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跨专业考本校研究生容易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这个问题,本校学生了解一下本校考研状况很是很方便的。
中山大学2022年的计算机专业类录取排位会有较大的变化,今年考生要注意,具体分析如下。
2021年,中山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有三个,内容完全不一样。
1、计算机类(广州)。一年后分流专业为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
2、计算机类(珠海)。一年后分流专业为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3、计算机类(深圳)。一年后分流专业为电子信息类,智能工程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类,航空航天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材料类。
除了第一个可能进入计算机专业外,其它两个和计算机专业有很大的差距,考生甚至可能进入材料,土木等专业。
这个分类让一些不太懂分流的考生入坑,同时这几个志愿在一些省份的录取排位下降。今年学校应该重新划分大类。
2021年,第3类在山东省的录取排位为4181位,这个位次的考生一年后进入材料,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可能性很大。这个排位不低,可以选择中档985高校的热门专业。
今年中山大学的计算机大类如何划分,我们拭目以待。不管如何,考生都要仔细分析。如果与去年一样的分类,不推荐第二类和第三类。
更多大学志愿内容,请关注@聊聊考试有阅历,有数据,有逻辑,有结论。#高考#
这应不是中山大学,如中大则非常难,既看第一本科学历,又看是否本专业!而海洋学院,只是挂靠名校而已,本身不太知名,所选生源非常有限,这样的学校只要你学校稍好点,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感谢邀请。
每到考研季,总会有同学咨询跨专业考研的相关问题。有些同学可能是对本科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者觉得本科专业不好就业亦或者是想学一个所谓“高薪、体面”的专业而跨专业考研。
对于跨专业考研,笔者并不否定,这个可以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楼主是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不知道您说的跨专业考研是怎么样的一个跨法?是同学科内跨还是学科外跨?
一般来讲学科内跨考要比学科外简单的多,比如楼主这是属于工科专业,你跨考海洋学或者工程与技术相关专业,由于前期有一些相似基础,加上你本身基础较好(毕竟985本科),难度应该不大。但是学科外,比如想跨考到经济管理、金融类专业,那难度就要大很多,除非楼主这四年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已经研习了相关专业的书多年,那么应该几率还很大。但是有一点,你跨考的是本校的研究生,如果找同学搞到相关复习资料,顺利通过初试,复试应该问题不大,老师都爱招本校的学生。
总之,楼主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坚定信念,全身心备考,祝顺利!
解答考研疑惑,获取中外文献,大家都可以私戳我哟。从陕西投档情况看中山大学招生,高考成绩相差161分居然成同学!
2021年中山大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断档之王”,没有之一。中山大学在多个省市造成了断档现象,不仅提前批次就连普通批次也惨遭“滑铁卢”。究其原因还是中山大学盲目冒进的大类专业设置,提前批次放海洋护理医工这都没有多大毛病,海洋和护理是公认的冷门学科,断档也是正常,但是在一本批次也屡次断档就耐人寻味了。
比如陕西省的国家专项,中山大学设置了3个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类尚能稳住阵脚(我就当你们不知道其实包括了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态学,农学等分流专业),读农学真还不如报省内的西农大了。但是海洋科学与护理学则高低相差悬殊。其中海洋科学最高分为618分,与最低分457相差了了161分,两位陕西老铁喜成同学;而护理学最高分608与453相差了155,继续携手再续乡党友情。咱也不懂高考618分和608分的陕西两位同学是怎么想的,省内的交大西工大西电不香吗?我就当他们不懂提前批可以不服从调剂对一本批次不影响,陕西考生骨子里对中山大学的爱比西交大要深多了。
中山大学的大类专业设置是空前绝后的跨学科套娃模式,就以中山大学较热门的经济学类(经管实验班)为例,这只是大类1号,下面包含3个大类2号分流专业: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分属于不同的5个学院。就拿其中的旅游管理类来说,它是包括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但是在招生时只是给出了一个经济学类,具体自己查去,不明真相的同学肯定会入坑。至于计算机和土木海洋材料能源的瓜相信大家见得够多了。
而在陕西省一本批次之中,中山大学第一次模拟投档线也仅有489分(对应位次34480),基本上相当于陕西科大的梯队。如果说一个省市的投档线出现断档那是意外,那么多个省市屡次断档,就属于严重的招生事故了,没有意外的话,明年中山大学将在招生策略上作出重大调整,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打包方式绝对不敢再用了,这已经造成中山大学史上生源质量最差的记录了。
据网友爆料,曾有学生咨询中山大学招生老师,为何土木水利和计算机放在一起,老师回答“这些都和计算机息息相关”、“并不是专业名字带计算机才是计算机专业”,这种牵强的解释实在是难以让人心甘情愿地报考,更别提服从调剂了。平行志愿模式下,高分考生不愿服从调剂就只能是绕道选择其他院校了,而低分考生则“有恃无恐”就算是海洋护理土木也认了。
中山大学,也曾是跻身于国内前十榜单的高校之一,亲手酿造了2021高考招生事故,估计敢这样打包的大学还属第一个,把生化环材土木海洋打包也就算了,还捎带害了计算机,谁不知道计算机当前多热门,你这是要用N个青铜活活累死王者啊!看到这阵型大家只能劝退了,谁还敢对阵啊!
感谢邀请,这个你应该再跟学校确认下!
岁月悠长
2022-11-06#读研真的要花那么多钱吗?# #关于读研的费用问题# 头条上经常看到关于读研的费用问题,因为家有读研生,也来谈谈关于读研究生的费用情况,给想计划考研和即将读研的孩子和家长有个心理准备。
一、关于研究生的学费问题。不同院校学费不一样,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学费也不一样,同一个专业不同的院费学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985、211的院校学费比普通院校高,专硕的学费比学硕高,在职的比非在职的高,学费从每年四五千到十几二十几万的都有,差距非常大,家境不好的家庭最好提前作个了解,具体的在学校的官网上都可以查到。如,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硕一年学费2万元,中国海洋大学一年学费却只是1万,同是985院校差距也大。
二、关于研究生的生活费问题。研究生都是有助学金的,每月有国家也就是学校发的助学金500元(据说已涨到600),另还有导师发的助学金800元(据说已涨到1200元),仅这两项每月基本生活就可解决。如果参与导师做项目的还另有补贴,补贴每月一两千也很正常。另外,还有各种奖学金,不同学校奖学金会有差异,要看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去争取。
三、研究生可以给导师做助教助管等,每学期也可以有几千元的收入,但是这样要花费掉大量的学习时间。
四、具体到每所院校、不同专业的学费、住宿费、奖学金及助学金等在院校官网上都可以查得到,大家可以提前做个了解。
总之,研究生的生活费如果节约点,基本可以不用家里出钱,如果积极参与导师的项目或是做助教助管之类的,每年的学费靠自己基本也是可以解决的,有的还有结余,除非学费特别贵的专业,比金融学、艺术类等。身边就有孩子读了3年研究生没要家长花钱,毕业时还倒交给家长一两万块钱的学生。
总之,不用太担心读研供不起的问题。但是,目前有的高校学费已经开始上涨,特别是专硕学费越来越高,且不解决住宿问题,家庭条件不好的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可提前在目标院校官网上查询,避免考上读不起的情况发生,可以考虑报考家庭所在城市院校,或租房费用和生活费用不太高的城市院校,孩子也可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去打工、做家教之类的挣些钱补贴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