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东南大学吴健雄班和西安交大钱学森班比怎么样?

想咨询一下关于东南大学吴健雄班和西安交大钱学森班比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一时举国沸腾。青岛一扫厕所的老头,听闻消息后抱头痛哭:“那本该是我做的啊……”
     
    不了解真相的人们,以为老人在胡言乱语,殊不知,这位老头,可是大有来头。
     
    这位老人叫束星北,他的前半生可谓是熠熠闪光,“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然而,造化弄人,束星北因为遭人算计,竟然从“中国雷达之父”变成了青岛医学院的一名厕所保洁员。这其中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束星北出生于1907年,喜欢学习钻研的他,后来考入山东大学,26岁时又自费前往美国,成功考入了堪萨斯州拜克大学物理系。
     
    为了维持自己的学业,束星北干过各种体力活。两年后,束星北离开美国,先后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就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后来,束星北回国探亲。恰逢九一八事件,束星北也想为祖国出一份力气,于是在我国的多个高校担任物理系老师。
     
    束星北讲课,从不写板书,也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不同的例子,让学生们掌握知识内容。
     
    这天,束星北正在浙大为学生们上课,他发现机电科的一名学生对物理学有着极高的天赋。
     
    于是,他便耐心劝说这名同学,让他换专业,正是束星北的这一举动,为本是机电专业的李政道,打开了另一扇属于物理的大门。
     
    束星北因材施教,为祖国培养了不少人才,可谓是真正的伯乐。
     
    197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回国,周恩来总理亲自迎接,周总理紧握着李政道的手,说道:“如今,国家正需要你们,可否请一些外国教授来?”
     
    然而,李政道却说:“不用请外国教授,在我国就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物理学家。”
     
    在李政道的举荐中,周恩来才知道此人便是束星北。
     
    周恩来急忙派人找寻束星北,却发现曾经的物理教授,居然在青岛医学院扫厕所,这一扫,居然扫了整整20年。
     
    原来,在中国那段特殊的时期,束星北也被定为反革命分子,被派到劳改大军的行列里。
     
    但让人惊讶的是,即便是扫厕所,束星北也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十几万字论文。可惜的是,这些知识里的精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
     
    直到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同庆。束星北听闻消息后抱头痛哭:“那本该是我设计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时,在我国原子弹研发过程中,束星北并未参与分毫。
     
    1974年,69岁的束星北终于结束了劳改生活。
     
    4年后,青岛海洋局请他回去教学,患有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束星北,不敢浪费一分一秒,背着氧气袋和肾上腺素气雾剂坚持给学生讲课。
     
    短短几年,他又培养了一批学术上的领军人才。
     
    除了教学,晚年的束星北还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大事。
     
    1979年,钱学森等人在研究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时,遇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就在大家愁眉不展时,束星北来到了这里,国家给他拨付了100万专项资金,却没想到,束星北一分钱未用,只用了一台计算机、一支笔、一摞纸就计算出了相关数据,帮我国的远程导弹研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83年,这位物理学人才因病去世,享年76岁,临终前,束星北留下遗嘱,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以供医学院研究。
     
    束星北说道:“我的大脑还和二三十岁一样条理清晰,也可以留下来做研究。”
     
    但就是这样一个遗愿,居然因为医学院领导人事换动,而没有实现。
     
    直到半年后,人们才想起这具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遗体。
     
    但为时已晚,遗体早已腐烂。无奈之下,领导让院里两个学生将老人的遗体带到学校后面的林子里安葬。
     
    即便是最后这段路,束星北依旧走得极不顺利,两个学生为了图省事,自作主张,居然将遗体草草埋葬在学校的篮球架下边。
     
    这位培养了无数人才的伯乐,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历史的车轮兜兜转转依旧在前行,我们只愿这样的故事能够越少发生。要知道,一个国家对待科学家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国家在科学领域的高度。
     
    束星北的一生就像流星一般,闪耀的时光稍纵即逝。但即便这样,束星北也值得我们去尊重他,纪念他。
     
    真正的科学家,从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既不会改变他对于祖国的一片热忱,也不会改变他对于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向束星北致敬,敬他的严谨,敬他的认真,更敬他用一生的曲折,为我们上了一课!
     
    作者:云朵云云
    编辑:洛子帅
    #我在头条搞创作##人物#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吴健雄:曾为美国造原子弹,逝世后墓碑上却写着: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双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因是她们发现了宇称不守恒。

    不过你可能不清楚,对于物理学界来说,这一次的颁奖典礼上,缺少了一位非常关键的人物,吴健雄,也是唯一一位将这个理论付诸实践的物理学家。

    至于吴健雄,她能有这样的表现,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毕竟吴健雄也是美国的核弹制造者之一。

    要不是她,美国恐怕连核弹都造不出来。

    吴健雄1912年生于江苏太仓,吴健雄一家都是读书人,她的父亲对她非常的宽容。所以吴健雄从小就受到了与同龄人相同的教育。

    1929年,吴健雄以优秀的学习成绩,被中央大学的数学系录取。1934年,吴健雄毕业了。

    此时的吴健雄很清楚,自己的国家已经腐朽,她要让中国拥有站在世界巅峰的力量,就必须要走出国门。

    1936年,她在顾静薇教授和舅舅吴琢之的陪同下,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

    来到美国之后,吴健雄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的物理世界,到处都是光芒四射的仪器。

