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梦想是成为一名兽医,高二要选哪些学科比较好?未来的学习规划有哪些建议?

想咨询一下关于梦想是成为一名兽医,高二要选哪些学科比较好?未来的学习规划有哪些建议?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淡定自若

    下午看了高考志愿填报的直播,现在开始每天学一点,到明年应该没有什么不懂的了吧。

    很意外知道一个分数最低的985学校,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就是以前的西北农业大学。真不知道这个学校是985啊,据说去年只要580左右的分数就可以了。我很早就知道西北农业大学,因为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姐姐是这个大学的。今天听了这个学校的介绍,有个临床兽医学挺不错的,是国家重点学科,以后出来是不是可以当个兽医[捂脸]或者自己开个宠物医院是不是也挺好,现在养猫养狗的人那么多,动物看病比人都贵[抠鼻]

    之前和娃讨论学医的问题,她是坚决不肯的。学医确实很苦,至少要读八年吧,我现在也没有想法了。虽然医生这个职业很好,但是付出的太多了,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很难坚持下来。

    我之前一直觉得除了上海北京,其他的地方都不考虑了,死活赖在我们大南京。收藏了一张南京高校的图片,准备明年从这里找,总能找到一个适合我们分数段的吧[笑哭]

    但是这种想法现在有些改变了,如果分数有限,选择一些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也是可以的。除了上海北京南京,我最中意的就是西安了。

    我和西安还是有些缘分的。当年高中的时候,我的好朋友老家就是西安的。我曾在高一下升高二的暑假去西安玩过一次,住了一个月左右。当时住在西安东郊的韩森寨,不知道现在变化大不大。我妹妹在西安上的大学,我在毕业那年去西安玩了一圈。

    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的城市有两个,一个是西安,一个是南京。因为喜欢历史,就青睐这两个城市。刚好一个在西北,一个在江南。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个咸阳的男同学给我写的留言我至今还记得一二,他说:一个在西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个柔媚在秦淮的浆声灯影里。哈哈,差不多快三十年啦,能记得这么清楚不容易。

    毕业那年我其实还报了研究生考试,目标学校就是西安交大。只是根本没有复习,所以最后缺考!

    后来我上班了,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她也是西安的。今年女儿要高考啦,希望能心想事成,考上心仪学校哦[加油][加油][加油]

    诸如此类的事情,让我对西安和别的城市有所不同,西安高校云集,西交大、西工大、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等,都是知名高校。

