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初学俄语应该买什么书?_初学俄语用什么软件

想咨询一下关于初学俄语应该买什么书?,初学俄语用什么软件,初学俄语用什么教材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秋水伊人

    #你自学过哪些东西#
    由于工作的关系自学过英语!俄语!日语!英语几乎每天都坚持15分钟的学习.俄语是买的那种速成书学习!日语是源自于对动漫和一些日剧

  • winter

    俄语入门(全三册) 作者: 周鼎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这本书是比较经典的俄语入门教材,很多俄语培训班都使用这个教材。 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的教材主要有: 大学俄语《东方》(全八册)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合作编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供四年制本科俄语专业零起点学生使用。 新编俄语教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编写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供四年制本科俄语专业零起点学生使用。 俄语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供四年制本科俄语专业零起点学生使用。 这些教材主要注重语言文学,较偏重书面语言和文学语言,考专业四、八级都要学其中一种的(非俄语专业似乎不让参加专业俄语考级)。 非专业和公共俄语教材主要有: 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 作者:应云天 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工院校的公共俄语课程一般用这个教材,考非专业四、六级用得上。

  • 秋实累累

    #当年学外语(1)#
    前几天曾写过一篇“当年读高数”,有网民问我当年是否还学过外语?当然,对于当时求知欲旺盛的我来说,只要是新鲜的东西都想尝试一下。只是我的语言天赋不高,学了多年可能仍然达不到母语的一半水平。

    记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学法浯节目。好像是每周两次课。每次一小时。那时我刚上技校和几个同学一起兴致勃勃地跟着电台学起来。

    首先学二十六个法语字母,我感觉法语字母读音与英语字母有些相似,但要读得重一些。尤其是字母“W”和“Y”的读音特别奇怪。后来才明白“W”是读的两个字母“V”的音。读音类似于double V。

    有时需要跟着电台老师的发声练习读音,当读到音节“da-bi”或者是“de-bi”时,重音要放在后面的音节。也许法国人读这些无所谓,可是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俗,感到很难听也很不好意思。可是当时宿舍的舍友们还要故意将收音机音量打到最大,顿时该读音响彻宿舍上空,然后一阵哄堂大笑,使我狼狈不堪。

    跟着电台学外语非常单调枯燥,尤其对于我们十几岁的孩子,到最后只有我一人还在坚持。当时正值法国总统蓬皮杜来中国访问,同学们笑我,说下一次蓬皮杜总统再来,你就是翻译了。很可惜,蓬皮杜总统回法国后不久就患癌症去世了。

    自己感觉法语比英语难学,它的名词有阴性和阳性之分。好像也没什么道理,就是硬记。断断续续一直学了几年。也没多大的收获,主要是没有法语环境,当时连录音机都没有。市面上法语的教材又极少。好像每月会出一期法语学习的小册子,薄薄的几页,我通常如获珍宝。这是一些最初级的读物。当然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如你好,再见之类的。

    为了鼓励我学习,我哥还专门为我订了法语版的《越南画报》,我通常也只能读懂个标题或者是最简单的内容。令我吃惊的是画报中的的越南女子在当时的年代好像也比国内的女性穿着时尚。而且看起来精神也不错。

    多年以后,我哥出差去法国巴黎,我打电话去他住的酒店,用简单的法语问候前台小姐,她以为我懂法语,然后讲了一大通法语,我完全懵了,只好老实交代,以上的问候语是我唯一能懂的法语。然后双方只能用英语交流起来。

    要说学了半天的法语,一点用处都没有也不见得。上大学后学英语,发现许多单词的拼写与法语一样,只是读音不同。如etc和revolution等单词读音不同而已。为我节省了不少背记英语单词的时间。还有就是如果有一大堆外语读物,如英语、德国、法语和西班牙语等,我一眼就能认出哪一种是法语读物。

    记得十年前,我回国工作的公司与法国代表团作技术交流,一开始他们态度比较高傲,我忙用法语问候了几句,然后再加上我较流利的英语,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交流也更加友好通畅。

    世人都认为法语是一门高贵优雅的语言,歧义较少。但是从读音来说,感觉法语比较坚硬,所以我个人还是喜欢英语,觉得英语说起来比较平和简洁。

    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学校为青年教师开设第二门外语课,我选日语,以为日语中有不少汉字,应该比较好学,其实不然。教我们的老师是前几届留校的工农兵学员,他似乎对教学不怎么感兴趣,课堂上会给我们讲一些他给日本商人做翻译的故事。花了两三个月才教完我们五十音图。每天读着平假名和片假名,感觉自己像半个日本人。

    也学了一些简单的日语语法和疑问句等,与英语不同的是,在整个句子中日语的谓语总是放在句末,有些场合又必须用敬语等。当初为了学好日语还是下了点功夫。因为是脱产学习,几乎每天都在练习语法,读写单词等。一学期下来,也学会了一些常用的问候语。后来去日本开会还实地操练了几句。现在回想起来,幸好最后没去日本留学,要不然本人的腰可能受不了。我的留日同学回国后,遇人交谈前习惯性的弯腰问候,我就纳闷了,怎么留学都把腰都练软了呢?

    八十年代中期曾经有过想去苏联留学的念头,刚好我们学校开设俄语课,我也去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俄语的卷舌音一开始就把我难住了,发俄罗斯这个词就需要卷舌,班上一大半同学都发不好这个卷舌音。没办法,只好晚餐后独自到校园一偏僻角落练发音。每天把舌头练得又酸又僵,皇天不负苦心人,一星期后,我卷舌音居然练得非常熟练和自如了。想卷多久卷多久。再学卷舌音的俄语单词完全没问题。

    后来又学了一点简单的俄语语法和问候语句,还托人在上海外语书店给我买了一套俄语900句的书和磁带。但是,我后来决定还是去美国留学,所以一学期后也没再坚持下去。迄今为止,只会用俄语说谢谢,你好,同志们好等最简单的问候语。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学过法语,日语和俄语,其实并没有真正学进去,甚至连皮毛还没摸着。那么学了半天的外语,到底有些什么收获呢?其实并没有多少收获,只是增加一点见识,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因为学习一国的语言,必然会涉及到该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外达人团# @头条国际

  • 金毛大汪汪

    谁的俄罗斯故事讲的最好


    我是一名俄语教师。郭先生的书适合教师阅读。
    看过郭先生的书【俄罗斯散记之红棉花开】,历史老师讲课会更生动有趣,政治老师能更让学生感同身受,外语老师能更会驾驭情境化课堂,语文老师能拓宽联想和比喻,更会讲故事,并且让学生一节课体验数种情绪。

    数学老师则第一眼看见数字:29、218、200、4。
    郭凤志先生从事对东欧、独联体和中亚地区国际合作29年;仅出访白俄罗斯便218次;写出200多万字随笔:出版4本《俄罗斯散记》。
    数字人生可以看出时间的力量,而时间的力量背后,是人的力量。
    郭先生在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秘书长等角色之余,其实是一位导游,国际文化导游。
    这位导游还是位美食家,用他的话来说,是“一直相信饮食社会政治经济学的吃货”,可以把各国文化、历史、商业、生活一锅炖,端出来,那色香味,绝对比东北大锅炖还好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