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哪些大学最适合搞科研?,哪些大学适合文科生,哪些大学适合女生,大学专业有哪些适合女生,大学有哪些专业适合男生,大学哪些专业比较适合女生,哪些城市适合上大学,大学适合考哪些证书,适合体育生的大学有哪些,适合中等生大学有哪些,适合大学唱的歌曲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说的太好了,特色很重要,那怕技校都要有特长,现在是热门大家都一起上,那个大学都搞智能专业,AI,凭什么开专业,有相关科研成果吗?有专业教授团队没?有实验室吗?有操作室吗?就凭老师一张嘴!
本科阶段的话一学习为主,要想搞科研可以在考研的时候选择一些研究所,科研经费雄厚的大学,当然出国就更好了。但本科选择一所好大学对未来的发展很重要,清华北大浙大南大复旦都不错,关键还是根据专业选择大学,并结合各大学的科研能力(主要是经费和专家的实力)来考虑。 看哪里院士多,相应资金也多了,不一定是院士,教授实力强就行,问问老师和读研的学长。
“一个女子,非要搞科研,简直是笑话!”2006年,一向不服输的张艳丽没有被这句话打倒,反而在2013年成功设计出“玉兔号”月球车,让人刮目相看。
2006年,张艳丽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女生在电机专业一共没几个,像她这样年年领奖学金的优秀毕业生更是罕见。
可就在她以为可以大显身手的时候,几个单位的人和她师傅聊天:“你今年很倒霉啊,带个女徒弟,有啥用。”
师傅看到张艳丽浑身瘦小,也觉得她不适合搞科研,甚至一连几个月都没有给过她课题。此时,一起来的男同学用在导弹上的电机都已经开始工作了。
一向骄傲的张艳丽很是沮丧失望,回家的时候忍不住大哭,但心里却埋下了“不甘心”的种子。
没有项目,她就天天在车间里,盯着每一道工序的研发过程,再小的细节也全部记录于心。
在实验台有限的情况下,大家都下班之后她才能开始实验,每天她都是整栋楼最后一个离开的。
她的努力、执着成功打动了师傅,上班四个月后她终于接到第一个项目,在细节上做得无可挑剔,赢得大家的一致称赞。
从那以后,她接到的项目越来越多。
2009年,“玉兔号”项目开启,张艳丽有幸成为设计师之一。
然而月球表面环境复杂,月球车要经受住300多度极限温差,且当时国内资料空白,想要做好无疑是难上加难。
张艳丽没有丝毫退却,而是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三机一体的理念,用充分的仿真论证,节省三分之二的研发费用,最后她的方案正式落地。
由于增加三款电机合体的挑战,张艳丽只得每日泡在车间里反复实验。
她将选中的绝缘材料,进行了千百次的实验。
月球车的工作原理繁杂,要对月球车的天线系统、驱动系统的功能进行不断检测;只有这样月球车在月球勘测才可以传输清晰的画面,在月球上完成巡视90天的任务。
张艳丽坦言,这款三机一体的月球车像是自己的孩子,她迫切地想让孩子去月球看看,甚至以后去火星,更多的领域探索,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日复一日,她从未停歇。
2013年,张艳丽终于同其他设计师完成了月球车模样和出样的鉴定。
最后的登空准备阶段更不能松懈,张艳丽刚抱着电机到实验室,准备开始工作,就双腿瘫软,大出血倒在地上。
身边同事见状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到了医院她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当时,她已经是32岁高龄孕妇,医生建议她马上休息。
继续试验对她和胎儿的身体恐会产生不利,张艳丽一下子犯了难,手心手背都是肉。
她在医院的一天一宿也没合眼,思考过后,她毅然回到工作岗位。
2013年12月15日,“玉兔号”成功着陆。它填补了国内宇航环境小型化电机经验的空白,中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三软着陆的国家。
所有人热泪盈眶的时候,张艳丽也迎来了师傅的认同和夸奖,张艳丽却感慨:“这句认同我等了八年。”
此时,她才放心回家养胎,然而工作多日、加班熬夜、营养不良导致张艳丽早产,孩子又瘦又小,幸好身体是健康的。
试想下,假如当时张艳丽因为师傅的不重视,开始对标男同学的成绩,恐怕早已退缩,换了工作。
但她没有,她用信念克服困难,用细节塑造结果。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张艳丽这样有信念、有能力的科研人员,我们的祖国才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平安喜乐。
致敬每一个幕后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
参考资料:《造就:嫦娥三号工程师:32岁高龄,我冒着流产危险设计了14台月球车电机》
作者:秋水
编辑:剩草
#人物#
那些大学适合搞科研!在我国大学分为研究型,教研型,应用型几类。研究型大学主要为我国的211,985,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真正科研最历害的大学莫过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院大学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在北京有4个校区,京外有5个教育基地,全国各地有114个研究所,有研究生近5万人,博士占一半多!中国科学院大学是我国最适合搞科研的大学!
沉稳大叔
2022-11-12近年来,近亲繁殖现象在学术界也是愈演愈烈。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教授、副教授、博导、助教、学科带头人、普通教员,几乎都是在本校毕业留校的,教授留下自己的弟子,弟子做了教授、博导后,又留下自己的弟子。——《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经典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