    所以我现在除了北京上海南京,又多了一个选择[捂脸]#我要上头条##高考#

  • 教育

    #青年时期做过最勇敢的事#
    青春无悔

    好汉不提当年勇,因为有人为好汉树碑立传。只有我等平庸之辈,鲜为人知,做出芝麻粒大点贡献,恨不得广而告之。
    我是1976年冬季高中毕业,属于恢复高考前的最后一届。对文化知识学习印象不深,反倒是两年分了三次专业班,让人至今难忘。
    高一第一学期,选择机电班,改造过教室、宿舍的照明线路,参与过电机的绕制,还上街义务修锁。
    第二学期选择政治理论班,评法批儒,唇枪舌剑。赛诗会,踊跃参与,格律不懂,也没有书籍参考,斗胆模仿伟人诗作,作诗填词,认为只要押韵就是诗,平仄混搭。至于句内交替,联内相对,联间粘贴,颔、颈联分别对仗,更有挤韵,孤平,三平尾等等,一概不知。现在回过头看当年的所谓作品,没有一首完全符合格律要求,称其为打油诗,都属于美誉。
    高二选择兽医班。要毕业了,最后一年,更多考虑的是在广阔天地,如何大有作为。
    第一学期,学习兽医理论知识,第一节课印象最深:人蓄一理,诊疗过程也要遵循望闻问切。
    第二学期,分散在各公社兽医站实习,吃住都在兽医站,学习、锻炼机会难得,医生老师都很热心,也激发了我对兽医专业的学习兴趣。
    在兽医站,动手操练机会多,主要是为猪和马量体温、打针,有时还有给猪灌肠的工作。记忆犹新的是给马打针,先将针头用手掌拍进脖子里,然后再对上针管注射。人蓄还是有别呀!
    有一天回家,一位亲戚急急忙忙找我,说他家猪跑进玉米地吃庄稼,中毒了,想着我在学兽医,看能不能治。说实话,我当时水平恐怕连皮毛都谈不上,但瓶子里的醋少,响声大,毕竟不是给人看病,死猪当活猪医,竟然满口答应了。
    中毒得注射阿托品,这方面的知识我还是了解的。时间就是生命,骑着自行车买回药,迅速完成注射。
    回到兽医站,冷静下来,认真消化使用说明书,翻书本查证,发现坏事了:注射量超出一倍。按现在说法,叫医疗事故,无颜面见亲戚。
    过了一段时间,亲戚传来口信,说要感谢我,猪救活了,还夸我兽医没白学。我却一点高兴不起来,靠意外、奇迹、偶然取得的成效,不能掩盖工作中的失误,更不能为自己开脱责任,这次教训我用一生来记取!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怀念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特别是我的高中生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自己的高中羞于启齿,认为没学到文化知识,考试开卷,教材学生自己刻版印刷,就连墨水都是自制,课外活动比课内多。如今赋闲在家,有足够的时间梳理记忆。回忆走过的路,那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足迹一幕一幕浮现在脑海。想捡拾起值得炫耀的点点滴滴,将它们当珍珠一样串起来,作为告慰自己的光环。当我一颗一颗欣赏、审视,竟然最耀眼的是我的高中——礼泉县阡东中学,最值得反复回味。也许,正是那一段刻骨铭心地磨砺,铸就了我面对人生风雨的自信!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珍惜,不管是春风得意时,还是正在艰难跋涉;不管是忙忙碌碌,还是自认为的虚度光阴。不毛之地,也可能深藏着稀世珍宝。只要你努力,又足够用心,那么成功,天经地义!

  • 岁月如梭

    我觉得首先你要明确自己为什么想学兽医,是喜欢宠物,将来想做宠物医生吗?

    我每年都会为很多高三考生选择专业,近年来很多孩子都想读兽医专业,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来想做宠物医生,这时候有几个问题先要考虑清楚。

    1、兽医专业大学期间学的都是猪、马、牛、羊这些牲畜类的医学知识,很少是接触动物的。

    2、大学期间学解剖课,如果给你一直活着的兔子,让你解剖观察,你能不能接受。

    如果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问题,或者你想学的单纯就是兽医,不是宠物医生,那么考虑兽医专业完全没有问题。

    兽医专业对于选科尽量把化学和生物都选上,很多省份、学校可能不要求两科都选,但是这两科对于将来大学期间的课程还是很重要的。化学和生物大学期间肯定都要学,都要接触,那么高中阶段学习就很重要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有什么问题也欢迎随时提问。

