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昆工和重邮的综合实力都比成都理工强,为什么后者却是“双一流”?

想咨询一下关于昆工和重邮的综合实力都比成都理工强,为什么后者却是“双一流”?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教育

    确实对四川的教育看不懂,许多明明很普通的高校,却获得上层的照顾和支持。

    例如,

    电子科大跟西安电子科大,实力相当,可电子科大是985,一流高校,西安电子科大却成了211,一流学科。

    农业方面,袁隆平母校西南农业大学,是重点大学;而四川农业大学,不过是个位于雅安的籍籍无名的省属高校。可川农却成了211双一流,西南农业大学却没评上,最后还是靠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才搭上末班车。

    成都中医大学,全国排名中下,是6所双一流中医药大学中最差的,即便中医药领域,也有一堆实力比他强的院校没评上的,反而它成功入选。

    包括这个成都理工大学,实力非常普通,竟然也进入了双一流?

    以致成都双一流数量,仅次于京沪和江苏,高于高教重地湖北,跟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妥妥的高教高地。

    只能说国家对四川的高等教育,是在太照顾了。

  • 董沫然

    昆理和重邮都是一些理论上的,成都理工是解决地质划破等等实际问题。所以成都理工得到了国家两个重点实验室。纸上谈兵的都没有。

  • 沉稳前行

    什么叫综合实力更强?这是仁智各见的看法,目前通行的作法是看学科评估的成绩。但不同的学科怎么比较?犹如一米和一斤比谁都不好下评论,通讯工程B的成绩就比不上中医药的A?不同类别间进行比较就犹如鸡同鸭讲。其次学科评比是名次比较类型,例如你参加一次百分制数学考试考了九十分,但你名次在十名开外,评定为B,另一二货参加百分制物理考试,考了三十分,名次第三评为A,你能说综合实力A远超B(因为中间还差着几级)!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不同学科间不好比较!

    第二点学科评比本身还有很多不足不当之处。在数量比上,学校可将相近相关论文打包给某学科,像田忌赛马样操作,这使得有的名次出人意外(成都理工原来A+后变B),这一类操作网上多有报道就不多说。还有一类权重比,为了更好说明我举例南大地质学A+,地质学科数目,地质学师生人数都比不过成都理工,吉林大学,中国地大等老牌地质院校,但南大有地质学院士后,多年运作使南大有多名地学院士(中国院士是推举制,主要由老院士推举,老院士话语权很大,使得某些院士其徒子徒孙都是院士,外来者很难进入),院士的权重很大,话语权大,像地质类学科,南大门类不如老牌地质院校齐全,其毕业生也不如老牌地质院校受一线部门欢迎,但其权重大,分值高所以为A+!另外双一流评选中,中医药类院校大量入围也让人争议。所以学科评比有争议处大不能简单看评定等级。

    有了对学科评估简单了解后再来回答问题就客观容易多了!昆明理工在冶金方面成就和行业认可度虽高,但就这一学科影响不如成都理工在地质类学科影响大,成都理工地质类学科群齐全又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业内口碑一流,而昆工和重邮在各自最强专业上并非全国一流,昆工王牌在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北京科大面前无优势,重邮在两电一邮前无存在感,更不说清华中科大!而成都理工地质类可以同任一学校一战,包括中国地质大学。你看今年院士评选,成都理工人数超绝大多985高校,说明其在地质类上的实力〈但学校平台的原因,应该最后很难当选,当年的郑成善教授在成都理工评不上院士,于是不搞科研了搞工作调动,调到中国地大有了好的评院士平台才成为院士>,地质类一流学科设在成都理工,外行看到的是B的成绩觉得不理解,但业内人都无太大争议,地质类学科群齐全的有多少高校?一流学科是按学科来的,而不是什么校友会排名等,这是国家正常操作,各校有各校特点。

    不知回答是否满意,得罪的各方请见谅,问题很多的评比让争议大,但提问问得太幼稚了!

  • 梦飞

    我的同学和亲友,分别读过重邮和就业成都理工,昆工是老牌名校

    主要还是地区效应,成都的区位优势,在昆明、重庆面前,在整个西部,还是明显的,成都市的高校,更容易形成高质量的师资力量,更容易招收高分学生,学校就更容易办好

    我表弟,重邮毕业,上海的研究生,大学教授,三年前去了成都理工,相比之下,成都理工的财政支持力度要大些,容易拿到科研项目,也就是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 董沫然

    成都理工评的双一流是双一流学科,也就是因为它的地质学而被评上双一流的,而昆工和重邮虽然总体实力比成理好,但没有一个学科是全国独树一帜的,最多也就b➕,所以没评上双一流是很正常的

  • 金毛大汪汪

    看不懂就对了,211、985、双一流,很多都是一笔糊涂账。想农学类院校,中农和西农进入985,但西农进985差不多20年了,但农学学科还是不如211的南农和华农。

  • 沉稳大叔

    真正的原因是,分985,211的时候,正好是重庆直辖的那段时间。成都把名额给了成都理工。只能这样解释了。

  • 淡定人生

    成都理工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奖,大平台、大项目,也出了重大成果。这些昆工和重邮都不具备,成理当然应该双一流。

  • 教育

    成都理工有二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前二年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昆工和重邮有几个?科研成果方面和成都理工不是一个档次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