    江西财经大学,简称江财,江西省重点大学。江财位于南昌市,在江西高校声誉卓著,学校的师资过硬,学风浓厚,生源质量优秀。江财的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被评为A-,工商管理B+,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被评为B。

    东北财经大学,简称东北财大,辽宁省重点大学。东北财大位于大连市,历史辉煌,是东北地区最好的财经类大学。学校以会计、金融为王牌专业,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为优势学科,其应用经济学被评为A,工商管理、统计学被评为A-,管理科学与工程被评为B+,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被评为B。

    政法类院校: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重点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位于上海,前身华东政法学院,学校以法学、侦查学为特色学科,其中法学学科被评为A。华东政法大学作为一个双非高校,其生源质量非常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

    西南政法大学,教育部与重庆市共建重点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位于重庆市,历史辉煌,是新中国第一所政法类高校,曾经被誉为“法学界的黄埔军校”,学校以法学、侦查学、新闻传播、政治学为优势学科,其中法学学科被评为A。

    师范类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高校。首师大位于北京,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的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世界史、中国语言文学5个学科被评为A-,有12个B类学科。

    福建师范大学,简称福建师大,教育部与福建省共建高校。福建师大位于福州市,以美术学、体育学、音乐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学科为特色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音乐舞蹈学被评为A-,有9个B类学科。

    电力类院校

    东北电力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新中国第一所电力大学,有“中国电力教育的摇篮”之称,学校是以电力特色为主,其中电力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等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国企签约。

    上海电力大学,中央与上海市共建高校。上海电力大学位于上海,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工程为优势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核电等企业。

    3)因历史原因当年末能选上211的高校

    山西大学,教育部与山西省共建高校。山西大学位于太原市,历史辉煌,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以物理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为特色学科,有14个B类学科,16个C类学科。

    河南大学,简称河大,教育部与河南省共建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大位于开封市,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以地理学、生物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等为优势学科,有14个B类学科,16个C类学科。

    燕山大学,简称燕大,是教育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委、河北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燕大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前身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等为特色学科,其中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A-类,有7个B类学科。

    湘潭大学,简称湘大,教育部与湖南省共建重点大学。湘潭大学位于湘潭市,历史辉煌,在文、理、工、管学科上实力雄厚,学校的计算教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国家重点学科,有9个B类学科,11个C类学科。

    4)就业好、考研率高院校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央办公厅直属高校。学校位于北京市,是为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及办公自动化人才的一所普通高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采用小而精的办学模式,学校是我国高校中唯一需要全部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高校,毕业生基本都是省部级以上单位的公务员。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重点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学校师资力量过硬,教学严谨,学风浓厚。曲阜师大每年考研报考率与录取率都非常高,被誉为“考研基地”。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

    欢迎转发,谢谢?

  • 9527

    华东五省一市本科大学榜,江西省的大学实力强不强?

    华东五省一市本科大学榜,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江苏,共有2所985,9所211,而上海则有4所985,5所211,那究竟江苏上海谁的高等教育实力更强呢?

    江西共有43所本科大学,可惜只有一所211大学。赣州的老铁们,江西的高教实力在华东五省一市中究竟强不强?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微头条日签# ,#江西# ,#赣州头条# ,#我要上头条#

  • 金色晚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深圳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汕头大学、青岛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