  • 董沫然

    不选文的理由
    选理的理由和不选文的理由其实是不同的。首先,不能因为成绩好、或喜欢来决定。要说我姑娘目前是文科强于理科,文理都喜欢。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总成绩好的孩子基本都是这种情况,因为初中文科不好,总分根本上不去;讨厌文科,成绩更上不去。但这些孩子最终大部分都要选理科,或者新高考要选物化组。和我们过去一样,只有物化实在学不下去才选文科。
    其次,初中或刚上高一,是看不出孩子更适合文还是理的。很多家长在孩子高一时看到理科明显落下,就赶快让孩子报文科——这个决定其实是仓促的,因为所有孩子上高中都有这种感觉。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总名次在下降,理科拉分,就赶快转文——这个依据也是不充分的。一则,客观来看,全班或全校排名不足以参考,因为高考录取是依据全省排名,要看学校在全省的情况。比如怀仁一中,山大附中,省实验、怀仁云东都是理科一边倒的学校,孩子在理科校排名虽然落后,但可能全省排名很靠前。而太原五中、大同二中是文科突出,大同三中、实验二中基本是文科一边倒,虽然理科全校第一,可能都上不了一本。在怀仁云北的喜报上我们能看到,理科本科达线3800,文科只有200,那一个孩子文科201和理科2100的情况下,该报理科还是文科?更极端的例子,一个孩子在毛坦厂中学理科排13000名,文科排1000名,该上文还是上理?再比如去年贵州文科比理科本科录取高出100分,整整一门课,也就是说孩子报物理交白卷,和报历史得满分,最后总分是一样的。
    二则,主观上讲,孩子理科落下,或者文科落下,不能盲目给孩子取舍专业,不能武断地判断孩子适合不适合文科或理科。任何一个孩子在落后的情况下,只要鼓励都会进步,只要打击都会泄气。孩子不管选文还是选理,带着巨大“理科差”的阴影,肯定是学不好的。此时盲目选文或者选理都是不妥的。新高考废除文理分科,就是因为文科“可逆性”太差,意思就是大学理科生转文很容易,文科生转理基本达不到。所以以物理和历史二选一,替代部分的可逆差。但仍是物理转历史易,历史转物理难。总之过早分流到物理没什么损失,过早分流到历史却损失很大,再也回不了头。
    对于好学生来说,选文选理差别不大,在成绩优势上差别不大,在兴趣爱好上差别不大。但在大学的学习强度上理科明显大得多,文科轻松得多,在就业上又反转,文科难度大得多,理科容易些。在深造方面,理科仍然占优。在跨专业和转专业的难度来看,理科占绝对优势。所以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来说,可选余地很大,基本会毫不犹豫地选理。
    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孩子来说,家长觉得让孩子学文,只要愿意背,下点辛苦就行。但事实上文科的高考,可能难度更大,政治、经济、辩证法、阶段法、唯物史、议论文,这些东西远不是高一和初中的文科,很多以前历史政治得满分的孩子,到高二高三根本学不明白。而且报志愿时会发现,同样的专业,理科生也能报,还有降维优势。
    当然我也见过文科优势特别明显的孩子,理科也不差的情况下选择文科。在尖子生来看,文科的就业也没问题,只要拿到硕士文凭,到内地非省会当个中学或大学老师都是不难的,如果有博士学历那完全可以走人才引进。很多内地城市人才引进对博士都是一路绿灯,哪怕是啤酒专业、兽医专业。回内地的小城市完全可以三十岁开始躺赢。当然 学历、同年龄的人,在沿海地区每天还在拼命内卷,虽然辛苦好多倍,但长远来看,十几年后完全是两个层次的人。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文科发展在全世界都是不成熟的,甚至是混乱不堪的。比如在美帝,全面取消出版版税的背景就是因为文科生就业太难,鼓励大家在校期间出版书,将来走写作路线。所以美帝培养文科生以写书为主,欧洲和澳洲的文科生都会去那里深造,学习怎么当作家。另外,文艺的圣殿,各类大奖大多都对中国不友好,本质上是西方文学体系对中国不友好,甚至充满敌意和侵略。就拿中国文化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文学奖来说,这是个全面反华反共的奖项,莫大侠因为得这个奖,接受了一整套反华的颁奖词,一时间被无数国人漫骂,他自己也百口莫辩。诺奖没有给他带来书籍畅销,比起那些网络作家,他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够。除了文化灯塔昏暗之外,灯下混乱不堪的明争暗斗,更是让世人乏味,争夺文化高地的斗士不断折戟沉沙,多少今天的全民偶像,明天就成了过街老鼠,精神美国人、反华分子、文化愤青、国际民主卫士,一个个丑态百出,我们不愿意让孩子进入这个精神匮乏的精神领域。文化界似乎缺少一个精神灯塔,这点遗憾理科界是不存在的。多少人也想把钟南山骂倒,或者依靠漫骂袁隆平而吸粉走红,幸亏这方面我们立了法,让科学技术成了不倒的民族丰碑。
    2022-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