    吴健雄打定主意,要在这儿好好学习,等回国之后,再为祖国做点什么。

    但是吴健雄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声留下,却让她在这里待了整整一辈子。

    全世界的人,都只知道爱因斯坦发明了原子弹,但她们并不知道,如果没有吴健雄,这颗原子弹的制作,将会是一场灾难。

    美国军队于一九四二年六月开始执行核子裂变反应,即「曼哈顿」计划。

    这个项目吸引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当时最杰出的西方核科学家。而当时的吴健雄却并没有被邀请。

    当时的美国社会存在非常严重的社会歧视,这里的歧视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歧视非美国国籍的科学家,吴健雄是。
    另一个是歧视女性,很不幸,吴健雄又是。

    美国人根本就没有把她当回事,甚至还有些看不起她,所以在核试验的过程中,她并没有被列入其中。

    美国这边的科学家,虽然早就掌握了一些实验的资料,并且在理论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可是偏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却又无从下手,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终,项目的负责人也是忍无可忍,亲自出面,将吴健雄请到了研究所,进行核试验。

    同时吴健雄也成为了唯一的参与首颗原子弹制作的中国女科学家。

    当时在吴健雄的指导下,原子弹的制作速度堪称飞跃。就像是加了推进器一样,原子弹很快就被研制了出来。

    可以说,没有吴健雄的介入,美国就算能够研制出核弹,也要比现在晚几年,甚至数十年。

    从那以后,吴健雄就被誉为“居里夫人”。核物理学女王。有着无法被超越无法被取代的地位。

    不过,美国却并不认可吴健雄的功劳,还说吴健雄的存在,对她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她们可以自己制造核弹。

    那么既然美国看不上吴健雄,为何不让她回中国呢?

    西方国家对于留学科学家的把控有多严厉,看看钱学森和钱三强就知道了。

    当时的美国认为,如果有一位科学家回归中国,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因此,美国政府,也对吴健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1950年美国颁布了禁令,严禁所有中国留学生回国。

    这件事也曾引发过许多中国学生的抗议。最终,美国无数中国科学家遭到非法拘留,并遭到严刑拷打。

    而吴健雄也是如此!

    不过即便是这样,吴健雄也从未放弃过回国,为国家服务的念头。

    只可惜美国政府对她们进行了强制的美国公民,目的就是限制她们回国。

    吴健雄迫于压力,不得不以美国公民的身份进入了美国。

    美国虽然对吴健雄的戒备有所松懈,但是却并没有让她回中国。

    吴健雄虽然取得了很多的功勋,并且成为了美国公民,但是她依然希望能够回到中国,继续为中国服务。

    吴健雄在1973年离开中国三十多年,她总是很想念中国。今年,她的孩子们也都表达了,她们愿意帮助自己的妈妈回家。

    吴健雄这才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吴健雄在一九七三年九月二十二日从美国返回中国。

    一九八二年,吴健雄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辞去了美国所有的高薪职位,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技术大学担任荣誉教授,并在中国大学任教。

    美国的记者很生气,质问吴健雄:“难道是美国给出的薪酬不够高吗?”

    吴健雄只说:“不论何时,她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中国是她的母亲,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中国是她永远的祖国,永远的母亲。”

    1993年,吴健雄发明了三代同步加速器,这一成果,让中国在这个领域,一跃成为亚洲最强的国家,甚至可以和美国、欧洲相提并论。

    可惜的是,这一位只想在晚年为中国做点最后的事情的老人,在1997年2月16日,美国纽约因病去世。

    而她的丈夫袁家骝遵从她的遗嘱,将她的骨灰从纽约,带回到了中国,并且埋在了她的家乡苏州太仓浏河镇。

    至今在她的墓碑上依旧写着这样的一句话: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吴健雄##头条热搜#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2021年高考录取提档线670分及670以上的专业及院校。

    1、北京大学 理科试验班类 707 (元培)(数学类、物理学类、天文等)

    2、清华大学 临床医学类 700 (含医学、化生类等方向)

    3、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类 693 IEEE试点班

    4、复旦大学 工科试验班 692 (新工科本研贯通)(智能科学与技术

    5、浙江大学 工科试验班 692 (竺可桢学院图灵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中国科学院大学 人工智能 689

    7、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学类 688 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等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科试验班类 684 (计算机拔尖计划)

    9、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 682
     
    10、南京大学 人工智能 681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科试验班680 计算机类

    12、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677 (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13、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675 (阶平班)(只招英语考生)北京大学

    14、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类 674 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15、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类 674 (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科技)

    16、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科试验班 674 (英才本硕博连读)工程力学等

    17、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672 (本硕博贯通培养)

    18、同济大学 工科试验班 671 (信息类)

    19、北京理工大学 工科试验班670 (徐特立英才班)智能制造工程

    20、西安交通大学 工科试验班670 (钱学森班之智能电气Q)

    21、东南大学 工科试验班 670 (吴健雄班)信息工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