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咋样?,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怎么样,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专科,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地址,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分数线,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老照片,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官网,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旧址,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北方科技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老校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是211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大学专业##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对应的国家特色专业的高校有浙江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同济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
具体院校推荐如图。
应该`` 还可以吧~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沈航创建于1952年,是原航空部所属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现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和“空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
学校位于沈北大学城,占地总面积113.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66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工程训练中心、综合运动场、体育馆和专用体育场地,建有万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建有设施齐全的学生生活区。现有固定资产8.9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27亿元。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文献98.86万册,电子图书20.01万册,各类报刊3000余种。
沈航现有专任教师773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1人,硕博比为66.9%。辽宁省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20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1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8人;辽宁省百、千层次人才16人;拥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97人;沈航特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为我校兼职教授,担任我校兼职教授的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
沈航现有3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5个学科门类,其中,3个国家管理专业和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国防科工委与辽宁省共建的重点建设学科;16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个领域可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国防科工委在我校设立的“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全国34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沈航充分发挥所处地域的优势,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办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专业,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沈航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数11421人;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5.7%,名列省属高校前列。
沈航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健全教学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建立评估长效机制,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十五”以来,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建成7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省级一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2004年以来,学生在国际和国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等科技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8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1项。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际一等奖1项,全国一等奖2项;在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竞赛成绩位于辽宁省高校前列。
必须是沈阳啊,沈阳又名盛京,辽宁省省会城市,现代化的交通四通发达,两朝古都,东北地区的枢纽城市,老工业基地基础好,城市规模配套完整,文教资源有东北大学,辽宁大学都是985和211,还有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都是响当当的国本院校。气候冬天不十分寒冷,夏天也不十分炎热。现在的气温20多度,秋高气爽舒适宜居。
教育
2022-11-07河南建设航空发动机学院,难度有多大?
河南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成立航空发动机学院,推进建设航空航天大学建设的消息出来后,有人振奋,有人叫难,也有人还说些一些讥讽的话语。
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大学教育的基础很差,河南人做梦都要建设一流的高等院校。正因为基础差,一些人觉得建设航空航天大学,特别是建设航空发动机学院,跨度是不是太大,难度是不是太高?也有一些人说,航空发动机学院建在北京、上海、西安会更靠谱些,而郑州既没有研究优势,又没有产业优势,没有依托呀。
不能说这些担忧没有道理,但是正因为基础差,才应该抓紧行动、夯实基础呀,正因为差距大,才应该加快步伐、超前谋划呀!如果现在还不行动,那不是只能坐看别人超越吗?如果再不超前一些,那不是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吗?
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学院,建在南昌,是2017年8月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南昌航空大学联合共建的;中国的第二个航空发动机学院,建在沈阳,是2017年11月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的。
他们的优势,一是两家都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联合办学,二是南昌、沈阳当地都有飞机制造公司,但是在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研究、制造上,只能当作目标来追求。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没能实现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联合办学的目标,但是从2017年起,就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这次为了建设航空发动机学院,专门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垧,任航空发动机学院的名誉院长和首席科学家。刘大垧院士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研究工作,曾任数项大型国防科技预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工程的总工程师、第一总设计师或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主持完成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和国际合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郑州与南昌、沈阳相比,没有飞机制造的优势,但是有我国唯一家国家级航空港综合经济经济实验区的优势,有省内安阳、信阳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优势,特别是有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改变河南高等教育落后局面的强烈愿望和大力支持,相信他们只要迈出第一步,以后的步子会越来越迅速,起来越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