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第一志愿是外校现在回本校调剂,老师问为什么不考本校研怎样回答?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为什么有很多人去读双非研究生?
考过研,且经历过调剂的人,才懂得调剂的苦
考研择校,大部分同学都会目标放在985/211
理由很简单。本科就是985/211的,没有理由会选双非院校。本科是双非的,考研就是为了去一个更好的平台,所以会选择985/211(此处仅表示部分人的常规考虑)
那么最后为什么很多人上了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呢
一部分是一志愿报考的。这部分人其实也不在少数啦。有的双非院校本身平台资源也还不错的。(毕竟211院校还分地区,政策支持。个别地区的211可能还会不如一些平台资源较好的双非院校)
另外,还有考验难度。依专业不同,考验难度相差也很大。一般情况来说,理科类会比文科类相对简单一些(像是心理学,法学等热门专业考研难度会比较大)
考虑难度的因素,部分同学在选择院校时会相对保守,避开考研热门985/211院校
所以综合考虑,一志愿报考双非的同学只是出于相对保守的选择。
另一部分同学就是调剂去了双非院校。
这部分同学中不乏有本科985/211的。也会有一些一志愿失败后调剂回本校的。
考研调剂是一个讲求运气和实力兼备的速度战。调剂有两种,一是通过研招网的调剂系统,二是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前,自行联系导师获得的调剂名额。
在此提醒各位准备要参加调剂的同学们,调剂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不要等调剂系统!!
要知道在你犹犹豫豫等调剂系统开放的时候,很多调剂名额已经被一些提前联系的同学内定好了。调剂不比一志愿,个别院校的调剂名额有直接内定的情况,所以提前联系好导师很重要,先到先得,如果导师已经确定要一个人,没有名额了,你就算是再优秀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一定要快!
走过调剂路的同学才明白,调剂这条路有多苦。
当初你梦想着要上985/211上名校。可能在调剂的初期,你还会报有一丝希望,觉得自己的初试成绩还不错,应该调剂也还能上一个不错的双非。(千万不要自视过高)
调剂与一志愿报考不同。调剂的时候,很多院校都会问你的本科出身,如果你是双非出身,直接被拒的可能性就很大。(包括调剂一些双非院校,个别双非院校留着名额等985/211失败来调剂的)双非院校出身在调剂的时候非常不占优势。
另外,调剂的时候英语很重要,因为调剂的专业可能和你的一志愿专业不一样,所以个别院校会看轻你的专业课成绩,而注重英语成绩。这时候如果你英语考得不错或者过了六级,就会比较加分。
总结来说。考研上了双非院校的原因大致如下:
一志愿报考双非:
1 双非院校本身实力不俗,平台资源都不错
2 专业考研难度限制,求稳的保守选择
调剂双非:
一志愿失败,无奈调剂双非
能够调剂到一个还不错的双非,对于很多本科出身就不太好的同学来说已经算是幸运了。很多同学调剂屡遭拒绝后,基本都是抱着“只要有学校要我就行”的心态。
调剂生到最后大部分都是心神俱疲到怀疑自己。
见过一志愿报的985,初试360,复试被刷,最后连学都没得上的。
当你被调剂虐到心累的时候,恍惚间看到那些一志愿保守报考一个不错的双非,复试稳稳当当的同学,也许会有一丝后悔,当初是不是自视过高,不该报考名校。
不要这样想。
相信,你只是差了一些运气。
人往高处走。并不是向往名校就是不自量力。
你可以借口说你之前很喜欢那个外校的老师,本来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初试之前就告诉自己,发封邮件试试,看老师愿不愿意收我,让我跟着做项目,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因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有很多优异的成果,能做他的学生简直是做梦一样,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会被拒绝,但令自己惊喜的是这个老师竟然回复邮件了,跟自己详细了解了自己的情况,有意愿收自己,所以就借了那边老师的橄榄枝。尴尬的是自己准备的不充分,没有上线,只能很抱歉和自责得跟那个老师道别,但我不想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必须抓住任何能够提升自己的机会,所以我想要调回来,希望老师们可以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努力的。
躺平任嘲了,一志愿被刷,经历了调剂的战战兢兢后,最后调剂本校,复试的老师甚至以为这姑娘傻了。381回本校,简直疯了,去年调剂最高是个360。我也觉得挺难受,自己不理解别人更不理解,感觉掉进了一个大火坑里。也懒得联系导师,一整个摆烂了
谢谢邀请!
