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2019考研分数线公布,调剂到二流本科能接受吗?求建议?

想咨询一下关于2019考研分数线公布,调剂到二流本科能接受吗?求建议?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梦飞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能不能接受调剂到二流本科研究生,这是要看个人具体情况的。

    个人认为:二流本科学校也没有什么,好多二流本科也是很不错的,并且,进入社会真正支撑我们在社会立足的是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学历!

    首先,如果是二战的同学,一志愿还是不能考上,调剂到二流本科也是可以的。因为考研越来越激烈,今年290万考生,明年可能会更多。而且,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高学历越来越重视,大家普遍认为更好的学历,更容易找好工作。

    其次,如果考生来自末流学校,大专生,专升本,由于各种原因一志愿不能如愿,调剂到二流本科也是很不错的,毕竟自己也跳出之前的低学历,进入了硕士学历行列!和自己的以前相比,进步还是很大很大了!

    最后,全国重点大学,211,985,双一流等也就一百来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一流大学,再者,进入二流大学也不代表未来没有出息!所以,能进入一流大学更好,如果不能如愿,二流大学也可以考虑!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 金毛大汪汪

    本科就读985的高校,考研调剂到双非的学校的考生也很多。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有一些同学因为本科是在重点大学就读,但是考研没有发挥好。如果被调剂到普通大学,自身又会觉得不甘心,因为之所以选择读研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果选择考研就读一所普通院校,那又谈何竞争力呢?还不如大学毕业直接选择就业。毕竟考研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同样花费在工作当中,对于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呢?无非就是面临以下这几种情况。

    1、想要进入重点大学却无能为力

    想要进入重点大学读研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一般实力强的985,211院校,学校都会有保研生。保研名额就已经占了考研生的一部分,剩给其它学校的考研名额就很少。如果自身能力不过硬,所考分数很低,根本就没有被录取的机会。想要考入重点名校,必须要成为众多参考者当中的佼佼者才行。

    2、选择普通院校又不甘心

    自己所考的分数达不到自己心仪院校的要求就只能选择调剂,首先自己在心里建设这一部分要跨过这个坎,想要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很多,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我们能做的就是争取调剂能让自己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因为研究生本身就是对于本科知识的升华,对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如果没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势必会付出很大的代价。选择调剂也并一定就意味着所有的专业都很冷门,如果考不进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自己又不愿意选择调剂,那只能进入选择来年二战。

    3、来年二战又没有勇气

    有过考研经历的同学都知道,选择考研并能坚持到最后,真的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每年考研前几天,都有不少同学选择放弃,其原因就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离考研的时间越近,自己就会越紧张。这一年付出的精力与时间是不考研的同学远远不能体会的。每天起早贪黑,一大早就要去图书馆门口排队等开门占座,回忆起考研的时光,几乎都是与图书馆有关。每天几乎都是食堂,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其他同学熬夜追剧的时候,你在熬夜看书。如果是自制力很弱的同学,很难坚持到最后。如果还要选择再战一年,很多同学都难以再让自己去坚持一年,毕竟其他不考研的同学都已经找到工作了,而自己仍还在考研。没有经济来源,如果父母是持有反对态度,自己面临的压力就很大。

    既然选择了考研,希望同学们不要在最后一刻选择放弃。能调剂考研成功的同学就尽量选择调剂,学历只是作为我们人生当中的一个跳板,想要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多的是依靠我们对自己的约束。即使通过调剂只能进入一所普通院校,如果我们在读研期间比他人更努力,毕业后也并不会比别人差。相反有些同学虽然进入的是重点院校,拥有较高的起点,但是却很少用功钻研专业知识,毕业后就不见得比那些普通大学的同学发展得好

  • 风去了无痕

    如果是调剂到一个二流本科(就叫二本吧),专业也不怎么样的话,那我是不会去的。当然这个还是得看自己的意愿了。从两种情况来分析下。

    第一种情况:

    如果自己确实学习能力有限,感觉自己二战提升也不大,又想读个研究生的话,那么这个调剂是可以考虑。这样也不会再耽误一年的时间,也能省下不少的精力。

    第二种情况:

    本来就是调剂的,那么你一志愿报的学校还不错,可以没过线。如果想考好学校的研究生意愿比较强烈,同时自己能再坚持一年的可以考虑二战,二战上岸的每年也有很多。而且有了第一年的经验,第二年会方便很多。

    谁都想上名校的研究生,可是名额就那么多,所以竞争很激烈。而且普通二本院校的研究生也是有很多人读的,所以这完全就看个人选择了。我以前有一个同学调剂到云南农业大学去读农业电气的研究生了,他一样还不是去了。同样也有一些放弃了,因为调剂确实学校和专业都不太好了。都是挑剩下的了,可以想象的。

    清楚的认识自己的情况

    我们也只能给一些建议,关键你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情况,看自己意愿强烈的一面是什么。想考研就完完全全静心去考,什么工作玩都放在一边。

    因为只看你说了这么一句,更多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上面说的你可以参考下。总归一句话,调剂是双向的:接不接受,学校和你自己都是博弈方。你想调“二流”,学校有时还不一定接受你。

    更多想聊的,欢迎留言咨询。

  • 教育

    谢邀。如果是混个文凭,可以试试;如果想学点真才,继续攀登,则谬矣。

  • 淡定自若

    一学长调剂去了安徽理工大学[捂脸]还说了一句有手就行。搞不懂考上个安理工有什么好炫耀的[捂脸]今天和同学探讨,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二本学生,去普通一本院校读研出来找工作会比本科生就业三年有优势吗?[打脸]换句话说,这样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值得读吗?其实安徽理工大学估计都是中下游一本了,现在都说211、985研究生有用,也不知道这些普通一本研究生到底出来之后工资能不能比本科直接就业三年后要高,身边好多人报这种普通一本研究生,想不通,他们说是为了混一个研究生文凭[奸笑]说实话,研究生还分档次呢。在一个学校里,存在着这样的鄙视链,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大家应该懂的吧[灵光一闪]毕竟本科进211、985的难度要比硕士难得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招聘还看重第一学历。大家怎么看?

