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3

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考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生,应该如何准备,该多努力?

想咨询一下关于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考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生,应该如何准备,该多努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金毛大汪汪

    【#重庆森林火灾各处明火现已全部扑灭# 全面转入清理看守阶段】8月9日以来,全国出现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特别是重庆市北碚、巴南、大足、长寿、江津等地先后发生多起森林火灾。@新京报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8月26日8时30分,经各方共同努力,森林火灾各处明火已全部扑灭,全面转入清理看守阶段,无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损失。

    据了解,受极端高温天气及其他因素影响,此次重庆森林火灾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火灾扑救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持续高温导致扑火窗口期短,尤其是午后气温升高、风力加大,林火行为的不可预见性增强,极大威胁扑火人员安全;干旱导致河流湖库水位下降,火场周边水源短缺,影响灭火供水保障和直升机取水;多线林火强度大,植被燃点低,蔓延速度快,经常出现飞火等极端火行为;火场地形特殊,山高坡陡弯急,沟谷纵横交错,植被茂密等,都为扑火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强调,深入组织开展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专项行动,严格高火险区农事用火审批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惩火灾肇事者。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加强防火检查,遇有高温干旱等高火险天气,坚决对重点林区、公园景区等实行封闭管理,全力化解火灾风险。

    据统计,各方面累计投入各级各类救援力量1.4万余人、森林灭火主战装备3100余台(套)、直升机10架参与重庆森林火灾扑救,及时转移群众680余户1800余人。#极端天气频发会是未来常态吗#

  • 教育

    【中国移动5G网联无人机驰援重庆山火救援现场】8月以来,重庆遭遇极端连晴高温天气,多地发生山火,防火灭火形势严峻。应重庆市北碚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救援请求,由中国移动重庆公司联合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空中救援队”,奔赴救援现场,驰援北碚。这支特殊的救援队由12架中国移动5G网联无人机组成,包括灭火无人机4架,物资投送无人机3架,火情侦察无人机5架。截至8月26日上午,中国移动山火救援突击队克服高温酷暑、执勤时间长、巡航环境复杂等困难,共执飞15个架次,巡查森林面积320平方公里,执行物资配送,隔离带防火,夜间照明等任务,并将现场巡查视频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指挥中心,累计参与救援时长超20小时。同时,中国移动重庆公司针对发生山火的区县进行重点应急通信保障,累计出动保障人员663人次,保障车辆188车次,应急通信车2辆、卫星通信车1辆,应急方舱13台次,卫星电话4部,油机82台次,确保了救援现场的通信畅通。#抗灾保通信##重庆山火##5G看移动#@国资小新 @人民邮电报

  • 淡定自若

    #重庆灭火补给点饮用水是冰过的#【“补给点的饮用水都是冰过的!”赴北碚一线#救火队员讲述重庆人的侠肝义胆#】“这么多年,我经历了很多场‘打火’,但是像重庆这样全民上阵,如此尽心尽力为一线救火队员提供后勤保障的场景我还是头一次遇到。一天当中无论何时,你到任何一个补给点,都会有多名工作人员等在那里为你提供水和食物。临走之时,他们还会把水和食物往你的身上和车上塞,生怕你到一线缺吃少喝,这种感觉让人特别温暖,就像许多网友评论的那样,重庆人民身上真的是有英雄气的。”26日,驰援重庆的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队员张瑞坤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8月24日凌晨4时30分,云南省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55台车辆、304名指战员携带各类灭火装备1800余件套,采取摩托化开进方式向重庆北碚火场进发。并在25日抵达火场后立刻全部投入灭火作业。25日晚,他们趁夜间温度较低,和重庆当地的灭火力量用“以火攻火”的战术合力对该火场发动“总攻”,最终顺利实现对火场的合围。

    “以火灭火”又称“火攻法”,对于身经百战的云南省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队员而言,这种灭火方法此前曾多次应用于“山林灭火战”中,其主要原理是由人工点燃火头、火线与相向烧来的林火对接,使结合部骤然缺氧失去燃烧条件,此法在北碚山火的扑灭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灭火效率较高,不需要特殊装备,是控制大面积、高能量森林火灾的有效措施,但必须有经验丰富的指挥员组织,因为盲目火攻容易造成更大的火灾或人员伤亡。”张瑞坤介绍称。

    在张瑞坤看来,这场阶段性胜利来得极为不易。发生山火灾害的缙云山地势特别复杂,在极端高温的天气下,风力又非常不稳定,多重不利条件的叠加导致每一处火点扑灭之后,又容易因各种客观因素产生新的火点,“这也是这场山火难以完全扑灭的一个主要原因。”

    然而险象环生的地方也处处体现出山城人民的侠肝义胆。张瑞坤表示,在这场救援行动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重庆人民的仗义和热情,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地企业不仅自发捐助救援物资,还会筹钱租雇挖掘机、推土机这样的工程设备开进山挖隔离带,而一些做小生意的民众也会将自家小商店中的饮料、矿泉水和面包捐献出来。

    “因为山路狭窄崎岖,我们的装备车辆根本无法接近火线,一旦出现中途会车的情况,基本就会导致整个交通线瘫痪。所以,重庆的民众就自发组织越野摩托车队,专门往一线运送食物和水,许多老乡甚至以肩挑背扛的方式把一箱箱矿泉水往山上送,他们沿途只要看到身着迷彩服以及橙色衣服的人就会把水分发给大家。你能想象到,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下,我们补给点的饮用水都是冰过的吗?因为补给点会有专人24小时不间断值守,山下的超市或农民家冰柜自制的冰块会运上来放在装满功能饮料和饮用水的水桶里,确保一线人员随时能喝到冰水降温。” 张瑞坤介绍称,也正是有大量重庆民众自发前来帮忙转运救援人员和后勤物资,极大地节省了救援人员的体力,从而确保一线灭火队员能全力投入到灭火作业中。

    据重庆市北碚“8·21”火场前线指挥部消息,8月26日8时30分,经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北碚区与璧山区交界火场明火全部扑灭。参战队伍正在组织纵深清理,灭火后72小时坚守巡查工作有序开展,继续严格执行森林防火封山令。目前,涉火区域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张瑞坤称,目前,救火队员们依旧蹲守在一线进行火星清理和看守,并动用无人机查找潜在火点,当地也调遣直升机在火场上空进行洒水增湿作业,以防火情再度复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