就说总吃一种饭吃多了,就想换换口味!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原来的!
谢谢邀请,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
今年和几个研究生导师交流了一些调剂的问题,其中就聊到调剂回本校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考研调剂中属于比较常见的情况,这几个导师都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如果有老师问这个问题,他多半是随口这么一问,并不会作为评价参考。
一方面,在本校参加复试,面试的老师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亲老师,大多给自己上过课,带过实习或者毕业设计。这些老师与自己的学生是有一定了解的,特别是对专业课成绩还不错的一部分学生,另外,他们对学生也是有一定感情的,也希望学生有个好的归宿,有的学校的学生就业率和升学率还会作为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的一个考核指标。因此,在面试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倾斜,而不是刁难。
另一方面,研究生复试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学术思维能力,只要你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比较敏捷、理解力、逻辑性都不差,而且,初试成绩也能排在前面,其他因素就不那么重要了。通常,愿意考外校,说明这一学科外校比本校更好,外校没上调剂本校也说明外校的水平更高,老师没有理由会拒绝一个成绩更好,追求更高的学生,更不会有老师会提出“因为这个学生不爱学校,所以坚决不能要”这种狭隘的意见。
所以总的来说,本校学生调剂本校是不会受到歧视的,对于老师的这个问题,你只需要如实回答就可以了:想去更好的城市,更好的学校,更好地学科,仰慕某一个老师,这些答案都没有关系。不过,今年调剂形势严峻,题主需要担心的是:很多学校在录完第一志愿后,剩下的名额本来就不多了,而在参加调剂的学生中,比本校更好的学校来的学生比往年更多了(比如我校是211高校,今年有不少985高校学生报名调剂),在大部分高校“生源至上”的原则下,985调剂的肯定优先录,其次是学科排名靠前的高校,最后才会轮到本校学生。而不管你最后能否被录取,跟这个问题都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回答源于导师和考生的真实体验,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对我的回答感兴趣,请点击关注我吧。
淡定自如
2022-11-06高考录取时专业被调剂,考研录取时学校被调剂,一路被调剂的女孩却成了最有福气的幸运儿。
外甥女当年高考时,志愿填报的专业全是一个211大学的优势专业,录取时因分数差点,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不是本校优势专业的一个涉航天类专业。没办法,录取后硬着头皮上了四年。
考研时,外甥女报了本校有就业优势的其他专业,结果考完后,又因为分数差一点 ,被调剂到了某航天研究所。没办法,录取后又硬着头皮去上了研究所的研究生。
去了后,才发现该研究所的优势,里面有很多985学校本科生是努力考进来的,读研期间,研究所每个月发1500元补助,还给提供四人宿舍住宿。
最幸运的是,毕业后不用再费劲去找工作,直接留在了研究所工作,研究生待遇也挺好。工作后发现,应聘到该研究所的很多都是排名靠前的985、211航空航天类大学的研究生。
更幸运的是,没谈过恋爱的外甥女在研究所一工作,就在所里遇到了一个优秀帅气的男朋友!男孩子是一所985学校研究生毕业的男孩子。两人婚后,琴瑟和鸣,事业上还能互帮互助互补,评职称、升职,幸运的人生一路开挂。
不得不说,我这个外甥女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虽一路调剂,但因服从调剂,把握住了调剂的机会,结果却是意外惊喜的。