  • 短腿柯基王

    完全可以,像广西大学等都是相对不错的b区学校!

  • 教育

    去二本甘不甘心自己最清楚,用不着问别人。

  • 岁月沉香

    谢邀。

    题主可能是想问,如果被调剂到自己不太满意的院校,到底要不要去呢?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加一个二流本科,这是在拉仇恨呢?还是在拉仇恨?

    很多人在考研时,都有非常深的名校情结,有梦想当然是好的,但在选择目标院校和调剂时,不能够戴着有色眼镜。

    985、211院校在综合实力和就业上确实要比其他院校要好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双非院校都非常差劲,有些双非院校甚至二本院校,部分专业的实力也非常强,学生的就业情况也非常好。

    每个人的考研动机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是想通过考研来改变本科出身,有的人可能是想提升下自己的学历,有一张文凭,还有的人考研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工作。

    不论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如果能够被第一志愿录取,那肯定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如果不能够被第一志愿录取,这时候建议接受调剂,如果能够调剂到211、985院校,当然也非常不错。但如果不能够调剂到211、985院校,到底要不要去比较一般的学校读研究生?这时候就需要结合自己的状况和专业来考虑了。

    如果自己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在毕业的时想进入事业单位,那么,去哪个学校就读,影响真的不是很大。

    如果自己考研的目的,是想走学术这条道路,为以后继续深造做准备,那么到底要不要去普通院校读研呢,就需要考虑一下专业情况。

    本科选学校,研究生选专业,博士选导师,在调剂时也是这样。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会更加明确,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如果确实需要研究生,一般都会对专业作出明确的规定,至于以后想要继续读博士,就更是如此了。

    在一个好的学校,读一个不好的专业,读有一个自己不太擅长的专业,也不感兴趣的专业,这就是:“热闹都是别人的,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与其这样,还不如去一个不太好的学校,读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满意的专业方向。

    没有比较差的学校,只有比较差的学生,这句话虽然有点极端,但实际的情况却是这样的。自己的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在读研时,学校有一个老师学术水平非常强,在30岁时就被评为教授,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本科是在一个二本院校就读,考研是因为公共科目不太理想,最后被调剂到了浙江某财经院校,在这个学校读了研究生,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几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后来考上了211院校的博士生,并且留校任教,两年之后又破格评为教授。

    说的更现实一点,不论你本科就读的是哪所学校,既然在考研时要接受调剂,要么就是你和其他学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要么就是你报考的学校老师看不上你,而这就是现实。面对现实时,你要么接受现实,你要么就选择背水一战,奋力一搏。

    如果是愿意要你的学校,你又不愿意去,你想去的学校,学校又不愿意要你,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

    每年清华、北大附近都有不少学生,在那里租房子备战考研,甚至有的学生就是第4次、第5次考研,这些学生的精神当然十分令人敬佩,但是为什么这种精神,就不能用在别的地方呢?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有没有尝试一下其他路呢?环境都变化了,自己却还在固执自己的想法。

    如果自己是第一次考研,并且有非常深的名校情结,这时候可以考虑下二战。但是在决定二战之前,一定要认真总结一下,看在过去的一年备考当中,自己有哪个地方比较薄弱?到底是不够努力呢?还是目标院校选择过高?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才能够产生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要不然很有可能是再考一年,仅仅是浪费一年时间而已。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金色回忆

    在大家惊呼考研分数线“暴涨”的同时,还是有很多学校上线考生不足,不得不调剂,尤其是理工科类专业。

    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非都是一些二流三流学校,为什么?分数线是真的高吗?还是报名人数少了?

    据我所知,即便是北京这种地方,每年都有一些研究所因为上线考生不足需要调剂,甚至没有招满。#2022年考研国家线# #2022考研复试调剂#

  • 金毛大汪汪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最近经常想起的最后悔事应该就是本科毕业没有继续读研
    老家在东南沿海,本科就读于北方一所二流大学,专业是工科的,当时在那个城市,我们这个专业还是很强的,工作很好找,但在老家并不被认可。所以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报了我们当地最好的大学,最终差了几分没能考上。
    虽然以我的成绩可以调剂到内地很多学校,也收到一些调剂得邀请,但考试的失利还是对自己的信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在老家的工厂找了一份工作。
    后来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务员,但大学四年所学都已还给了学校。或许在别人看来我的工作还不错,可二流本科的学习经历,确实限制了人生发展的上限,抹杀了发展的可能。
    如果还能回到十年前,我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深造。可惜这世上没有这么多如果,十年前的错过,不能停滞时间的流逝,生活的脚步,我将带着这份后悔继续新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